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斜阳浪游记
他试图钻进永恒,注视我们的文明、群山与星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天发现一家店  ·  双 11 查缺补漏,应薅尽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斜阳浪游记

细说斗栱 Vol.1 | 在中国木构建筑中,斗栱为何重要?

斜阳浪游记  · 公众号  ·  · 2020-12-04 19:19

正文

当我们看到一座中国木构古建筑时,第一眼往往落在屋顶和出檐上,而后很可能会被连接檐柱和屋檐的斗栱吸引住。它们在柱头和阑额上一字排开,有收有放,如呼吸一般,令人赏心悦目。


唐构佛光寺东大殿的斗栱,错落有致

斗栱可谓是中国木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构件,在结构和外观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斗栱的结构功能可以窥其前身而知。


我们知道,如果直接把较长的木梁搭在细小的柱子上,当梁的中段承受较大荷载时就很容易断裂。在西周时的大型建筑中,工匠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在柱头承梁枋的地方垫上木块。这样就增加了梁柱之间的接触面,同时减小了梁悬空的跨度,从而减小了梁枋所受剪力,使木架构整体更稳固。


例如应县木塔平座中的梁架,就是在柱头上垒叠木块,其上再搭梁枋,就是这种做法的延续。


应县木塔平座梁架(图:陈明达《应县木塔》)

另外,受限于造砖技术,早期建筑的墙多为夯土筑成,檐柱也暴露在外,因此非常怕水。这就需要足够大的屋檐来挡雨,以防雨水侵袭檐柱与墙面。但屋檐的伸出也有限制。老工匠曾有句口诀叫「檐不过步」,意思是出檐不能超过步架(两条相邻的檩之间的水平距离),否则屋檐就可能倾塌。


因此在早期建筑中,人们会从檐柱柱身向外挑出悬臂梁,同时配以斜撑,用这种方式尽量将屋檐往外挑远。


从斜撑到插栱的演变(图:杨鸿勋《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

斗栱就是由这些柱头上的木块、悬臂梁和柱上的斜撑演变而来,将多个小构件(斗、栱、昂等)以榫卯的方式拼合起来,层层垒叠,可大可小,以实现更灵活的结构功能。


斗栱模型

我们常看到唐辽时期的斗栱体型巨大,有一种雄壮之美。例如佛光寺东大殿、独乐寺观音阁的外檐柱头斗栱的高度都达到了柱高的一半左右。这正是因为当时的斗栱起着关键的结构作用,即承托上方的梁架和屋檐。梁思成将其总结为「承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除此之外,在殿阁式建筑中,斗栱本身作为重要的结构层,也起到了横向联结的作用。


辽构独乐寺观音阁的大斗栱,将屋檐挑出足够远

早期斗栱的壮硕,远观可能还不够明显。下图是林徽因考察正定开元寺钟楼的照片,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斗栱构件的巨大。对于这些飞檐走壁的古建筑调查者,想必体会更深。


如前所述,当时的防雨需要深远的出檐,而这正是靠大斗栱的层层出跳才得以实现。屋檐与斗栱在尺度上达到和谐统一,加上此时斗栱的简洁造型,造就了这个时期雄浑而又朴实的建筑之美。


佛光寺东大殿断面图,斗栱与屋顶的尺度相匹配

到了宋金时期,斗栱的尺度开始缩小,细部趋于复杂花哨,部分结构作用被装饰作用取代。斗栱精巧华丽的一面显露出来。待到明清时,防水效果较好的砖墙已很普遍,屋檐逐渐收短,与之匹配的斗栱也进一步缩小,不再起承托作用,彻底沦为装饰。在明清建筑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排小斗栱一朵挨一朵地挤在屋檐下,小巧之余也颇有些累赘,与早期的舒朗大气截然不同。


因而斗栱常作为古建筑断代的重要参考。



金构善化寺三圣殿的斜栱,装饰作用大于结构作用

故宫太和殿斗栱,密密麻麻

历代斗栱演变图(图: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

除了在结构与外观上的功用,斗栱还是揭秘古建筑尺度关系的密码。不同规模的建筑,所用的构件尺寸也不同,为了统一规范,在工程中更好地估工算料,快速施工,古人建立了一套模数制度,以某个基础单位来制定各类构件的大小。


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这个基础单位就是材与分°,来源于斗栱中栱的断面尺寸,从大到小一共分为八等。到了清代的《工程做法》,则用斗口制来规定各构件以及开间、架深等尺寸的大小,即以斗栱中斗中间的开口为基准,分为十一个等级。


宋《营造法式》的材分制

清《工程做法》的斗口制

也就是说,梁、枋、柱、椽等各类构件的大小,甚至建筑平面与立面的尺度,都与斗栱的尺寸相关。因而梁思成将斗栱之于中国建筑的地位,类比于柱式(Order)之于希腊罗马建筑,都是模数制中的基础单位,乃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基石。


由此可见,在结构、外观、尺度规划上,斗栱对于中国木构建筑的意义不言而喻,我们在访古中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细细体察斗栱的精妙所在。




古建筑相关文章:
古代工匠的智慧:中国木构建筑的基本类型与结构
灵动优雅,来去自如: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特点
《营造法式》的前世今生:在 20 世纪重新发现中国古建筑
殿阁式与厅堂式:《营造法式》中的两种主要木构架
《营造法式》中的分槽是什么意思?细看中国古建筑的平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