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有一种思维方式,成功者一辈子只用一次,但天天在训练》一文中说:如果你不能把“造成问题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分离开来”,你就会陷入越做越错的境地。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思维的“死循环”。
而文中提出的“专注思维与发散思维”结合的解决模式,也是一种“水逆式思维”。
举个例子吧。假如我们有一个新产品上市,卖得不好,那么我们就要分析原因。用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营销)来看,必然是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出了问题。
好吧,开会讨论,问题出在哪儿呢?大家一商量,觉得价格太贵了,人家买不起,那么就降价吧。可是,价格是降下来了,销售还是不见起色,还影响了利润。再重新开会,又觉得问题可能出在“渠道”上,现有渠道下沉不够,触及不到三、四线城市,于是新一轮折腾开始……
让我们按下“暂停键”,进入水逆的“前停滞期”吧,来思考一个重大问题:造成问题的思维是什么?
我们开发一个新产品,绝大部分决策都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假设有那么一群消费者,假设他们有需求,假设他们在某种情境下,会以某种价格购买。
但另一方面,我们做事总是从比较优势出发,所以4P(产品、价格、渠道、营销)中往往有一项以上,是不可改变的。比如,我们现有客户只能接受低价(价格无法改变),我们在现有的渠道已有巨大优势(渠道无法改变),开发者有个人喜好(产品无法改变)。于是,我们会在执行中,根据现有资源不断偏离我们当初的那个假设,最后越走越远。比如, 我们的现有客户习惯低价,而我们的产品却是高端的,于是就搞出个不伦不类的“高端系列”和“低端系列”。
“假设的市场”与“现实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就是造成前面的问题的思维。
如果我们过于专注于解决问题,就会出现“用造成问题的思维去解决问题”的情况。4P是一个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因素,渠道影响了价格,价格又反过头来制约产品,产品又调整渠道的使用模式。改变其中的任何一点,只会让一个合理的错误,变成一个混乱的错误,让错误失去其本来的逻辑。
问题找到了,却是一团乱麻,怎么办?进入水逆的“逆行期”,回到那个最初的假设——什么人、什么原因、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购买我们的产品。
具体应该做什么呢?走出会议室,离开办公桌,暂时放弃解决问题的努力,让问题进入自动运行的“后台模式”。让自己到最接近消费者的地方,去看看你的竞品卖给了什么人?看看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也许不是价格的问题,而是你的产品不够酷;
也许不是渠道的问题,而是消费者无法想象这个功能;
也许不是广告的问题,而是体验不好,没有口碑也没有回头率;
也许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你假想的消费者根本不存在(这个结论够残酷的,但早死早投胎吧);
也许一切都没有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赶紧结束假期,该干啥干啥)。
我们之前把这种思维叫做“用户思维”,但你不可能同时扮演两种角色,当你一心专注于解决自己赚钱的问题时,你怎么可能站在用户的角度,为他们着想呢?
“水逆思维”正是把你从“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进入“发散式的用户场景模式”,不设定目标,让自己沉浸于用户场景之中,真正进入“用户思维”。
形成新的产品思路之后,就可以进入“后停滞期”,再回过头来看,原来的体系要做怎样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