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表龙门阵
负责吐槽一切!互联网大喷壶,大嘴善喷喷天下可喷之事!
51好读  ›  专栏  ›  三表龙门阵

放过张军

三表龙门阵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1-05-05 14:21

正文

张军很强大,但这一次我选择站在他的身边,「因言获暴」这种事不能再愈演愈烈了。

昨日,微博认证为「腾讯公司公关总监」的张军发了一条内容:

「当我们忙着做各种致敬青年的策划时,青年们正在睡觉。」

有必要向列位交待一下背景。

今年的五四,大概有不少于五家互联网企业制作了「致敬青年」的主题视频,我个人参与了其中B站一个项目的传播。

集体致敬,齐唱赞歌,扎堆献花,当然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反胃,当致敬成为刻奇,「取悦」一说自成一派。

对于专事公关传播的张军来说,评点热门传播现象,算是练功与行活。他想表达的意思不过是:「中年人的苦心孤诣,年轻人真的领情吗?」

年轻人是否领情不知道,年轻人真的对张军炸毛却是真真真切切的。

一时间,炮声隆隆,「张军」登上了微博与知乎两个热榜。

如果这种热度是基于致敬系列引发的「代际矛盾」大讨论,那倒是值得高兴的事,人们很少进行严肃的思考了。

可是,我看到了这样的话语后,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打爆、杀,热评里还要更触目惊心的:干死他!

挂路灯的、献花圈的、绑火刑柱的,似乎不把「满清十大酷刑」在张军身上轮番来一遍都不足以平民愤。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这样的结果恰恰证明了,赞美年轻人吧,蒙眼狂赞吧,张军只是鼓掌的不够热烈,就被吊起来锤。

赞美未必被领情,但足够安全,伸手不打笑脸人,此乃古训也。

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年轻人会逐渐对赞美免疫,但他们始终会对一切与资本挂钩的事,斗争起来感到其乐无穷。

张军的吐槽,就被他们视为是一种资本发言人对年轻人的轻慢与嘲笑。

我们回看 B站的致敬片《我不想做这样的人》,里头的少年分明说到:

「我不想做一个拿着锯子的人,随时随地,把人群锯成两半。」

说得多好啊。

我作为成年人愿意传播这样的视频,是觉得年轻人如果真的这么想、这么做的,那该多好啊。既然有年轻人这么想、这么做,那告知更多的人,那该多好啊。

呐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智识、理性的空间愈发逼仄。

诚然,我们看到太多类似张军这种一句话便被推向一个阶级的对立面,再树为靶子射击的事了。

我们应该感到恐惧,如果你的文字写不尽前景提要、内心活动、意识立场,那就有被批倒的可能。如果有一批人热衷于像非洲草原的鬣狗那般寻找落单的观点输出者,那几乎没人敢保证自己是安全的。

交流、共识愈发难得,文字的意义只剩辨别阶级与立场 ,直到赞美年轻人也需要小心翼翼的挑选姿势,沉默将是传播工作者的必杀技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