专栏名称: 郭施亮
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2013年度搜狐最佳行业自媒体人。香港大公财经特约评论员、每经智库专栏作家,并多次受邀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撰写多篇学术文章。其作品刊登于香港文汇报、新华社《瞭望》、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数十家权威报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郭施亮

A股市值只剩下六个苹果,看到了危机也看到了希望!

郭施亮  · 公众号  ·  · 2018-09-13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面蓝字 “郭施亮” 轻松关注  公众号 guoshiliangbo



根据今年 9 12 日的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目前深市股票总市值约为 17.92 万亿,而沪市总市值约为 28.35 万亿,沪深两市合计总市值约为 46.27 万亿。然而,按照这一股票总市值水平分析,却仅有约 6.7 万亿美元的总市值规模。


其中,有两组数据值得我们去参考,一组数据是 2017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 2017 GDP 总值录得 82.71 万亿,相应的证券化率仅有 56% 左右的水平。如果按照今年 6.5% 以上的增速来看,恐怕证券化率更低,甚至可能不足 50% 的水平;另一组数据则是美股上市公司苹果的总市值已经突破万亿美元关口,目前达到 1.07 万亿美元以上的总市值水平。言下之意,如果按照 A 股市场 6.7 万亿美元左右的总市值规模分析,实际上也相当于仅有六个苹果公司的市值水平。


实际上,与苹果公司相比,另一家美股著名上市公司亚马逊一度触及万亿美元的大关,而如今即使出现回落走势,但依旧保持在 9500 亿美元以上的水平。简而言之,如果苹果公司与亚马逊两大美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加起来,将会达到约 2 万亿美元的水平,而这两家美股上市公司就可以达到 A 股总市值三分之一左右的水平了。


纵观 A 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排名,其中超过万亿人民币市值规模的,分别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农业银行、中国平安以及中国银行,合计六家上市公司,且均属于沪市主板市场。至于深市市场,目前总市值最高的是美的集团,紧随其后的是万科 A 、海康威视、五粮液、格力电器等,也仅有 2000 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规模。然而,把这些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加起来,也已经占据了 A 股市场 3500 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规模 10% 以上。


事实上,与上述总市值规模庞大的权重股相比,经过了近年来的持续下跌,目前 A 股市场上市公司已有出现总市值低于 10 亿元的情况,而总市值低于 20 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却有数百家之多。由此可见,对于 A 股市场 3500 多家上市公司,实际上超低市值的上市公司已经占据了较大的数量,大大影响到股票市场的总市值规模。


或许,对于未来的 A 股市场,可以通过不断发行新股尤其是发行大盘股的形式来提升整体市值规模水平,但这终究还是治标不治本的形象举动。然而,要想实现 A 股市场总市值规模的大幅提升,上市公司总市值水平的快速增加,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实实在在推升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打造成更多千亿级别乃至万亿级别市值规模的上市公司。


十多年前,无论是苹果公司还是亚马逊,都似乎没有产生出足够大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而其股票价格的表现,也并不起眼。但是,经过了这十多年的发展,苹果公司与亚马逊却给了投资者实实在在的巨大投资回报率,而长期持股者、战略投资者也基本上见证了苹果公司与亚马逊的高速发展,这也是让投资者享受到优质上市公司高速发展的成果。


与之相比,在 A 股市场中,真正可以给予投资者享受到长期投资回报预期的上市公司,终究是少数。然而,更为关键的问题,则是我们的上市公司在核心技术、核心创造力方面,却仍与海外成熟市场存在着不少的差距。或许,在研发成本、核心技术的打造上,我们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且需要通过庞大的时间成本进行积累,而这一积累过程也显得漫长而又艰辛。


不可否认的是, A 股总市值只剩下六个苹果公司,这确实显示出两大证券市场之间的巨大差距。但是,通过这一现象,却给我们看到了彼此之间的差距,只有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距离,认识到不足,那么才有望对症下药下功夫,奋起直追。由此一来,我们既看到了危机,但同时也看到了希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