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超额回报的源泉?这个问题确实是值得大家深度思考的。
十几年前,当我们进入VC/PE行业时,LP 最关心的问题,是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的背景,关系网;而一些所谓接地气的人民币基金管理人,追求短平快的投资,主要热衷于PRE-IPO,热衷于关系驱动、资源驱动,投行思维主动投资决策,但忽视了基本面驱动、自上而下的行业覆盖等等。
从实践的角度,中国的经济周期很短,12年好像有四次轮回,从投资绩效看,不同理念的基金管理人,差异很大。在中国的很多行业,内资最后都战胜了外资,但唯有VC/PE行业,愿意寻找和投资伟大企业的,仍然是以管理美元基金背景和基因的基金为主。这个有市场投资者,从业者,监管者多方面原因的交织因素。
端午节在家阅读《穷查理宝典》,芒格的有一段话很有启发:
所有时代的人都会发现,“责任”的那味药最难下咽
。一个人很少能完全清楚自己的动机……如果某个人的思维模式在生活中给他带来好处,那么这种模式往往会变成他最坚定不移的信念。
完全坦诚的面对自己,检视和拷问自己的动机,是一个艰难但建设性的开始。这个也是我们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管理美元基金的团队有“寻找伟大公司”的基因,也是因为整个市场鼓励和配合他们这样的思考,投资这样的公司,将会获得更好的回报。
作为VC 基金的管理人,需要有一些情怀,愿意相信小公司的力量,相信科技进步,很多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公司都得到过这些有情怀,有耐心,理解创业者,理解社会驱动因素的基金的支持。而那些追求短期套利的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成功的并不多,即便全身而退也是运气,大部分都没得到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