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识局
欢迎关注识局!我们提供一手的政策资讯,并有丰富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微电影|有愿,不远 ·  19 小时前  
扬子晚报  ·  突发地震!多地有震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识局

故乡归来回望系列之三:变种,蔓延,你想象不到的乡村传销

识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0-11 11:04

正文



文/暗涌(投稿)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前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但事实上,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对故乡这个概念越来越淡漠,而这不是单方面的选择,这是人与故乡彼此之间的痕迹。



正文:
 
本文原标题为:故园归来说故乡之传销肆虐:假作真时真亦假,无到有时有还无
 
如今,随着主流道德和文化在乡村日渐式微,“传销文化”(如果传销算一种文化的话)却日益死灰复燃,沉渣泛起,甚至有局部愈演愈烈之势。我的故乡,也有这样沦陷在肆虐的传销中的案例,抱着一夜致富梦想的人们入局,然后无处可逃。



1.跟着三姐见世面,发财致富再还家
 
村民老徐过去买了一套磨面机,在镇上做磨面加工,已经干了十几年。随着两个孩子上高中以后学费和生活费压力日益增大,加之外出人口越来越多、磨面生意越来越差,不得不重新思考一条致富之路。

恰在这时,一个远房亲戚三姐打来了电话。

三姐是他的表姐,已在外地漂泊多年没有回过家,也基本上没什么联系。三姐电话里说,这些年确实联系比较少,是因为自己混得差,感觉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最近两年挣了点钱,才找回一点做人的自信和尊严。因为不想过去的亲戚变成以后的陌生人,所以专门打电话过来强调以后要多联系。还说去年老徐给母亲做寿,她没有收到消息所以没送礼,但现在一定要把礼金补上,那是作为一个侄女的一点心意……这一番贴心话,把老徐感动得热泪盈眶。

过了一段时间,生活压力日益加大的老徐主动打过去问三姐:在哪里发财,做什么,我能来不?这一问不打紧,三姐三言两语,老徐就背起背包去了三姐那边。一去,老徐才发现现在的三姐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打工妹三姐了。过去的三姐土得掉渣,只会在厂里做皮鞋,现在的三姐打扮时尚,待人亲和,口才了得,出手大方。更关键是,三姐上进心极强,每天跟着“总监”学习、演讲、宣传、发展“人脉”。对比之下,老徐感觉自己是个土鳖。

何况,三姐有钱了,并没想着只是自己富裕,还想着“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带动亲朋好友都来赚钱发财——三姐的这个境界,老徐这辈子应该是赶不上了。生在同一个地方,又是同龄人,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老徐为自己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下定决心要跟着三姐混出个人样。

虽然是小学文化,但老徐已消逝多年的学习习惯现在又回来了。一起在同一个居民楼里打地铺居住的,一共有30多个兄弟姊妹。大家跟着放弃了百万年薪的“总监”,一起学习,一起打电话联系亲友,一起憧憬美好未来。每天虽然很累,但并没有打击到老徐的积极性。

学习了一段时间,老徐终于搞明白了这个资本运作的模式:这是国家秘密发展的一个大工程,目的就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全面小康,尤其是优先让农民群体实现丰衣足食、衣食无忧,这是“国家的大战略”。因为致富较快,又不能让全国人民都来搞这个,为防止太多人想要不劳而获,国家不允许公开宣传这个“致富工程”。

而“致富工程”的运作也很简单——按照每个份额3800元,每人入伙的时候要买21份(买1-2份是业务员,3-9份是组长,10-60份的是主任级别),入伙次月,上头退你19000元,所以实际出资60800元。当你的营销组发展到29个人时,可晋升“总监”,这时可以什么都不干,每月拿高分红(10万元+),一直拿满1040万元,叫做“1040工程”。实现整个工程的过程,要七八年时间。

老徐对此也不是完全没有产生过怀疑,但当他把疑问抛给三姐后,三姐的回答让他彻底信服了:一是这里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证;二是大家的手机号都是实名制,如果非法,岂不是一有人举办就全部要一网打尽?三是他们之间都是通过银行转钱,账目都一清二楚处在国家监控下,如果是非法的,谁敢通过银行? 

就这样,老徐把自己多年积蓄剩下的几万块钱一起凑够了投了进来。结果大家都猜得到,钱投进去了,连泡泡也没冒一个,子女的生活费却快要断粮了。

然后,老徐想问小舅子借钱,但小舅子听了他在外边的情况,总感觉蹊跷。小舅子拐弯抹角地问了他一些情况后,已基本确定他被卷进了传销,让他赶紧回来,害人害己不值得。他却认为小舅子见不得他好过,电话里说着说着就骂了起来,他要和小舅子断绝关系。

可后来等老徐在传销又待了三个多月,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三姐又“消失在人海”时,他才悻悻地表示要回来,这个时候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还是小舅子打了过路费过去。但回家以后的他,不仅没有顿悟,却时不时要感叹一句:要是当时再多咬牙坚持几年,现在就是千万的身家了。

现在的他,依然和小舅子处在敌对状态。



2.破釜沉舟断后路,不做老师做传销

杨老师今年50来岁了,是我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我记得,杨老师当年上课很认真,对待学生也非常负责。但这回回老家,意外地听说她和她老公去做传销已经做了大半年,现在都还没回来。

杨老师的老公胡老师也是个小学老师,已接近退休年龄。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听说两人有次闹矛盾,杨老师嫌胡老师挣不到钱,胡老师嫌杨老师嘴碎。他们经常吵架,胡老师脾气不好,火气很大,所以家里动辄硝烟弥漫。胡老师下手重,经常拿起棍子和砖头追着杨老师打,把她打得鼻青脸肿。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老师听同事说早年的学生小林现在已在大城市混得风生水起,便多问了一句小林现在在做什么职业,同事说小林现在什么投资银行,那可是金融行业“食物链的顶端”。投资银行是企业上市的“第一关”,他们负责创造财富,而其他人都只是为他们打工罢了……同事说了很多,高中文化的杨老师虽然很多东西都没记住,但她却深深地记住了“食物链的顶端”几个字。

在又一次被自己的丈夫毒打之后,绝望中的杨老师拨通了给学生小林的电话,表达了想要跟着小林做投资银行的愿望。虽已多年不见,但时间是不能割断这层师生情谊的。小林二话没说,不但一口答应,还说老家有谁要来的,来多少要多少,并一再表示一定要趁此机会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

末了,他表示,来做投资,肯定不能空手套白狼,不要指望空中掉馅饼,一定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不带启动资金肯定不现实。另外他交待,杨老师来的时候,他一定会以最高规格迎接。

杨老师深以为然,然后开始砸锅卖铁凑“启动资金”。但当了这么多年老师,加上供子女上学,家里其实并未积攒下多少资金。

但在跟小林又一次电话后,小林鼓励道:只有破釜沉舟,才能绝处逢生。人生最大的冒险就是不冒险!以后实现了财富自由,眼前的家里这些破事都只是过眼云烟,挥挥手一笑而过而已。

这大约是杨老师第一次听到“财富自由”这个词,第一次在自己的圈子里听到“人生最大的冒险就是不冒险”这样的金句,第一次对“挥挥手一笑而过”这样离自己既远又不远的未来生活产生如此的向往和憧憬。

趁丈夫去市教育局里进修,杨老师瞒着他卖掉了家里一套住了二十来年的房子,拿了30万现金,辞了职(其实没管学校同意没同意)

背井离乡的杨老师去了学生小林那里,钱也基本上“破釜沉舟”地投了进去,但并没有“绝处逢生”。好在,小林说每个月要给杨老师8000多的返点——这是她每个月工资的三四倍。

回家发现情况的丈夫气得浑身发抖,打电话扬言要杀了她。但她把事情原委向丈夫讲清楚后,没想到一向对她恶言恶语的丈夫竟仿佛搞懂了她的“资本运作”模式,几天之后就办了提前退休,把家里开了好几年的一辆老别克也卖了,过来和她一起做金融。

小林果然没有说假话,杨老师和胡老师总共大约40万的资金投入有了回报,每个月都有一万块钱左右的分红,已经领了两个月。其实,杨老师和胡老师在小林那里每天就是看小林给他们发的书,什么也没做。两个人成天“学习”,闲的发慌,心里有些不安。

但小林说,一流企业做文化,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项目。你们是老师,所以你们要倒着来,先学文化,再学品牌,最后学项目。虽只三言两语,小林在两位老师眼中的形象却愈发高大、俊朗。

第一次感觉挣钱如此简单,杨老师叫已经出嫁的女儿赶紧来考察投资。谁知,女儿还在路上,却听说小林电话打不通,人也找不到,他的投资公司办公室被警察封了。

后来,杨老师两口子都没回来过老家。听人说,胡老师在外边又把杨老师打得鼻青脸肿。又听人说,胡老师和杨老师已经离了婚。但这些都无法与本人进行核实。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你想他的利息,他想你的本金。



3.戏里戏外骗中骗,回本心切愁上愁

华妹今年21岁了,是村里为数不多读过大专的女孩。照理说,读过大专的年轻人是没有几个愿意留在老家的。但华妹的父亲在老家算是有点文化的人,种了好大一片大棚的蘑菇,需要人帮忙。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妹妹又在外打工,华妹大专刚毕业就回了家帮父亲做事。

今年春季的一天,华妹跟父亲一起运蘑菇到城里批发市场。卖完蘑菇,父亲要去农业局办事,就让华妹在离批发市场不远的一个公园里逛一逛,等他电话。华妹在闲逛中意外碰到一个年轻男子。男子几句话便和她搭讪成功。华妹当时没有男朋友,对这个男子印象其实是不错的,据说面庞清瘦,带着眼镜,谈吐得体,看起来斯斯文文。华妹有些心动。

小伙子是北方人,这次专门来旅游。因为时间仓促,两个人只是留下了联系方式。但分别之后,两个人越聊越觉得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陶醉在幸福的甜蜜里,终于感觉到“一见钟情”的那种情投意合。

从那以后,华妹坠入情网,茶饭不思,朝思暮想。

父亲也看出了她的小心思,问她什么情况。华妹却没有说实话,只说在老家待着有点疲倦,想出去找点事做,闯一闯。然后说,在北方有个城市,好几个同学都在那边,她想去看一看情况。

父亲没有说话,狠狠地抽了一根烟,叹了声“女大不中留”,告诉她要去便去,家里不用考虑太多,实在太忙的时候大不了在附近请个人。

几天之后,华妹便踏上了北去的火车。其实那个城市哪有什么同学?整个城市她只认识这个小伙子。但这,已经够了——当时她就是这么想的。

华妹去了以后,算是和小伙子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但她并没有急着找工作,先到城里城外各个旅游景点走了走、看了看。又过了个把月,华妹告诉父亲,自己在当地找了个男朋友,男朋友开了个不到十平米的小店卖各种小饰品,每个月都可以赚一万左右。在外面打工还不如自己做生意,自己也想盘一个店下来。

父亲觉得华妹说的很对,打工不是长久之计,便问她盘个店需要多少钱。华妹算了算,转让费加上简单装修和初次进货,最起码要十万。
虽然父亲一年也赚不了几个十万,但谁会不疼自己的女儿?钱没了,可以慢慢挣。但是女儿这个不大不小的要求都不满足,自己良心怎么说得过去?

父亲给她准备了十万块钱。没指望她赚多少钱,但如果她开心,小日子还过得潇洒自在,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女儿再听话再懂事,不能一辈子留在自己身边。

华妹还真是特别懂事,过几天就会打电话回家嘘寒问暖,每逢节假日会给亲戚朋友同学打电话,去了那边才几个月,却已经给父亲母亲和妹妹都买了衣服。

有天,华妹给妹妹打电话,问妹妹现在在外打工情况如何。谁知不问不要紧,一问一肚子苦水倾盆而下。华妹耐心地听完,安慰了几句,问她要不要过来一起开店。伤心的妹妹想都没想,立马表示愿意过来跟她一起干。

妹妹过去以后不到半个月,妹妹的男朋友也跟着一起过去了。

父亲还是颇感欣慰的,自己在家做生意,两个女儿在外开店。用邻居的话说,一家人都是老板,钱多得用不完。听了别人的称赞和钦羡,虽然口上不说,父亲心里却是蜜一样甜。

大约是生意红火,不久之后,华妹老家的发小也陆续去了几个。

……

结果是,从老家(包括人在外地打工的)被华妹骗到传销组织去的人,总共足足有11个。

事情的败露,在于华妹一次在给我表妹打电话的时候,我们恰好在一起,当明显感觉事情不对,很多事情和她之前展现出来的对不上,直觉告诉我她可能进了传销。

当我把这件事通过电话委婉告诉华妹父亲,提醒他注意的时候,他还半信半疑。但当他把很多事情联想起来时,才如梦方醒。

父亲懊恼地跟村里被骗的人的亲属摊了牌,一起去了北方,发现她们根本没有开店。在一群人的严厉斥责下,另一群执迷不悟的人悻悻地跟着回了老家。

幸亏村里这些人都是才去,还没从包里把钱送出去。回来后,华妹的父亲感觉颜面尽失,请被骗的人吃饭,给每家都买了羊腿,方才逐步把事情平息下来。

毕竟是亲生女儿,毕竟年龄还小。损失了10来万块钱,就当买个教训。但华妹父亲后来向我致谢时告诉我,他禁不住问了:孩子,你难道真的不知道这是传销吗?

华妹是这样回答的:刚开始去的时候,确实有段时间被当时的男朋友迷得神魂颠倒,他们又许以高额回报,就放松了警惕。后来把10万块钱打出去,才发现肯定是被骗了。但我发现,如果就这样轻易离开了,就算报了案,这钱肯定还是打了水漂。既然发展几个下线就可以拿到提成,我一定要多发展几个下线。虽然是骗局,但我只要下线够多,就可以把赔进去的钱挣回来,然后逃之夭夭。那10万块钱是父亲的血汗钱,我不会白白送出去的。怎么送出去,就要怎么拿回来……所以,我并没有表现出来自己发现了骗局,还假装不知道。老家这些人,虽然他们被我骗来了,他们也可以发展下线,然后把成本收回来……



更多资讯、海量视频、专业财经金融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我们是识局团队!

读者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人才应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申请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