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文章《
腾讯没有梦想:这次培训又背锅?
》,刺痛了一部分人,开骂的都有。之所以反应激烈,或许是因为大家的认知有所不同。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折射了培训者对于“如何有效开场”这个话题存在分歧。那么,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开场才算有效这个话题,欢迎大家指正。
要回答如何设计有效的开场,作为课程设计者,你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开场:
培训开场就像是电影中的序幕,首先要完成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引起注意,能够让学员放下手机,将注意力集中在讲师或PPT上。总结一下,一个好的培训开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的四个要素:
-
热身,大家进入状态;
-
建立讲师可信度;
-
引起学员注意;
-
激发学习动机
;
那么,如何实现上述的目的呢?接下来,我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向你展示如何设计一个别开生面的培训开场。
曾经帮溢达纺织做TTT培训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例子至今对我印象非常深刻(溢达纺织是全球最大纯棉衬衣制造企业,产业链涵盖从棉花种植、纺织、印染到衬衣制作的全产业链,其服务的客户包括了全球10大衬衣品牌,自有“派”的品牌,广州太古汇有售)。
在我们讲授完了“如何设计开场”的练习中,曾发生了这样的一幕
:内训师Rose,穿着一件洁白的衬衣走向讲台,很熟练地欢迎大家的到来,并且做自我介绍,画风如下图:
就在这个时候,坐在最前面的一名学员,突然站起来,拿起手中装满可乐的杯子,一下子泼向了Rose,坐在后排的公司高管,立刻站起来大声喊道:“Nick,你想干什么!”全班同学被这个画面给震惊了,这种事情毕竟是很难发生在公司的培训教室的。
就在这个时候,Rose微笑了一下,示意后面的高管坐下,然后优雅地用手指在衣服上弹了几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Rose的白色衬衣瞬间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洁白无瑕,此刻全班同学的表情如下图
接下来,Rose微笑着说
:“谢谢Nick同学的配合,这是我跟Nick课前沟通好的环节,就是让你们亲身感受一下,我们最新的服装材料,基于纳米技术的纯棉纤维材料的实际效果。
接下来3天的培训,我将带领大家进入这个全新的领域,学习我们的新型材料,这是公司重量级的产品,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用科技重新定义纯棉时代~~~~。”
这个开场的设计非常精彩,也非常符合我们的教学设计原理:
这是个TTT的真实案例,差不多有10年了,作为一家传统的制造业,这个开场设计的方式,在今天依然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其实培训这个圈子是有点浮躁的,一听有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大咖演讲,就蜂拥而至,坦诚地讲,互联网公司发展到今天,也就不到20年。并且在这20年高速发展的阶段,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是玩命的干。不管在组织层面还是在员工层面,都没有太多的精力与时间去研究组织学习、研究培训。毕竟对于互联公司的生存与绩效改进,培训的影响效度太低了。
所以,就现阶段而言,
在培训的成熟度及有效性上,互联网行业的方法论,还真未必有那些真正重视培训的传统行业做的好。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互联网行业的培训做的不好,反而互联网公司不管是在商业模式,还是在人才结构方面,都代表着未来的趋势。在互联网公司,培训得到了很多的创新,也突破了不少传统培训技术边界的东西,同样非常值得传统行业学习。相互学习,发现彼此有价值的部分,学习背后的原理及规律才能真正地相互促进与成长,而不是去鄙视他人,默守陈规。
所以,不管是学习互联网公司新玩法,还是学习传统行业的纵深度,辩思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子,你总不能因一种培训模式好,就延续N年而没有任何的改进。
真话总是难听的,
但还是要有人说
我们一方面喜欢听高大上的传说,喜欢新概念,新的方法论,唯恐落后,然后学习了这些新的东西,却不去实践,也不检验其有效性;而另外一方面则不思进取,固守陈规,一种培训口号喊了几年了,却没有任何的进化,好听点可以说是建立学习文化;不好听点则叫缺乏持续改善的思想;直白点叫懒的去改善。
来,说完了泼可乐的案例,接下来再来看另外一个脑洞大开的开场案例:川大教授单手劈砖。
案例主角:川大砖家
魏骁勇:
现为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
、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因为上课期间,现场单手劈砖而在微博时代走红
这个我就不点评了,任何的语言在这个视频面前都是苍白的,全英文授课,大家可以按照上述的四个维度对劈砖的物理教学进行分析。
还不过瘾吧,
南哥再给个案例
点击蓝色文字标题即可展开阅读
:
《
从荷兰女教师课上脱衣讲人体构造,谈教学设计的艺术与创新
》
其实在我们课程设计与开发及TTT培训的经历中,还有很多非常有趣、有效的开场案例都是来自内部讲师的创意,当他们掌握了这些设计规律之后,设计的这些破冰元素,比直接从外面“借鉴”的好很多,这才应该是培训的主流思想。
关于这几个案例,在这里做一个总结,这些开场的设计虽然形式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
优秀的开场设计,总能与课程内容高度吻合, 既能够很好地引起学员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又能自然轻松地带出了课程的关键内容,且帮助学员打开脑洞,或许这就是破冰与开场最大的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
一个常见的错误给大家补充一下:
这个错误,就是讲师在一开始就玩破冰,这虽然能够一下子调动了学员的参与度,但这会导致学员注意力的损耗:因为刚开课的前10分钟,是学员注意力的高峰值,这个时候做破冰与互动实在是太可惜了。懂教学设计的培训师,都会在这个阶段把该讲授的内容赶紧讲完,然后等到5-15分钟后,再去做破冰活动。
写在最后
:我们很多人,在做培训课程的时候,只愿意借鉴别人的套路,却不愿意去,深刻滴学习背后的设计思维、设计能力,去原创一些独特的培训模式:
别人喊口号,挺好玩,全国培训都喊口号:“好、很好、非常好!欧耶!”;《爸爸去哪儿》火了,全国做培训热身都是:红萝卜蹲、红萝卜蹲,红萝卜蹲完、黄萝卜蹲.........
作为培训者,看到这些热闹的场面背后,我们是否真的去反思一下,培训到底应该做什么,才能促进学习真的发生.....
广告时刻
:想获得更多,更专业的TTT实践技巧吗?赶紧报名我们的公开课吧,南哥每年公开课数量有限,错过了或许就真的错过了。课程附赠:讲授手册、学员手册、PPT源文件,让你的课程内化一步到位,且价格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