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野生运营社区
专注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的运营行家
51好读  ›  专栏  ›  野生运营社区

4步搭建个人精力系统,我每天有使不完的劲

野生运营社区  · 公众号  ·  · 2024-04-14 08:05

正文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回复 888, 即可获得 包含“小红书、视频号、抖音等干货合集”共 145 页《2024年运营人百科全书》电子版 (直接送,无任何转发套路


今天是周末,即使你想好好休息,想起 明天又要上班了, 还是有些焦虑,或多或少“周一综合征(即,恐惧周一到来)”会困扰着你。

是不是,光想起下周长长的的 TO DO LIST,就已经能量耗尽了……

本篇文章来自我的播客《一把卷尺》中的一期“给普通人的精神管理指南”万字逐字稿, 分享了我4步搭建个人精力系统的具体方法 ,内容很干,文字较多,建议先收藏再细细阅读。

如果你想配合文字收听音频版,我也在文末贴上了播客地址,祝今日有收获!

…………正文开始…………

内容速览:
一、为什么你要做一个高能量的人?
二、首先,你的人生原则是什么
1、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人生运行机制(顺序和关系)
3、关于优先级
三、其次,身体(硬件部分)
1、意识层,你要有坚定的信念
2、关于养生的两大误区
3、吃饭,正念饮食
4、睡觉,写小纸条来排毒
5、不要过分自律
6、要做到纯粹的休息(而不是为了好好工作这些“别人教导的”)
四、接着,软件(情感/思维/意志部分)
1、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2、一方损耗,两方支援
3、聊聊我的原生家庭
4、情感的隔离
5、思维的切割
6、有意识的及时自我充能
五、最后,一些实用的小TIPS
1、一定要学会偷懒
2、不要过分做计划
3、用好暗时间
4、不要写计划,而是写成功清单
六、关于能量管理/有效使用时间的书单推荐(松月推荐)
《五种时间》,王潇
《四千周》,奥利弗·伯克曼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暗时间》,刘未鹏

文字稿整理:

开场:
今天想聊一个话题,几乎每天都有人私信我,问我为什么能量这么足,可以做这么多事情:职场10年一直 有主业的工作,还在做野生运营(自媒体,一个以运营为主要话题),还有知识星球、日更公众号、还天天锻炼、这3年还出了两本书、还在没有请小助理运营了20多个群……怎么做到的?
这么说来,好像我真的在干很多事,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今天就是一个回答大家提问的一个,可以说是一个自我拆解/解剖的播客。
小宇宙上,有一个主播携隐Melody,她《纵横四海》分享过一期“精力管理”的主题,好像有30多万的收听,而且节目3个小时的时长。
她的那期节目基于《精力管理》这本书,还有她自己的一些经验,我自己听下来是很科学很体系的,大神堪称级别。
今天我来谈这个话题,肯定没有携隐Melody那么科学和体系化,更多还是基于我一些偏个人化的经验总结,如果大家能从中有1~2个点有收获,我就非常开心了。
进入主题,首先想先来说说为什么一个人的能量这么重要?
我就是能量不行,我也不想提高,行不行?
前两天我看641(群响CEO)的发一段朋友圈,特别好,很有共鸣,忍不住先给大家读一下(背景是他和他的合伙人讨论,销售高客单价私董会的技巧):
我‮总们‬结了很犀利‮一的‬些想法:
1,‮的人‬拒绝是很难的,‮绝拒‬是‮消要‬耗很大能量和勇气的,所以人们一般不直接拒绝,而是‮回不‬复。
2,‮回不‬复‮是就‬拒绝,‮回不‬复就是犹豫,不回复就是退缩,沉默就是‮种一‬拒绝,因为人习惯‮避回‬‎。
3,‮是可‬真正牛逼的‮售销‬要‮越穿‬的就是这个啊,‮穿打‬打透的就应该是这个。
干‮那死‬些‮回不‬复的‮逼骚‬‎(××)
第一,‮循循‬善诱‮强的‬硬,温柔的 T‮uo‬gh,持续不断的温和提醒和‮扰骚‬‎。
第二,‮造创‬羁绊‮价和‬值,送东西、送资料、送‮绪情‬‎、‮关送‬怀、送问候、送具体的夸奖,所‮的有‬工‮包具‬都指向,如何加强他拒绝你的心‮成理‬本。
第三,要明确的答复,‮么要‬‎ ‮at‬‎ 拒绝你被你拉黑,‮么要‬‎ ‮at‬‎ ‮堪不‬其扰‮黑拉‬你,要么 ta 不厌其烦‮被地‬你说服被你成交,没有持续沉默这个说法。
每‮个一‬销‮都售‬要扪‮自心‬问,‮是你‬‎ leads 不够,还是勇气‮够不‬多,脸皮不‮厚够‬‎。
真‮的正‬销售,‮量能‬需要‮强很‬‎,‮为因‬不是说脸皮厚就能脸‮厚皮‬的。
你没‮底有‬气你怎么脸‮厚皮‬啊,你没有价值你怎‮持么‬续‮击追‬啊,‮对你‬你卖的东西没有信任你怎么让‮户客‬相‮啊信‬‎。
销售没有技巧,全是心理‮术战‬‎,必须要在持续‮客和‬户‮通沟‬中,让客户立刻成交、并且让成‮决交‬定‮可不‬撤销。
这需要‮强很‬的‮理心‬实力‮沟和‬通势能,无论是你‮温是‬柔型还是强‮型势‬‎,‮售销‬高客单价的套路‮是都‬如此 ——
输‮价出‬值、‮立建‬信任、‮续持‬追击、持续成交,‮后然‬卖‮客到‬户去世为止。
他发的这段朋友圈我特别有感触,也说出了我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能量到底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能量不仅决定了你身体素质,还决定了你的脸皮、你的心态、你容不容易轻易垮掉、你能不能持续做一件事。
特别是在职场里,职场人人都是销售,需要强能量,无论你是不是在卖具体的东西,你要销售你的思想吧、观念吧、方案吧、最终卖的是这个人……要完成这些,你都需要有十足的能量。
今天这期播客,我会分为人生原则、硬件、软件和一些工具来介绍,我是如何做好能量管理的,一些普通人就能抄作业的思路。

一、首先人生原则

1、你对于人生是什么态度,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对待时间的态度和原则是什么。
它决定了你的容电量到底多少,向上发展的空间和极限能突破到哪。
背后和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关系。
拿我自己举例,我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不仅是看书、上课、还把包括在职场里、和朋友的交往都是如此。最典型的,比如临时被抓去出差、接到一个棘手的项目,典型的当遇到困难,我会很自然而然是一种乐观的想法,太好了,又有新东西可以学了!
是很多人口中“逆商比较高”,是比较乐观的人,关于什么是乐观和悲观,我之前听到一个比喻:拿到只有半杯的水,悲观的人会说“只有半杯了”,乐观的人会说“我还有半杯呢”。
包括我现在为什么还在职场,愿意接受每天各种事情和人与人之间难免的摩擦,我跟我朋友开玩笑说,职场让我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感觉。
打从心里来说,我是非常喜欢上班的,我是很享受每天有很多不确定性的这种感觉,你不知道今天会有什么幺蛾子,不知道项目会有什么变数,不知道你即将会被委派到什么棘手的项目,一些都是很多不确定和未知铺面而来。
它能快速调动你的能量、注意力和学习力,在职场,每个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能不能解决问题。
在想成为什么人上,我是一个希望通过持续对外分享、输出、交流,变成一个利他的人,希望能对别人产生一点点正向影响和帮助,这个世界能因为有我有一点点不一样。
当别人提到我的时候“能认识松月真好”呀,我就很开心了,我之前一直怀疑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是什么(凡事存在必要道理),后来悟了,价值是要自己创造的。
但如果你就是一个想过得舒服一些,有点躺平,小富即安,每天看看看风景、翻翻书,冲冲咖啡……
我觉得你不用做个能量特别足的人,干很多事,把自己弄得连轴转,它和你的人生追求是违背的,慢节奏的生活没什么不好,这都是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本身就没有好坏。
聚焦在把人生最重要的那几件事做好,人生也可以很精彩。
接下来,想讲一讲基于人生原则下,人生运行机制的问题,主要是你是如何安排各个事情的顺序和关系,它很大程度决定着你干每件事能量值是不是能调动的足够高,在一段平行时间内可以做多少事。
2、顺序问题
顺序不同,结果不同,看似这些事情做了,其实天差地别。
举个例子,我之前一直是早起运动,然后再去开启一天的工作。
但其实我发现,我要开始工作的时候,其实整个人是累的,导致我一天的效率都很低。
然后呢,我就试着调整到晚上下了班,再去锻炼,就是调换一下运动的顺序。
我发现我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一整天的工作效率是高的。结束一天的工作再锻炼,不仅我的心情会更放松,而且很有利于夜晚的睡眠。
3、关系问题,展开说说,你是如何看待/和处理事情与事情的关系的
先来举一个例子吧。
前两天我和之前的一个同事吃饭,他跟我年纪相仿,最近刚失业,吃饭的时候我屡屡想到他之前在工作中的“口头禅”:给那么少钱,我只能干到这了。
直到现在,他还经常会说这句话,那天吃完饭,我就一直在琢磨,他说的这句话,反复很魔性的在我脑子里播放。
后来深想却觉得讽刺的很:如果给你多一点工资,你就能干的不一样?未必吧。
我自己在职场工作心态是:
1)我要反压榨公司,把所有能学到的东西尽可能学到
2)看似为公司打工,实则为自己打工,而且是先为自己打工,顺便为公司打工
简单来说,这是什么顺序关系呢。
就是把上班的时间和自己的成长这两条线,始终并行在一起,我不是当一天和尚敲击一天钟,今天我所在公司中经历的一切,对我有什么成长启发,之后我能怎么用。
在公司工作的一天,就是我成长的一天,我又进步了一点点,我的价值有没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只有我的价值提升了,我的价格才能提升,这点道理我想的很明白。
同样的道理,我是怎么看待工作和生活关系呢?
有些人觉得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必须分开。我自己觉得,这样的人生就很难做到,而且我感觉他们始终苦哈哈的。
我自己的话,是比较喜欢生活和工作融合一体的那种感觉的,我自己是做运营的嘛。
在出差时,旅行时会有意无意的去进行观察,比如:
住亚朵会观察他们的用户服务流程、在航空公司退票会留意他们的退票流程、在花西子买新品的时候会关注他们的体验官活动规则...
我平时基本就是这样一个状态,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密不可分,都是我水乳交融的人生...但前提是我喜欢我的工作,我真的很喜欢运营和产品经理这个身份。
所以在生活中看到,让我眼前一亮的用户运营和产品细节,我马上会思考,可以怎么迁移成“为我所用”?
一份时间,即是生活,也是工作,既是成本,更是产出。
4、最后,我还想聊一聊关于优先级这个事,这个也可以归到原则里:
我进入职场也有蛮久的时间,无论我自己,还是观察职场比较有能力的人,发现他们都有个共通点,这里大家可以标重点了:工作成果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你排列优先级的能力。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上限,每天能干的事情有上限:

你每天决定先干什么事情,把最优质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哪,决定你在职场的每日产出,日积月累,你为什么是你,你和别人在职场上的差距就逐渐拉开。

所以我觉得,那句话:你是怎么过你的一天,你就怎么过你的一生,也一点都不是鸡汤,是非常正确的总结。

二、硬件,身体

以前我认为年纪越大,身体不好是必然的,人怎么可能越来越好的,但其实是可以的。
包括容貌、身体和精力一定程度上都是可以的,重点是一定程度上,特别是职场人特别造作的情况下。
我现在觉得我的整体状态是比20多岁好的。
之前我看过一本书,25岁以后,你就要为自己的容貌和身材负责了,怪不得爸妈了,你的饮食习惯、生活作息、你的情绪、你的心态、甚至是你的经历……都会反馈在外在,包括容貌、眉眼间的光和身材,所以说相由心生,我也越来越认这个理了。
首先你要有个信念,你的身体是一台仪器,一台高级智能仪器,它是可以被训练的,之所以以前不太好使,是因为你老对着它干,没有好好训练它。
现在你从意识层感受到了,我们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把它扭转过来,你要先从意识状态上做改变,你要持续的相信,自己会越来会好。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其次就是养生,养护生命,但我看到很多人其实在这件事上有误区的,先说两个:

1、别人做什么,我做什么,别人天天喝枸杞,我也喝,别人艾灸,我也做。
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光中医区分体质寒湿、湿热、痰湿、阴虚,阳虚……有人说8种,也有十几种,看怎么分类了,适合他的,不见得适合你。
也不建议你去看个小某书,就给自己诊断了。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体质是什么,又很想有针对性的调养,我给大家推荐一个东西,中医体检,这个是可以诊断自己体质的一个还比较科学/系统化的检查。
每个城市的中医医院都有,大家可以去挂个号预约就可以检查。
2、第二个误区,以为养生就是进补
有些人大喊一声,我要养生了!然后就开始风风火火买一堆补品,黄芪、人参、枸杞要大补起来。
做个比喻,人的身体就是一口锅,有些人这口锅漏了,这口锅需要除除锈了,那先要做的补漏,排湿,否则前者你喝了白喝,浪费钱,后者你喝的越多反而对身体是一种更大的负担。
所以养生绝对不是纯粹色进补,而是根据时令和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适当的养护生命。
我从去年开始看黄帝内经,当时对我就有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四季的养生主题是不一样的,你对应就要吃不同的食材,做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作息。
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这样一个养生节奏。
展开说就太多了,我就只举一个我喝水的例子: 每年夏至到三伏天前1天,我每天都会喝姜枣茶。
因为人经过一个冬天、一个春天,体内积聚的浊气比较多。夏天炎热,人体整体是打开的,向外拍热量,体内阳气空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茶,能补体内阳气之虚,还能借助阳气的发散以排冬天的寒寒,符合《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宗旨。
这个饮品可以一直喝到三伏的头一天,这样整个夏天就会好过很多,而且,天热以后脾胃比较虚寒(没有胃口,吃一点生冷就容易胀气,不好消化)如果这时候用姜枣茶滋养脾胃,夏天会过得舒服一些。
另外一个是我一年四季都会喝的东西,我气血比较亏空,和常年加班熬夜有关。
黄芪党参麦冬枸杞水,我天天喝,一起床保温杯泡水,焖个半小时就能喝了。
以上都必须长期坚持,他们不是药,一两次就管用,几个月甚至1~2年,慢慢滋养你的身体。
3、接下来,讲讲对身体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吃饭和睡觉
吃什么,怎么睡,我就不展开讲了,又是一大堆很多。
很多人每天三餐吃的很规律,也很注重营养的搭配,但身体还是觉得不舒服,我身边很多人,特别是职场人,最显而易见胀气这个习惯。
包括我自己,还有我的观察,我们吃饭其实都没有保持专注,不是看手机/聊天/想事情/,即使是自己吃饭,也要打开视频网站,找个电子榨菜,原本给肠胃的血全给到嘴巴脑子和眼睛了,你不胀气谁胀气,自己很可怜的沦为进食机器。
而且因为注意力完全不在饭菜上,你也感觉不到食物的滋味,吃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加快,吃的越来越多。
我近半年来,养成了吃饭都不看手机的习惯,吃的很香,而且不会暴食,胀气的次数也明显变少了。
我原本以为只有我自己受益,前两天同事对我说,看我吃饭,治好了TA的焦虑,我当时有点震惊,但更多的是开心,这件事不仅我受益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了其他人。
如果连一顿饭都不能好好吃,我们一天到晚的忙活,图个啥?
同样睡觉也是如此,很多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全是浅睡眠,动不动就噩梦连篇,自己惊自己一身大汗……睡个觉比加个班都累,起床后感觉自己被胖揍了一顿。
我自己也有焦虑的时候晚上睡觉前脑子里会有很多想法,很多担心,有时候真的觉得无法从脑子里摘除,我会把这些担心写在小纸条,锁进抽屉里,给自己一个暗示,脑子里的担心被转移到纸条上,脑子清空的感觉,就会相对好睡了。
还可以和给大家一点,可以学一点正念,我没有系统学过,可以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当下的力量》。
如何沉浸在当下在做的事情,不回顾过去,不张望未来,持续有一种心流的感觉,如果你想找到一点正念的感觉,可以先从这本书看起。
接着还想补充两点,就是自律和休息的纯粹化。
4、不要过分自律(自律给我自由)
尊重身体的自然反应,它就是在帮你,救你。
困得不行了,不要坚持一会,马上去睡;感觉呼吸不过来了,马上从办公室离开,出去散步;明明很想吃肉,吃冰淇淋,吃蛋糕,还想着我要自律,要要减肥,还点大盆沙拉。
……
真没必要,人生不在于这一会,这一顿饭,身体已经在向你求助了,听它的指引,去接受它,睡觉、散步、好好吃饭。
一直自律,而且是违反身体本能的自律,会绷坏的,人生就像弹簧,不停拉伸,它的弹性才会更好~而且成年人的生活,一成不变的日子占绝大多数,学会给自己的生活找点乐子。
5、休息,就是好好休息,不是为了其他
之前我看过一本书,《四千周》,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四千周,我真的是吸着气把它看完的, 因为里面太多东西,和我们平时被训导的南辕北辙。
有一句印象深刻,好好休息,就是好好休息好好玩,为什么总说好好休息,是为了好好工作呢?这样无异于把自己工具化,生命中最重要的仅剩工作一件事。
真的无比认可,虽然工作很重要,是创造价值,但休息一样也是一样,不存在谁让步于谁。
我这两年养成了一个挺值得骄傲讲出来的话:我一周有至少有一天完全不工作,不做,甚至连想都不想,这一天我的日程,把自己周一到周五的心愿清单划掉,比如看电影、去公园、和好朋友见面。
如果这一天我没有要勾选的,我就会待在户外,自然/公园/哪怕是小区楼下。
没有天花板的地方,人才能真正放松,人才能自然的生发,像树一样,你会感觉自己活力满满,焕新了一样。
而且这时候我一般什么也不做,让脑子处于空白,如果实在放松不下来,我会先做几组冥想。
对于个人来说,我觉得和公司是一样的,决定做什么是战略,决定不做什么更是一种战略。
休息也是一种战略,如果在休息时你还感到压力,等于没有休息。
我现在觉得最牛逼的人,事情做的还很成功,同时兼顾把自己身体照顾的很好,耳聪目明,神采奕奕,全身上下散发着满满生机。
因为工作而把身体损坏的人不值得同情,这是一种短视。

三、软件,情感/思维/意志(心力)

软件部分,这里面有3个组成部分,思维/情绪/意志。
炸听之下,会有一些雷同,先来说一下各自代表什么意思,我也是我当时看到《精力管理》收获很大的。
所谓心力到底包含了什么组成部分:
情感精力,主要是你能感受的积极和消极情绪,目标是掌握各种情感;
思维精力,保持专注和乐观的能力;
意志精力,有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即使在面对困难和痛苦时,能调动起自己的意志力,扛过去。
三个组成了你的软件,总要义是保证输入大于输出,跟减肥是一样的,好的相当于+(输入),不好的-(输出,耗损),最好的当然是能保证每个单独的组成部分是平衡的。
但现实是很难做到的,更常见情况不均衡。
我自己的常见处理方法,某一个部分亏空了,但当时并没有找到很好补充的东西,就会增加其他部分的供给,来度过这段时间。
比如我现在得知了一个坏消息,比如我的休假取消了,情感上感受负面情绪,我没有马上的办法马上给情绪一个+(输入能量)。
但我清晰的指导这个季度我的OKR目标,通过不断回顾我的OKR目标和进度,来加强我的意志精力来反哺给情感精力,找补回来。
然后想谈谈我的原生家庭,最近几年我看到很多身边的朋友,很多时候没有心力,其实是被这块羁绊住了,大量的心力都损耗在和家里的掰扯上了。
我还挺感谢我的父母,现在年纪一大把,没有被催婚,甚至也没有被催找男朋友。
我妈说“这是你自己的事啊”。
很开明,我们家整体就是一个“各过各的”节奏,有时候我在家,想吃外卖,我爸想吃面条,我妈可能想吃个水饺,有时出现一家人在一起,但各吃各的。
我们感情没问题,就是这样一个相处方式,只要不打扰到其他人,自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而且,女生一旦结婚,特别是生了孩子,可能你的心力会面临很大的损耗了,情感/思维/意志本来就分隔的3个部分,还要再切割成三个本分,孩子,家庭,自己(职场/生活/社交/个人提升,自己这块能分到的少之又少,这块我实在没有经验,之所以目前我之所以能比较好的精力,我觉得和我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有很大关系)。
《被讨厌的勇气》任何痛苦都来自于人际交往的痛苦,无论他耗还是内耗,100可能90%来源于此,很多内耗的源头,也是因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过度看中他人对我们个人的评价。
这里我自己的一些经验,你要在人际交往中做好情感上的隔离,思维上的切割,和及时的意识上的自我充能:
1)情感(隔离):
做一个敢于说不的人,懂得何时拒绝,懂得如何拒绝。
甚至我觉得他应该是进入职场的第一课。
什么业务能力,软技能,向上管理等我觉得都是后话,因为一个不善于拒绝的人,可能事还没做几件,就给累死了,一个不会对自己好的人,很难相信他会能对别人好,他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主动意义上,说不。
还要在被动意义上,说不(很多人处于自动驾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我观察到很多人,即使下班了,放假了,还会不停看手机,看邮件,惶惶不可终日,生怕错过什么消息,生怕别人找她。
其实什么事没干,光是这种心态,就把人累死了。
我的经验是,专注在自己要做的事上,事情做完了就完了,不要再反复咂摸。
我还有一个很深切的体会,只要不总看手机,人的发疯程度能大大降低。
为此你要调整好一个心态(这个很难啊,你需要反复练习,反复完成自我暗示,从意识的层面真的到心这一层),我的总结是:
心态足够自信(自己已经力了,对于以前的事情)但又足够渺小(对于未来的事情,特别在职场里,担心别人会找,但你真的没那么重要,你不是马斯克,没了你,这活儿就推进不下去了,就算是,那你也不必盯着手机,别人会打电话给你),省下很多心力。
我现在出去散步,虽然带着手机,可能3-4个小时不看,这种感觉真的很爽,大大的解压。
2)思维(切割):
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去过每一天。
这也是一种重启/刷新的心态,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前一天,前一个小时,前一分钟的情绪带着跑,有时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项目管理,切割,把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当做独立时间,此时的你,只聚焦在当下,如何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而不会受到过去已经发生事情的影响,如果你还会受到影响,不仅影响了你现在的状态,更会影响到你未来的结果,你的未来就是你的现在。
3)意志(充电):
我有一个能量来源,就是从一些既往成功者上去汲取能量。
《王阳明》、《曾国藩》,《邓小平时代》看看这些人物传记,这让我知道我并不特殊,你碰见的事情大多都有先例,而且你碰到事情的难度和处境,和这些大家相比,完全不值得一提。
大家都是肉身,来自一个祖先,他能克服做到的,你也一样可以。
我之前出书的时候(因为还要上班,每天能分到写书的时间很少),而且写的很慢,在截稿前,我采用了一个很极端的方法,随便买一张高铁票,带着电脑坐车,到终点站再做回来,我会把我自己想成一个业内很有口碑也很高产的作者,想象成他附身于我,用这种洗脑,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充电。

四、一些工具,其实是一些不能分类的部分

1、高效的秘密前提,学会偷懒/如何释放自己的: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职场作弊的小技巧。
开会溜号,是的,开会的时候我经常走神,2~3个小时的会议,我能专注个20分钟吧~
我在开会前我会把这个会议:我要在哪个环节重点听,我要了解什么信息,为了什么目标,我可能会在什么时候被CUE……这些关键问题先在脑子里过一遍。
然后就是在一些非常消耗的公司会议中,去分配我的的注意力,有时候我会想:
我这个月的理财要怎么分配、明天野生运营推什么文章、我的播客还可以怎么优化一下……
通常一个非常消耗的会议下来,很多问题我都想清楚了,接下来只剩下执行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职场中消耗注意力的会议太多了,你被消耗的不是时间,而是你宝贵,仅能被自己掌控的注意力。
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最终,你的一切价值,都来自你注意力的产出。
2、不要过分做计划:
没有必要,像做旅行攻略一样。
反而会束缚自己,少了一些探索的可能线。
每天给自己计划一条主线,上面有3个路标,相当于你3个里程碑,对应3件事情,必须完成。
中间你会有很多灵感和想法,如果能在1分钟做完的,比如给好久没联系的好友发一条问候,那就马上去做,其他的需要停下来想一下的,随手记到记事本里,等有完整的时间再去思考。
3、用好暗时间:
暗时间,我用人话来说,就是你吃饭、坐地铁、运动时、做饭、上厕所.......的时间,抓住这些时间去反刍之前学过的知识,或者思考一个问题,或者对今天做计划,再或者对今天做复盘。
看似微不足道的时间,滴水成海,一年下来你就和别人拉开了差距。
举个例子,我上份工作每天通勤(坐地铁),来回差不多3小时,暗时间很多,比如:
上班:
1、规划今天必做清单
2、看完今早互联网新闻,对和自己工作相关的新闻,复制到锤子便签,中午吃饭和同事讨论
3、读书,采用熔断不读书法,看到对我有启发的点,立刻停住,然后思考为什么对我有启发,我能怎么用
下班:
1、今天做了哪些事,哪些事让我认知颠覆(需要深挖学习),哪些事做得不对(需要改正),哪些事情可以再优化(提高效率)
4、不要写计划,写成功清单:
每天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人把自己累死的原因就是做了太多可做可不做的事。
很多书和人教你要写待办清单,但对于我来说,这样会给自己安排非常多的事,可做可不做的事,每件事做完打钩,一旦你没有完成当天的清单,还会陷入到自我责备和怀疑中,感觉不是很好。
我的方法是不写待办清单,要写成功清单,到了成功清单上的事,一定是对你完成某个具体目标有明确作用的事情,我形容要像商人一样做个斤斤计较的执行。

五、书单(推荐阅读顺序):

以上是我一些比较个人化的分享和总结,如果有1、2个点对你有启发/帮助,我就很开心了。 在shownotes附上对我形成这些观念比较有帮助的书单,希望你也能从这些书单里,另外随着自己的实践,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一套精力管理方法。
《五种时间》,王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