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零壹智库
信用信息蕴含巨大的数字价值。近年来,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都在推进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建设,数据要素市场相关制度也在逐步确立,将为信用经济打开全新的市场空间,并催生一个丰富的数据和信用生态体系。
信用建设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深刻阐述了诚实守信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地位,为新时代中国信用建设指明了方向。
同时,李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为行业指明了加强信用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明确路径。
3月28日,西南财经大学北京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及零壹智库将联合主办信用建设研讨会暨《信用原理概论》读书会,试图探讨新时代下信用原理、信用与法治、征信与信用经济等议题,并已邀请到学界、征信及金融业界、投资人等诸多重磅嘉宾共议信用建设新业态。《信用原理概论》一书凝聚了多位学者的智慧与心血,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精准总结了中国信用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供了宝贵的解决方案,为行业探讨信用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部关于广义信用科学原理的力作
《信用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主要以狭义上的经济信用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经济信用、信用中介与信用服务、信用创造与信用闸门、信用基础服务设施等维度,深入分析经济信用的主要活动,对现有货币银行学的货币信用问题做出了具有创新价值的增量研究。
在概念厘定上,《概论》提出,经济信用和社会诚信是广义信用的一种分类,经济信用主要关注资金借贷场景下的、定量信用关系中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而社会诚信则主要关注观念、道德、非定量合约层面的承诺守信和履约行为。
本书概括总结了信用的第一原理,即讲信用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类社会生活更美好。并指出,在经济信用和社会诚信两类信用中,经济信用是底线,一定要守住守好,它对社会诚信有外延影响;社会诚信环境会对经济信用环境有很大影响,两类信用有明显差别,但对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关于如何认识和管理信用风险,《概论》提出一个规律性结论:信用风险的两大决定因素是信用主体的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相对来说,履约能力更重要、更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履约意愿不重要,其也是守信必不可少的。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
一场集结了学界、征信及金融业界、投资人的研讨会
零壹智库作为数字经济决策服务平台,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北京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举办此次信用建设研讨会暨《信用原理概论》读书会,以更好地推进信用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创新,共同探讨信用建设的未来方向,分享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为新时代中国信用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1、本次读书会我们将继续输出“干货”:
国内“信用原理”教科书的推动探讨
2、更有众多意见领袖
汪 路 《信用原理概论》作者,高级经济师,博士后研究导师。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人行统计司、货币政策司和征信管理局处长
方 明 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
罗永明 《信用原理概论》作者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胡 季 安徽产链数融公司总裁,曾任安徽惠国征信股份公司董事长
韩家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唐 莹 《信用原理概论》作者,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程 鹏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商务及信用专业委员会联席主任,中新金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法人代表
刘新海 研究员,全联并购公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