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定制内训或公开课欢迎联系
一个人拥有良好的状态,既是个人幸福的重要标准,也是在工作中拿到结果的重要保证。“想干”是“能干”和“干好”的前提。如果一个员工不想干,即使有再强大的技能,也干不好。
上一期,我们谈了管理者如何识别员工状态,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提升员工的状态。
管理者抓状态的第二个动作是提状态。
管理者识别出团队成员的状态问题后,接下
来就要提振状态。
如果是员工个人的状态出了问题,管理者就要和员工进行一对一的深度沟通;如果是团队整体状态出了问题,管理者就要从机制上调整团队状态。
管理者如何提状态?我将提状态的方法论总结为“五阶段 +五部曲”,如图1所示。
图1:五阶段 +五部曲
1. 团队启动
在目标开始前(一般是月初或项目开始前),管理者要进行团队启动,给团队成员注入信心与力量,燃爆状态。
团队启动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团队成员的状态能不能被激发。很多管理者忽视了团队启动的重要性,认为团队启动可有可无。其实团队启动对团队成员明确目标、提振状态非常重要。
团队启动既是新一场战役的开始,也是上一场战役的结束。管理者通过团队启动,可以使团队成员迅速摆脱上一场战役的疲惫状态,尽快地投入新的战役中。
管理者如何进行团队启动?我总结为“启动会四件宝”:温度共情、明确目标、给到方法、燃爆状态,如图2所示。
图2:启动会四件宝
1)温度共情
一场好的启动会,一定是有温度的。人在一起,心也要在一起。管理者在开启动会的时候,要与员工共情,让员工感受到尊重、信任和关爱。
管理者要想使启动会有温度,通常需要设置两个环节:颁奖环节和温情时刻。
-
颁奖环节。
管理者要在颁奖环节对上个阶段的工作成绩和亮点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团队和个人进行奖励,将优秀员工树立为标杆,让他们分享经验。
-
温情时刻。
职场并不是冷冰冰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给员工送生日礼物、入职纪念日礼物等方式,让员工感受到团队的温暖,触碰到员工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大家的心靠得更近,从而产生团队凝聚力。
2)明确目标
明确目标是目标达成的动力。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管理者要通过召开启动会,使团队成员明确总目标、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使目标能被大家共同看见,达成共识。
管理者在和团队成员明确目标时,要明确“三为”和“三问”,如图3所示。
图3:明确目标的“三为”和“三问”
3)给到方法
这是启动会的核心环节。团队成员的信心来源于实实在在的达成方法。管理者要从市场策略、客户盘点、渠道盘点、战役节奏、激励机制、过程管理等方面对目标进行分解,从而让团队成员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4)燃爆状态
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成败。管理者要在启动会上把氛围推到极致,在仪式感中使状态达到最高点。管理者一定要点燃团队成员心里的那团火,让大家充满激情地整装待发。
管理者在启动会上燃爆状态主要有两种形式:PK(对决)和誓师仪式。
2. 早晚例会
在目标执行阶段,管理者要通过早晚例会,持续关注团队成员完成目标的过程、技能和状态,并每日提振状态。
1)早会:激发状态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往往是一个人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此时开一场振奋人心的早会,能给团队成员一天的工作注入满满的能量、激情和活力。
有的管理者认为开早会是销售型团队才需要做的事,将开早会视为“打鸡血”,没有把开早会形成工作惯例;有的管理者每天开早会,但仅仅是布置当天的工作任务,把早会开得死气沉沉,毫无激情和斗志可言。
早会是管理者激发团队员工状态的实际行动,是每天启动工作前最重要的激励仪式。管理者不仅要开早会,还要开好早会,让早会成为激发活力、提振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业绩增长的“利器”。
如何开好一场激发活力的早会?管理者要做好两个动作:激发状态和明确目标。
2)晚会:抚平拔尖
晚会是一天工作结束后,团队成员聚在一起开的会议,目的是检查一天的工作是否完成,分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探讨团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解决个别问题,不让问题过夜。
与早会相比,管理者对晚会往往不够重视,认为开晚会浪费时间,没有意义。其实,晚会和早会一样重要,都是管理者把控目标、识别和提振员工状态的重要手段。
从工作层面来看,管理者可以通过开晚会,及时了解目标完成情况,把控员工的工作状态;从技能层面来看,晚会可以让每天的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追踪、有落实,让员工养成工作必须落地的习惯,同时,还能使团队成员分享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让其他成员借鉴,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从团队层面来看,开好晚会可以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彼此赋能。
管理者如何开好晚会?可以用“抚平拔尖”四个字来概括。
晚会不同于早会。开早会时,大多数员工的状态都是饱满的。开晚会时,员工工作了一天,非常疲惫。这一天的工作,可能充满了拒绝、挫败、困难,员工的心中大多会产生倦怠、郁闷、沮丧的情绪。如果这些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清理,会对个人和整个团队产生不良的影响。
此时,就需要管理者来抚平情绪。在每天的晚会中,管理者可以设置十分钟的吐槽时间,让员工把在一天工作中产生的委屈和烦闷等负能量释放出去,逐渐拥有更加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并能继续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团队中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互相倾吐心中的不快,表达各种抱怨,这样能够让团队成员产成共鸣,一方面能够帮助他们分担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为管理者,要知人心、懂人性。管理者不能在晚会上光聊工作,而是要把团队变成一个“道场”,激励每个成员成长;管理者还要把团队变成一个“情场”,让大家彼此共情,你能走入我的内心,我能走入你的内心。
管理者除了要抚平员工不好的情绪,还要激励优秀员工,这叫“拔尖”。管理者如果在当天的工作中发现有做得好的员工,有好的案例,一定要及时分享,通过别人的成功来激发团队成员的状态。
“拔尖”有三个总结:总结过程、总结结果、总结状态。
-
总结过程。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员工要总结一天的工作目标是如何完成的,有什么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管理者要让那些在过程中做得好的员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其他渴望学习、渴望达成目标的员工不断进步。
-
总结结果。
员工要总结一天的工作目标是否达成,如果没有达成,总结为什么没有达成,是否需要帮助等。当员工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团队其他成员都无法提供好的建议时,管理者要想办法为员工配置资源或调整目标方向,排忧解难,让员工的工作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
总结状态。
管理者要让员工分析自己在一天的工作中,情绪、心理、身体等是否遇到问题。一旦发现员工的状态出现问题,管理者就要及时疏导。如果是个性问题,管理者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沟通,深度解决困扰员工的问题。
管理者要想开好一场晚会,需要把角色保障、制度保障、激励保障、结果保障做到位。在角色上,做好抚平拔尖;在制度上,明确晚会的标准和流程;在激励上,随时表扬做得好的员工,不要“让人的问题过夜”;在结果上,确保每一次晚会都有收获。
3. 树立标杆
在取得成果阶段,管理者要及时将优秀员工树立为标杆,通过标杆分享带动其他团队成员的状态。
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提到“让合适的人上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优秀的员工,管理者一定要不吝赞美和奖励,要给予优秀员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既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回报,又让他们的精神倍受鼓舞,同时还要将优秀员工的闪光点放大,让团队中的其他成员看见,以此激励团队的其他成员努力奋进,从胜利走向胜利。
管理者树立标杆需要做好三个动作,如图4所示。
图4:树立标杆需要做好三个动作
动作一:形成可复制的方法。
管理者要萃取优秀员工的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方法,将 20%的人的能力复制到 80%的人身上。
动作二:非物质奖励。
取得成果阶段往往正处于战役当中,此时更为直接的激励是非物质奖励,因为物质奖励往往会在庆功大会时发放。管理者要在战役中通过海报、舞台分享等方式及时分享“战报”,激发士气。
动作三:高频分享。
分享要高频次、多维度。管理者要对优秀员工的成功经验进行多轮次渲染,使团队始终处于一种“燃爆”状态。
在树立标杆时,管理者既要站在优秀员工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还要站在普通员工的角度去共情和激励,只有采用双方都认可的方式,才能让标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4. 裸心激励
员工遭遇低谷阶段时,管理者要通过裸心激励,重启其状态与信心。
何为“裸心”?就是赤裸裸地将心展示出来,不藏着掖着,通过“裸心”,达到共情的目的。共情才能共赢,打胜仗的前提是凝聚,凝聚的前提是“裸心”,“裸心”的前提是信任。管理者无论是提升团队的凝聚力,还是增强团队精神,归根结底在于两个字:信任。有了信任,员工才会心甘情愿地为目标的达成、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稻盛和夫认为,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如果管理者能赢得员工的信任,那么经营企业就会变得简单许多,否则,就会麻烦不断。要想赢得员工的信任,管理者要把员工的利益看在眼里、放在心上,真心关注员工的成长,不仅自己关注,还要鼓励团队成员彼此关注。当每个员工不再只盯着自己眼前得失而是互相成就、互相帮助时,这个团队将是温暖的、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
管理者进行裸心激励有三个环节,如图5所示。
图5:裸心激励的三个环节
环节一:裸心释压
管理者要和团队成员“赤裸相见”,就眼前的压力、困难和
挫折,彼此倾诉,互相抚平。
裸心释压的方式有很多,在这里
我主要分享两种方式。
方式一:烛光夜谈。
管理者可以挑选一处安静的地方,将灯熄灭,用蜡烛围一个心形,蜡烛后面放一杯红酒,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干杯后,就一个主题开始分享,吐露心声。在烛光夜谈中,管理者要做好倾听者的角色,认真倾听团队成员内心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方式二:鲜花与拳头。
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分别拥有一个“拳头”和一朵“玫瑰”。“玫瑰”表示赞赏,要送给最认可的某一个伙伴,并表达出自己的认可与期许。
“拳头”则送给自己认为最需要提升的伙伴,指出其问题,并给予改正方法。
环节二:方法共创
管理者要根据团队成员反馈的问题进行方法共创,找到解决方案。在这里我分享一个简易的共创会流程,详细的共创会流程,读者可以参考第一章“平级沟通要共赢”中提到的召开共创会的方法。
环节三:辅导沟通
管理者要针对员工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一对一沟通。管理者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匹配不同的管理方式,如图6所示。
图6:员工工作意愿和能力的四个象限
对于
高意愿、高能力
的员工,管理者要采取授权式的管理方式,“你来决定,你来做”,给予员工更多的信任和权限,给他们提供更大的舞台。
对于
高意愿、低能力
的员工,管理者要采取指令式的管理方式,“我来决定,你来做”,通过手把手教,使员工的技能得到提升。需要进行绩效反馈,明确绩效改进方向。进行绩效辅导后,如果员工仍然消极怠工甚至散播负面情绪破坏团队氛围,一定要及时优化,避免更大损失。
对于
低意愿、低能力
的员工,管理者要采取教练式的管理方式,“我们探讨,我来决定”,总结和提炼共性问题,通过培训、辅导等方式提升员工的技能和意愿。
对于
低意愿、高能力
的员工,管理者要采取支持式的管理方式,“我们探讨,我们决定”,对这类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和内心激励,通过参与、鼓励、合作和承诺,提升其工作意愿。
管理者在进行裸心激励时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制造轻松、温暖的团队氛围,让每一个员工都有归属感,都能放心地把心“掏出来”;二是有反馈、有解决方案,为团队成员去除心中不快,解答困惑。
5. 庆功大会
在业务结束阶段,无论结果好坏,管理者都要开庆功大会。
管理者要苛求过程,释怀结果,面向未来,并具备庆祝胜利的能力。即使没有打一场完美的胜仗,也要善于发现打仗过程中的闪光之处,庆祝胜利。只有这样,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一场战役结束后,无论最后取得的战绩如何,一定要有一次隆重的庆功大会和总结大会,根据结果论功行赏。一次大战的结束是下一次大战的开始,庆功会不仅仅是庆祝,还包括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