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回顾了巴黎奥运会中中国女性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强调了女性运动员在各个领域所展现的力量和热血。文章提到了多个女性运动员的事迹,如孙颖莎、陈清晨贾一凡、女橄榄球队队员等,并强调了女性运动员的影响力和热血对于生活的积极影响。文章呼吁人们关注女性运动员,支持她们,因为她们值得被鼓励,她们的力量和热血也会为生活充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强调女性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和值得关注的地位。
文章中提到女性运动员在各种比赛中的卓越成就,展现了女性的力量感和战斗精神。
关键观点2: 介绍了多个女性运动员的事迹,包括孙颖莎、陈清晨贾一凡和女橄榄球队队员等。
文章详细描述了这些女性运动员的成就和故事,强调了她们的影响力和激励作用。
关键观点3: 讨论女性运动员面临的不公平待遇和困境。
文章提到女性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热血来源问题,以及女性篮球运动在商业上的困境。呼吁人们关注和支持女性运动员,因为她们值得被鼓励。
关键观点4: 强调女性运动员的热血和影响力对于生活的积极影响。
文章通过奥运会和女性运动员的故事,强调了女性的力量和热血对于生活的积极影响,呼吁人们去关心、了解和支持女性运动员。
正文
或许从开幕式上,女骑士骑着银色铁马飞驰的时候,我们就该有预感,这是一个充满女性力量的夏天。
和以往任何一种艺术表达下,只强调善良感的“落泪圣女贞德”不同,我们第一次得见战斗的、极具力量感的“战士圣女贞德”。
女性热血史书默默地写了很久,直到这个夏天,她,她们,终于在奥运会的舞台上被看见、或者说,被真实地呈现。
奥运会凌晨闭幕,在 2024 年的巴黎,中国女性运动员们每一天都在创造历史,今晚想和你回顾其中的一小部分。
所有女人都会记住这个夏天,当记者问孙颖莎是否会安慰失败的王楚钦时,她的那一句“我有下一场比赛要打”。
下一场是什么概念?她在短暂比赛日里,混双比赛,女单比赛,女团比赛,她要打满 12 场,并且她打赢了其中 11 场。
以“在球场上讲 c 语言”被记住的羽毛球女双陈清晨贾一凡,距离她们 17 岁配对打女双已经过去了 10 年。在领奖台上,她们互相给对方带上了一枚戒指,庆祝这一块用了 10 年才拿到的奥运金牌。
我还希望你能知道女橄榄球的故事,你一定看过那个视频的。女橄榄球队队员在休息室里,哭着欢呼:“我们拿了第 6 名”。你可能留下过印象,但并不知道橄榄球,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运动。
我想,贴身肉搏,用来形容橄榄球再合适不过。比起其他球类还保持距离,橄榄球是真的上手抢的。
那位激动哭的女选手叫阮洪婷,她觉得“橄榄球这种运动,是不同类型的女生都可以在这个运动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橄榄球有 7 个位置,比如 4 号位普遍身高是 1 米 6,负责思考战术,3 号位需要 1 米 7 以上,开路,做托举动作。拼抢橄榄球,带着球达到最终的位置,就赢下了一分。
拼抢的过程里,野蛮、灵活、聪明、大胆,是一项很值得女生了解的运动。比起国外的百年历史,中国女橄榄队只成立了 21 年,第六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在奥运会,你可以最密集地感受到每一位运动员呈现出来的丰富的女性形象。
你可以从郑钦文那里习得野心和欲望, 从吴艳妮那里习得张扬,从陈梦那里习得沉着,从何冰娇那里习得柔软,从全红婵和陈芋汐那里习得惺惺相惜,从倪夏莲那里习得在场的快乐,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最后女人都会获得属于自己的胜利,以以上的千百种途径。
我问我的女生朋友,你们成长过程里的「热血」都来源于什么呢?
爱看动漫的女生回答我,是拯救世界的《数码宝贝》、《圣斗士星矢》;爱追星的朋友告诉我,是青春无敌,让人热血沸腾的选秀;但也有对这些不感兴趣的女生说,她的成长里,没有热血这个词。
我十几岁时的热血来源于男篮联赛,那些逆风翻盘,绝杀时的大心脏,都曾经真切鼓舞过我。
或许会有人提起女排,但从比例上讲,热血很少来源于女性。
直到我女性意识觉醒,我第一次意识到,为什么我从来看不到女篮的比赛,国内国外职业联赛都看不到。但女篮的实力,在上一届世界杯,是世界排名第二。
女人在篮球场上驰骋,是只有奥运会才能看到的画面。电视台不会买女篮转播,很简单,因为观众少。
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女篮的观赏性和激烈性不高,商业性就会大打折扣。即使现在,中国女篮和男篮的水平有目共睹,但是女篮的赞助商远比男篮的赞助少。
虽然今年奥运会女篮表现不佳,但李月汝在四个人的防守下依然能进球得分的时候,李梦果断出手三分球的时候,那种热血沸腾并不会打折扣。
在篮球场上,你同样会感受到,女性的「壮」是一种令人赞叹的身体素质,可以防守,可以突破,「壮」会有壮的好看,身材焦虑不值一提。
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去了解,去产生兴趣,去当观众,不止是奥运会的观众,可以当世界锦标赛的观众,商业比赛的观众。有能力的,也去当消费者,我们愿意为女性运动员买单。
她们值得被鼓励,相信我,她们的热血也会为你的生活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