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24] ·  7 小时前  
小众软件  ·  阿里/百度/115 全打通,万能视频播放器 ... ·  7 小时前  
APPSO  ·  一文看懂 DeepSeek 刚刚开源的 ... ·  12 小时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22]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稻盛和夫:自己的言行中,哪怕只有一点点值得反省,也要立即改正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4-07-19 05:00

正文


每日听稻

我们必须具备诚实反省自己的纯粹之心,必须具备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的谦虚之心,必须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拼命地努力。 ——稻盛和夫#盛和塾


本文字数:3026字 | 预计阅读:10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诚实地正视自我


人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聪慧贤明。 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已经能够比较客观地审视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当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我几乎充满了后悔。

我会反复自问自答: “那个时候,为什么我会干出那样的蠢事? ”“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当初我理应做出更好的决断。 ”我常常这样反省自己。

孩童时期,当我过分急躁,想要贸然行事时,父母总会想方设法提出忠告,提醒我那么做可能会产生的后果。但就连父母在回首往事时,也有许多懊悔。


或者说,正因为他们年轻时经历过痛苦的失败,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才会苦口婆心地告诫我、提醒我。


世代在更替,但人们犯的错误却总会历史性地重复,重蹈覆辙乃是常事。


如果能在孩童时期就预见未来,人或许就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在恰当的时机采取适宜的正确行动。

但反过来可以这么说:正因为年轻时经历过失败和辛劳,人格才会成长,人才会在往后的人生中变得坚强、变得有信念,才能获取成功和幸福。


为此,我们必须具备诚实反省自己的纯粹之心,必须具备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的谦虚之心,必须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拼命地努力。

*摘自 《斗魂》曹岫云 译 、曹寓刚 校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抑制邪恶之心
这个作业过程就是“反省”

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让良心占领思想阵地,这个作业过程就是“反省”。

所谓良心指的是“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怜爱他人,愿他人过得好。与此相反的是“自我”,指的是利己心,只要自己好,不管别人。

贪婪之心就属于“自我”。回顾今天,想想冒出了多少“自我”,抑制这种“自我”,让“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活跃,这样的作业就是“反省”。


一天结束以后,回顾这一天,进行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今天有没有让人感到不愉快?待人是否亲切?是否傲慢?有没有卑怯的举止?有没有自私的言行?回顾自己的一天,对照做人的准则,确认言行是否正确,这样的作业十分必要。


自己的言行中,如果有值得反省之处,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改正。天天反省也能磨炼灵魂、提升人格。


为了获得美好的人生,通过每天的反省,来磨炼自己的灵魂和心智是非常重要的。

*摘自 《稻盛和夫哲学精要》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为了自我诫勉,为了不让邪恶之心轻易地控制自己,可以采用一种自诫的仪式

在人生中,提升心志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实践并不简单。


说来可悲,不管人怎样一心思善、行善,但不知不觉中仍会做出出格的举动。一般人往往做不到把思善、行善贯彻始终,除非真正的圣人君子。


在这一点上,我虽这么说了,但我同样也做不到。


为了自我诫勉,为了不让邪恶之心轻易地控制自己,不知何时起,我就采用了一种自诫的仪式。

当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这一类邪恶的念头在心中冒头时,我就立即给自己一个反省的机会。我年轻时就开始做这种努力。


例如,稍稍表现出傲慢,或者吹了牛,或者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时,夜里回到家里以后,或者第二天清晨起床后,就会对着洗脸的镜子,严厉地斥责自己:“混账!”


然后又反省说:“神啊,对不起!”


就这样自我诫勉,内心宣誓从明天起继续保持谦虚的态度,改正错误,重新开始。我从年轻时起就养成了这样反省的习惯。


这种习惯起到了修正轨道的作用,使我至今的人生,没有脱轨,仍能勇往直前。


重要的是,要努力去思善、行善,而同时一旦动了不好的念头,做了不好的事情,就要虚心反省。通过反省我们就能一步一步向上提升。


对今天做过的事,老老实实地进行反省,发誓从明天起认真改进。这样度过反省的每一天,我们不但能避免工作上的失败,而且有利于在人生中提升心志。


体悟磨炼灵魂,就会产生利他之心。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磨炼自己的灵魂,铸就美好的心灵。

有了美好的心灵,就会很自然地去想好事,做好事,为社会、为他人着想,并落实在行动中,你的命运就一定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摘自 《干法》 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将哲学融入自己的
血肉并付诸实践

在我孩童时代,老师教我们的一首歌。第一句就是:“圣贤之道,听了念了却不做,毫无价值。”

就是说,古人的优秀道德,不管听了多少、念了多少,不亲身实践,没有任何意义。


哲学也一样,无论学了多少,因为是过于简单的道理,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并认真实践的人反而很少。


前面我已经讲过多次,我的哲学的核心,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么一句话。

就是说,这个哲学的基础是非常朴实、非常幼稚的道德观、伦理观。正因为朴实甚至幼稚,“这么简单的东西谁不懂呀”,人们往往不屑一顾,并不打算认真实行。

我认为,这就是问题所在。


实际上,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做人的道理是一件难事。乍看觉得非常简单,但是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付诸实践非常困难。

那么这个哲学我自己完全实行了吗?实际上我认为自己并没有完全实行。


圣人君子以及开悟的人,他们能够实践真理而不觉得痛苦。但我们凡人,无论学了多么好的道理,完全实行总是难上加难。


尽管人有只说不做的习性,但是为什么我还要跟大家反复强调“必须在企业里提倡这种哲学,必须与员工共同拥有这种哲学”呢?


因为将哲学融入自己的血肉并付诸实践,虽然极为困难,但理解“作为人,就应该这样去生活”,力求接近这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并为此而拼命努力的人,与不作这样的思考、漫不经心地生活的人之间,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


也就是说,对于哲学,不是一个能不能掌握的问题。

祈愿做一个优秀的人,随时反思反省,无论如何非掌握不可,并为此持续不断地努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是凡人,想要遵守的事项也往往遵守不了,但是即使如此,还是要认真思考,努力去遵守,随时随地翻阅经典,不断自我反省,肯这样做的人和不这样做的人,其人生和工作的结果迥然不同。


必须天天反省自己,拼命努力去实践正确的为人之道,通过这种努力,就可以一点一点磨炼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人格。

我认为,这一条对实践哲学是最为重要的。

*摘自 《企业经营的真谛》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end


排版 | 米小 | 小娟
校对 | 丽娜 音频 米小 责编 | 松山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

往期精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