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由排名前20的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组成,国务院参事夏斌任主席,交行连平任理事长。论坛立足于全球视角,着眼于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向投资者传递市场最新研究信息,以求成为中国经济金融政策研究的高端咨询智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第一!《哪吒2》再创纪录 ·  16 小时前  
央视财经  ·  刚刚!降息!这一央行宣布→ ·  21 小时前  
央视财经  ·  A股大消息!增量资金来了!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区块链小鳄鱼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陶冬:从黑天鹅到灰犀牛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8-02 20:27

正文

《首席经济学家》杂志创刊了,现在订阅更享优惠,请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长按下文二维码


陶冬为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金融界最流行的词汇叫“灰天鹅”。米歇尔-沃克在【灰犀牛】一书中对此的解释是,“一种既存的巨大危险,而真正的危险在于人们选择对危险熟视无睹。”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如是说,黑天鹅主要是指没有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问题。灰犀牛,一般指问题很大,也早有预兆,但是视而不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导致了后果严重的问题或事件。存在的“灰犀牛”风险隐患的领域包括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等。


给财经领导小组鼓一个掌,认识风险,勇于承认风险,是消弭风险的第一步。自从笔者于2013年初发表关于影子银行、地方债的研究文章后,收到了不少来自政府不同部门的批评,有善意的,也有不太善意的。不太善意的批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唱衰中国”。


笔者作为中国人,深爱中国,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但是不能对经济出现的短期问题熟视无睹,这是经济学家的职业道德,也是对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期盼。一个健康的经济是不会被唱衰的,一个不健康的经济得不到必要的纠正,则可能被做衰。


大约十年前,中国经济经历了一场结构性转型,制造业、出口业主导的增长模式遭遇瓶颈,增长潜力开始回落,中国进入了后工业时代。这场经济结构变化恰好与全球金融危机在时机上重叠,政府推出了以“四万亿”为代表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这轮刺激措施对于稳定中国乃至全球信心,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是必要的、及时的。


但是笔者认为决策者在之后的形势判断上出现了误判,将结构转型所带来的增长放缓认作危机的一部分,货币扩张、财政刺激常态化了,“保增长”在相当时间内成为经济政策的中心。人为地制造GDP增长是有代价的,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企高杠杆、地方债务应运而生,迅速扩大。中国经济中最强的一环居民储蓄,通过各种渠道被引导出来为人造增长买单,为高杠杆买单,被牢牢地捆绑在地方平台、房地产的战车上。同时,政府投资制造出挤出效应,民营投资逐渐萎缩,制造业逐渐萎缩,金融投机盛起,实业举步维艰。


为了保增长,居民储蓄一次又一次地被引导到中国经济最弱的几环上,去救火。理财产品、保险资金、房地产、地方债置换,形式不同,性质无异。中国经济的杠杆率原本不高,但是负债水平近十年来飙升,目前已经超过250%。美、欧、日负债多为政府债务,起码受到印钞权的支持,中国的债务则多为高风险企业的公司债。


认清风险,下决心化解风险,比讳疾忌医要好,这是政府明智之举。但是这个过程必然带来一个货币环境收缩的过程,尽管央行会作适当的微调,趋势还是明显的。这次金融工作会议的声明中,提到风险31次、监管28次,是乃共和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笔者看来,政府态度十分清晰,2003年以来第一次持续的货币政策收缩无可避免。


中国已经有太长时间没有货币收缩期了,以致不少投资者将不断的力度越来越大的信贷扩张看作常态。中国人民银行在过去也曾有过若干次试图收缩银根,但是每次都半途而废。笔者认为这次不同,金融工作会议所传递的讯息来自最高层,代表中国经济的长远利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