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大国  ·  热门话题 | 万物皆可“新中式”? ·  昨天  
半月谈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2 天前  
侠客岛  ·  初步核查29人失联,灾害原因公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品读】你的身份决定了朋友圈点赞数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4-27 21:25

正文

点 击 “ 半 月 谈 ” 即 可 订 阅!

品味四季,读懂人生


小学二年级数学奥赛,有个同学做题很厉害,被他们班老师当成宝贝。


考试前没多久,我俩打闹,他摔倒在楼梯上。结果他摔伤了,他老师就给我一顿批评,说我故意的。


我说老师你冤枉我,我不是故意的。老师不听,还说我是因为嫉妒他蓄意伤害他。


支撑他这个判断的理由是“他奥赛成绩比你好,你有作案动机”。


后来我好了伤疤忘了疼,又被上了生动的一堂课。


成绩最好的男生找我一起翘课踢球。我没皮没脸地说“好啊好啊”,心想怎么着也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挨揍就一起吧。


结果被教导主任抓到,我家长被告知我“太淘了,没上进心”,而我的小伙伴就被表扬说“热爱运动,活泼开朗”。


我质问老师凭啥,老师说理由很简单:他排名第一,我倒数——第一名逃课一定是爱运动,倒数同学逃课一定是贪玩了。


从那以后我便大彻大悟:实力才是王道。


成绩倒数的我问政治老师为什么小学课程叫“思想品德”,初中课程叫“思想政治”,得到的回答就是“净问一些没用的”!我让班级正数第一问,得到的回答就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


从今天成熟一点的角度看,在一个规则模糊的环境下,只有具备了对规则说话的实力,才能得到规则的保护。



很多时候你挨骂不是因为你做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太弱。


当某个观点或行为没有违背社会基本共识的时候,对其判断往往见仁见智。


而如果各行为或者观点发生碰撞,那么评定往往模糊不清,东西南北,皆成角度。这个时候谁对谁错,看的就是实力。


想当年姜昆主流相声阵营大战郭德纲。最后郭德纲屹立不倒,姜昆落了个“仗势欺人”的骂名。


为啥?


老百姓不知道相声门内的钩心斗角,只知道姜昆及一众弟子的相声不搞笑。老百姓最终选择郭德纲不是因为大家尊重相声门里的江湖规矩,而是因为郭德纲的相声能让老百姓乐。


记得某个节目,复旦大学一哥们退学。场上大半嘉宾和观众对他炮轰不断。场上诟病这哥们最多的就是“他拿什么养活自己”“对不起父母培养”之类的话。


为啥被骂?


说到底,就是因为这哥们并没有体现出过人的能力和天赋。用场上一位嘉宾的话说:“不反对叛逆,要鼓励叛逆,但是只鼓励乔布斯、比尔·盖茨那样的天才叛逆。”


说白了,大家就是觉得这哥们弱,所以就没有资格拿“退学当叛逆”。要是如当年比尔·盖茨、乔布斯,手握一个成型项目哪怕一个能用的APP,现场效果都会不一样。


真相就是这样血淋淋。社会的聚光灯太小了,璀璨处容不下凡人。牛人的叛逆叫叛逆,庸人的叛逆叫傻帽儿。



人们对同等言行的忍受度和美誉度往往不是整齐的,更多的时候取决于言行主体的身份——人or狗,美or丑,家财万贯or一无所有,百无一用or才高八斗。


社会很残酷:


大家不会因为你的天真和善良而包容你的过错和罪恶,但是会因为你的非凡和出众而忍受你的肆意和不屑;


大家不会因为你的无能和平庸而赞美你的谦逊和内敛,但是会因为你的聪颖和贡献而神化你的瑕疵和怪癖。


你朋友圈的点赞数,与其说决定于你的内容,不如说决定于你的身份。


END

【品读】有个人,一直在临睡前想你

【品读】热忱的姑娘是会有好报的

【品读】愿他来生不辜负

【品读】我忍你,一辈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