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美城镇
华易研究院立足“智慧社会,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秉承“创新、发展、智能、生态”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构建中国智美城镇建设与运营生态圈——战略合作伙伴联盟体,主营业务涵盖新型智慧城市、特色小镇和产业新区三大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已确认!美失联飞机坠毁,全员遇难 ·  昨天  
厦门日报  ·  招4760人!2025年福建省考公告发布 ·  昨天  
厦门日报  ·  紧急提醒!已经抵达厦门! ·  昨天  
海西晨报  ·  招人!厦门这些学校、医院…… ·  2 天前  
厦门日报  ·  金价大涨,创历史新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美城镇

【智美动态】央视新闻就中办国办发文部署打造“韧性”城市 专访住建部科技委智慧城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华易智美董事长 梁峰

智美城镇  · 公众号  ·  · 2024-12-07 15:01

正文

智美动态

2024年12月6日,央视就两办发文部署打造“韧性”城市 多维度齐发力 提升城市韧性和承载力工作,专访住建部科技委智慧城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华易智美董事长 梁峰

梁峰:“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质是建设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来提升整个城市基础设施的水平,提高监测能力,风险的防控能力。”

《意见》解析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是一份旨在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和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文件。该文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24年12月5日发布,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手段,构建具有强大适应性和快速恢复能力的韧性城市。


一、主要内容与目标



1.目标设定:


1)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2)到2030年,显著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


2.重点任务:


1)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对供水、排水、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安全隐患预警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推进“5G+车联网”发展,提升车路协同水平,满足智能交通需求。


3)智慧住区发展和数字家庭建设: 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4)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加强科技引领和人才培养,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


3.创新体制机制:


1)探索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运作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2)加强数据资源的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利用,防止数据壁垒的形成。


二、实施策略



1.组织领导


1)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力戒形式主义。


2)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加强指导和总结评估,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2.科技引领和人才培养


1)组织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韧性城市建设的意义

韧性城市建设的意义


韧性城市建设不仅涉及基础设施的物理改造,还包括提升城市的管理韧性、空间韧性和经济韧性。通过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提升城市设施的韧性,确保城市在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时能够快速恢复和适应。


该意见强调了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以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为驱动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哪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协同发展,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推进5G+车联网发展,提升车路协同水平,满足智能交通需求。


2)数字家庭建设: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系统平台和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开展数字家庭建设。


3)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搭建完善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以提高城市治理效率。


4)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对供水、供热、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和智能管理,提升城市安全与效率。


5)智慧社区建设: 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6)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 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高建筑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7)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通过统筹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让现代信息技术进家庭、进楼宇、进社区,建设数字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

8)5G网络覆盖与应用: 北京市已建成大量5G基站,并实现了全城1毫秒时延圈,推动数字技术在智慧城市和民生领域的推广。


9)交通基础设施: 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完善,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农村公路、机场、航线、内河航道和邮政快递网点等。


10)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规模达到590万标准机架,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构建。



如何具体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具体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推进CIM平台建设: 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是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通过建设CIM基础平台,推进重点领域“CIM+”应用,并开展区域级CIM应用试点,可以实现对各类市政基础设施数据的管理、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2)智能化改造老旧市政设施: 针对道路桥梁、供水、热力、燃气、公交、公共停车场等老旧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建造和改造。例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智能化建设,加强对综合管廊的信息采集及综合应用,构建适合城市快速发展的安全、高效、智慧的地下管网系统。


3)智慧水务试点: 积极开展智慧水务试点,推进城市水厂和管网信息化建设与改造,构建水务系统感知物联网,提升城市水务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


4)智慧路网和轨道交通: 重点推进智慧路网和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建设。例如,重庆计划推进大渡口区钢花支路拓宽改造工程和渝中区雷家坡立交等道路项目,以及轨道交通24号线城轨绿智融合关键技术示范项目。


5)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感知设施建设,打造车路协同一体化运行平台,推动山地城市开放道路车路协同典型场景示范。


6)智慧停车和排水系统: 推动智能立体停车及相关技术应用,推动物联感知技术在城市排水监测中的应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7)综合运用新技术: 综合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开发实施瓶装燃气经营配送安全监管平台和海绵城市建设监测系统,大力推进燃气管网智能化改造和海绵示范公园建设。


8)建立全面感知和智能处理体系: 因地制宜有序推动建立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精准决策的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与监管体系。加强智慧水务、园林绿化、燃气热力等专业领域管理监测、养护系统、公众服务系统研发和应用示范。


9)推动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服务”延伸: 积极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大数据运营等新业务领域,探索能源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


10)智慧地下管线综合运营维护信息化升级: 逐步实现地下管线各项运维参数信息的采集、实时监测、自动预警和智能处置。


“5G+车联网”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案例有哪些?


“5G+车联网”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案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智慧公交和无人车辆: 在多个城市,如南京和济南,5G技术被用于智慧公交系统和无人车辆的运行。例如,南京部署了96个5G基站,实现了1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5G网络信号全覆盖,支持自动驾驶车辆的实时动静态数据监管。此外,济南市通过建设智能网联充电设施和车路协同示范,推动智慧公交的发展。

车路协同和智能交通管理: 5G技术与车路协同技术结合,提升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例如,中国移动开发了“3-1-N”车路协同解决方案,通过5G专网、高精度定位网和车路协同网,实现了园区网联自动驾驶、5G道路测试场、智能网联安全监控等场景应用。此外,天津海教园等示范区利用5G与AI的融合感知系统,打造了统一运营平台和车路协同平台。

智慧交管和市政设施数字化管理: 在雄安新区、南京等地,5G技术被用于智慧交管和市政设施数字化管理。例如,南京的试点区域已经实现了无人小巴、无人出租车、精准公交等智慧出行场景的应用。

高精度定位和远程驾驶: 5G技术结合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为车辆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中国移动的车联网前装连接净增729万个,累计达到5791万个,展示了5G+北斗高精度定位调用的广泛应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厦门日报  ·  紧急提醒!已经抵达厦门!
昨天
海西晨报  ·  招人!厦门这些学校、医院……
2 天前
厦门日报  ·  金价大涨,创历史新高!
3 天前
小钱大玩at北美  ·  美国银行相关信息新手入门
7 年前
LongWay摩托志停用号  ·  杜卡迪揽途拉力版测评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