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智慧文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分析我国智慧文旅发展现状以及我国智慧乡村旅游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通过借鉴智慧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智慧文旅既是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也是信息技术与文旅的融合。智慧景区运用智能感知与大数据,实现宣传、服务、体验等全方位智能化管理,并通过手机应用整合目的地资源,提供一站式吃住行游购娱服务,极大提升游客便利度与旅游体验。国务院 2015 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 年,将在全国打造 10 000 家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乡村。当前,智慧乡村旅游平台建设核心聚焦于大数据云技术、在线支付与信息服务应用。一大批乡村将独特文化与智能技术融合,创新个性化旅游产品,智慧化发展凸显地方特色。随着互联网普及及电商深化拓展,乡村旅游智能化进程加速,催生“数字文旅”和“智慧旅游”等新型服务模式,提升游客体验新鲜度,并拓宽乡村经济增长点。
智慧数字化时代驱动下,文旅产业交易形态迅速演进,在线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5 年至 2018 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交易规模增长较为迅速,年均增速超过 25%;2020年交易规模仅为 9 875 亿元,同比下降 93.0%;2021 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交易规模 13 307 亿元,同比增长 34.8%;2022 年在线旅游行业交易规模达 13 520 亿元,同比增长 1.6%[10]。自 2019 年起,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交易规模增速逐步放缓,直到 2020 年反而出现了下降。但是在2021年和2022年,在线旅游行业交易规模再次快速增长,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这说明我国在线旅游产业适应了消费需求变化,加速迈向标准化、品质化建设。
(图片:2015—2022 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交易规模及增长率丨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数字化技术引领文旅产业升级,智慧旅游业态突破空间限制,赋予游客前所未有的互动感受。乌镇作为国内智慧景区的典范,构建了完善的智能服务体系。故宫博物院自 2018 年起全面推进智慧化建设,推出 AI 导游和迭代升级的“玩转故宫”至“数字故宫 2.0”小程序,实现更智能、友善、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体验。同时,“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于 2018 年 10 月上线,标志着云南省全域智慧旅游战略的正式启动,该平台一站式满足游客全方位需求。
欧洲的智慧文旅建设政策是一种可持续的文化旅游政策。欧盟在 2017 年 4 月启动“智慧乡村”行动,并在 2019 年 12 月启动了“智慧乡村21”项目。欧盟智慧乡村项目带动了许多农村地区数字设施升级,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例如,比利时那慕尔省的普罗丰德维尔村,在该项目支持下开发的本地旅游App整合并优化了当地的旅游资源,显著提升了游客旅行体验的个性化和便捷性。同时,乡村的经营管理者也得到专业的培训,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整体质量,促进了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
西班牙自 2013 年起构建智慧文旅目的地,至2019 年已建成联动各景点的智慧网络,共享创新经验并显著提升协同效能。西班牙瓦伦西亚是西班牙政府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的代表性城市。瓦伦西亚在全市范围内设立智能旅游信息办公室,能够 24 小时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市政府利用智慧旅游数据平台收集游客行为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消费报告以指导企业决策。西班牙的乡村 Alpujarra(阿尔普贾拉)借助物联网技术监控游客活动,预测流量并设计智能路线,以平衡非高峰旅游和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旅游体验优化与企业精准开发旅游市场。
美国智慧文旅起步早且信息技术应用成熟。迪士尼公司研发的Magic Band手环集成了RFID“手腕带”系统技术和远程无线元件,实现与门票、房卡及各类传感器无缝对接。同时,美国旅游信息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游客出行体验,如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高效公共交通系统。该系统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车票联程多样(全天、两小时及月票等),二是票价灵活按时段和跨区计算;三是支付方式便捷(现金、刷卡)且自选票种与区域;四是通过Trimet网站及移动应用可一站式查询各类旅游信息。
城乡一体化推动智慧数字化乡村建设。“1920 年,美国的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标志着美国农村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美国数字化乡村建设发展的战略范围比较全面,包括了乡村数字化基础信息建设、乡村高质量人才培养、农业生产技术的开发研发以及农业市场电子商务等。随着美国乡村数字化建设体系不断完善,智慧乡村数字化治理也越来越成熟,美国的乡村治理数字化实践已经覆盖了乡村政务、乡村公共服务、乡村公共安全、乡村应急事件响应以及乡村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
“日本发展智慧文旅是实现智慧城市的一项内容。”日本智慧旅游建设发展的经验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利用 ICT 技术推进旅游业;二是制定智慧观光城市实施项目;三是利用酒店网络预订数据进行分析;四是汇编旅游路线信息;五是开办艺术旅游社交网络等。日本运用 ICT 技术与网络大数据分析游客活动,制定适应多元化需求的旅游政策,并在函馆部署“SAVS”(smart accessvehicle system)智慧交通系统。该系统灵活规划公共交通路径和出租车拼车服务,以高效出行方式推进城市智能化及可持续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智慧旅游建设。
20 世纪末,日本启动乡村数字化进程,颁布《21 世纪农林水产领域信息化战略》计划,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随后的E-Japan、U-Japan 及 I-Japan 等系列战略加速了全社会数字化转型,为乡村治理数字化奠定了基石。同时,日本利用生态和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倡导一村一品原则,有力避免了同质竞争与恶性循环。此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日本政府积极引导自然和民俗文化的结合。日本众多乡村凭借优越条件发展成知名旅游胜地,在推动乡村旅游繁荣的同时显著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三重提升。
(一)创新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
推动乡村智慧景区建设
我国智慧乡村旅游建设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及资金短缺难题,表现在政府投入不足、技术企业合作松散及居民参与积极性低。美日韩三国在智慧乡村旅游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一是乡村应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引进技术支持以提升数字化设施水平;二是要激发当地居民投资意愿和主人翁意识,构建由政府引领、企业协同、居民共建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类似韩国新村模式,实现村民自主驱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二)采用“外引内培”方式,
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针对乡村普遍的人才短缺与流失困境,政府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优惠政策如住房补贴和社会福利吸引专业复合型人才,并注重选拔培养本土青年领袖,实行“引育并举”。同时,定期邀请专家培训以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和村民科学素养,结合实情提供免费数字化技能培训,增强村民的数字意识,提高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自我宣传的能力,并以此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营销和品牌形象。
(三)“特色文化+智慧旅游”相结合,
赋能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
随着 5G 技术普及,我国文旅产业迎来革新升级期。面对市场同质化挑战,乡村旅游破局的关键在于以游客个性化需求驱动高质量创新,深度融合本土文化与民族风情,锻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旅产品。通过 VR 等科技赋能,激活静态文化资源,打造情境互动体验和云穿越动漫 IP,以提供现代化、智慧化的深度旅游体验,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特色与吸引力。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依赖数字化宣传本土文化与民俗,可通过互动小程序嵌入公共服务平台以增强文化活力和传承性,并深度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独特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