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浪教育
新浪教育官方账号。第一时间发布教育相关新闻资讯,定期推送家长及学生关注的优质内容。合作请联系 (8610)82628888-601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之声  ·  提示丨明起,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14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提示丨明起,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14 小时前  
澳門司法警察局  ·  司警局舉辦“學生事件危機介入處理技巧”培訓講 ... ·  18 小时前  
无线徐州  ·  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无线徐州  ·  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教育之江  ·  图说 | ... ·  3 天前  
教育之江  ·  图说 | ... ·  3 天前  
青海教育  ·  解码《纲要》⑤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浪教育

荐读 | 人大代表张志勇的教育观:最好的教育最朴实

新浪教育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3-17 19:07

正文

*如何订阅我们?

*搜微信号" sinaedu "或公众号" 新浪教育 "

-------------✄----------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的许多观点引发了教育界的关注,比如高考改革、教师工资等。


但您可能不知道,作为一个副厅长,张志勇对家庭教育也颇有一番见解,而且他也曾专门撰文谈到父母对自己的教育以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张志勇讲述父母的四句话是如何影响自己的一生的,以及他在生活中和儿子发生的那些小故事吧!


张志勇谈自己受到的家教:时时践行母亲那些朴素的做人道理


张志勇曾说:“对母亲最好的纪念,就是莫忘母亲的德行,时时不忘践行当年母亲抓住耳朵,告诉我的那些朴素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人穷志不短——最持久的精神动力


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劳作,一年到头很忙碌却依旧食不果腹。因此张志勇小时候最深的儿时记忆,便是“穷”。

“那时候,村里平时吃的喝的,基本上纯纯的‘地瓜宴’,那时的地瓜,不像现在地瓜,又干又面,吃的时间长了,人的胃都会发烧,吐酸水。有一年春节,眼看要过年了,可家里还没有钱买几斤白面包吃饺子。没有办法,老父亲不得不硬着头皮,到大队会计家借了20斤麦子。”张志勇回忆道。


虽然俗话都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但是张志勇的母亲依旧教育他:“人穷志不能短,要活出个人样来。”父亲给家里的孩子们取名为“志勇刚强”,无不透露着老人最朴素的心愿:要让孩子们做有志气的人。


“人穷志不短,这是母亲留给我的激励我人生奋斗的最持久的精神动力。”


不能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最朴实的做人准则


在村里,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不热爱劳动的人是最被大家看不起的。每当遇到这种人,村子里的人都会去指指点点,当做不学好的典范。要是被人这样戳了脊梁骨,这人在村里也就抬不起头了。


“我的母亲,常常对我们弟兄几个讲,做人不能让人戳脊梁骨。”张志勇的母亲关注的品德教育其实很简单,但这却也是最朴实的做人准则。


干活不能耍奸磨滑——最宝贵的工作法宝


在村里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时,有干活实在的人,同时也有耍奸磨滑的人。张志勇的母亲在平时劳动中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耍奸磨滑的人。她说:“这种人看似很精,但谁傻啊,糊弄人家一时,还能糊弄人家一辈子啊,长了谁看不出来,时间长了,人家谁还愿意与这些人搭伙呢!”


“我的母亲,无论做人做事,还是下地劳动,都十分要强。那时候,无论参加集体劳动,还是种自己的地,她从来不惜体力,是出了名的干活实在人。”张志勇这样评价他的母亲。


“干活不能耍奸磨滑,这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可宝贵的工作法宝。”


相互帮衬不忘感恩——最可贵的人性启蒙


“谁谁在咱家困难的时候帮助过咱,你们长大了,千万不要忘了人家。”每到年节过年的时候,张志勇的母亲总会给家里人数唠。


“从我记事开始,我跟着母亲学干活,拾柴火,成了我小时候劳动的主要内容。每到夏天,赶上一连半个月的连阴天、下雨天的时候,就会没有干柴火烧。相互借柴火烧,是邻里间的常事。每到这时,我母亲就会念叨,谁谁人家帮助过咱,你去看看人家还有没有柴火,要是没有了,你赶快送些去。”张志勇回忆说。


“互相帮助,不忘感恩,这是母亲从小留给我的最可宝贵的人性的启蒙。”


看吧,让张志勇记忆最深刻的家庭教育,恰恰是父母在平淡生活中告诉他的最简单最朴实的道理。近年来张志勇也谈到不少家庭教育观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给为人父母的朋友说了不少忠告。



张志勇关于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但天下父母,要真正做到懂孩子、会爱孩子,会教育孩子,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真正爱孩子是尊重孩子,要知道自己孩子的长和短。要知道教育是有规律的,也是有方法和科学的。


教育有时也需要道歉


张志勇发现,家长们爱孩子很容易,但是爱孩子也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尊重孩子,就需要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在父子、母子交往中,要放弃自己教育的“制高权”、“优越权”,在生活、学习和教育中把孩子当做具有平等地位的“伙伴”。


当家长因为管教孩子而产生冲动情绪或者做一些后悔的事后,往往都“拉不下脸”去和孩子说一声抱歉,但是有时候,我们欠缺的恰巧可能就是这些。


有一年国庆假期晚上11点多,张志勇看到儿子还在看电影,有点不高兴了:“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觉,关掉!快睡觉去!”他用强硬的态度说完后就回房间了,儿子很给面子的把电脑关掉睡觉去了。


回房后,张志勇躺在床上开始反思:“我刚才的态度是不是不太好?是不是应该让孩子看完?……我真的想起来给孩子道个歉,哎,天已这么晚了,明天在说吧!”


第二天早晨七点多,儿子还没起床,张志勇走到儿子床边,正式道了歉:“我昨天晚上的态度不好。我并不是一般地反对你看电影,我知道,你现在高中学习很紧张、很累、很辛苦,需要调节,需要张驰有道,但我又怕你刚买了MP3,光下载电影看,控制不住自己。毕竟,你还是个孩子,控制能力还弱。只要你能比较好地控制自己,必要时看看电影,也完全可以。”儿子说:“老爸,没有什么,我知道你的意思。”


中午,当张志勇从他的工作室出来吃饭时,妻子说,儿子一动也没动,还坐在自己的写字台上学习。


见此情此景,一丝微笑轻轻地略过张志勇的面颊——教育真的需要理解与宽容。

你让孩子感觉到学习、生活的意义了吗?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上甜”,张志勇认为在我们的教育中,充斥着类似于“头悬梁、锥刺骨”等“苦学”、“硬学”、“蛮学”的思维。在现在的教育体系里,无论是学校学习还是家庭学习,都是在强制下学习的。学生们要么在为家长而学,要么在为老师而学,要么在为将来的工作而学,都不是真正为自己内心的成长与发展需求来学。


其实,学习动力、学习意愿低下,这和孩子对当下的学习与生活意义的麻木有关。教育如果不唤醒孩子内在的学习意愿,必然是效率低下的。所以必须让孩子感觉、体验、认知到当下的学习与生活是有意义的。


张志勇的儿子上高一后,学习相较于之前变得紧张了很多。儿子每次周末回来,吃完中午饭就睡觉,有时一睡就是一下午,似乎要把一周缺的觉都补过来。张志勇理解孩子,知道孩子睡眠不足,因此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很少去指责孩子的。但会经常温和地提醒孩子:还有作业吗?


一段时间之后孩子自觉地改变了。除了积极的休息之外,常常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不仅如此,他的学习内容也变了,不是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主动预习功课了。原来,孩子在学校里就把教师布置的作业作完了。后来有一次,班主任跟孩子的母亲说:张耒现在会预习了。”张志勇十分高兴。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孩子的成长!

对孩子来说,爱是沟通和陪伴!


张志勇认为,并不是每个家长天生就是一个好的教育家,教育孩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要更多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在教育中把孩子作为具有平等地位的伙伴,和孩子建立心贴心的交流。


有一天晚上张志勇的儿子突然说:“爸爸,明天早晨六点就叫我,我们起来一块锻炼去。"


“怎么想起锻炼来了?”张志勇吃了一惊。


儿子:“最近,我们同学晚上学习前都到操场上跑步,觉得跑跑步,学习效率特别高。”


于是第二天,父子俩起床后一起去锻炼,边跑步边聊天,互相陪伴,张志勇觉得这样很是幸福。


一次周末,因为中午饭吃得晚,所以等到儿子晚上去上学的时候没能吃上晚饭,张志勇只能买了肯德基给儿子带去。儿子去学校后,张志勇为此很内疚。于是在一个周末,他专门买好食材给孩子好好做了一天饭。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父亲亲手炸的香椿芋,突然开玩笑地表扬张志勇说:“爸爸,你做了一天的饭,不成服务员了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