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后半期的西欧,日本的绘画艺术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催生了一场名为“日本主义”的著名艺术运动。在这之前,日本的绘画,尤其是浮世绘,只是被一部分人所熟知。而随着世博会召开,远东美术品的专卖店出现,喜爱日本绘画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马奈、德加、莫奈、梵高等画家,还有版画家布拉克蒙、雕刻家罗丹、作家龚古尔兄弟等等,许多艺术家都对色彩鲜艳美丽的浮世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受到了影响。直到19世纪90年代,浮世绘的价格还算适中。
浮世绘在西洋如此受欢迎,这让当时的日本人十分惊讶。因为对于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来说,浮世绘与其说是艺术品,倒不如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当时,它是玩具、教科书,也是广告和新闻媒介。下面就让我们追溯一下浮世绘在江户时代诞生的背景,看一看它究竟在日本人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浮世绘的诞生
浮世绘的诞生和江户时代町人(江户时代居住在城市里的商人和工商业者的统称——译注)文化的形成密不可分。由于轮流晋谒制产生了大笔开销,大名只好向商人借贷大量钱款,金融经济渐渐发展起来,商业的兴盛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町人文化。浮世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顺应社会要求不断改良,技术得到不断进步的。
浮世绘包含了手绘画,不过,在法语当中,一般把浮世绘称作“estampe japonaise”,按照字面意思翻译的话就是“日本的版画”。
木版画最初是被当作佛教经典的印刷技术以及插画技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1660年左右,这种技术不再只用于插画,开始用于单张绘画。画家菱川师宣(?-1694)制作了第一张单张绘画,木版画以此为契机迅速发展起来。
初期的木版画被称作“墨折绘”,是用日本纸和墨创作出来的黑白版画。渐渐地,人们想看带色彩的版画了,于是画师们就用毛笔蘸着“丹”这种硫磺和水银的化合物给版画上色,彩色版画出现了。这就是“丹绘”。
到了18世纪,出现了用从红花中提取的染料进行着色的“红绘”和用黑漆着色的“漆绘”。
到了18世纪中叶,出现了用两色印刷和三色印刷技术创作版画的手艺人。于是就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红折绘”。此后,画家铃木春信(1725-1770)在1765年前后开创了被称为“锦绘”的多色印刷木版画。
▎浮世绘实行分工制
最初锦绘的价格很高,不过很快就下降到一杯荞麦的价格。浮世绘的制作是协同作业。首先,出版商向自己选定的画师征约素描稿。素描稿经出版商行会审定后,交付给木版雕刻师,然后再转到负责印刷版画的刷版师手中。
在当时,出版商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著名出版商茑屋重三郎(1750-1797)发掘了喜多川歌麻吕(1753-1806)、葛饰北斋(1760-1849)、东洲斋写乐等许多在当时拥有顶级技艺的画师,请他们作画。浮世绘的售卖则由“绘图小说店”这种专卖店或是小贩来承担,他们会把浮世绘卷成筒状交到顾客手里,就像现在的海报一样。
浮世绘重量轻、不占地方,作为江户特产深受人们喜爱。在19世纪照片发明出来之前,它的人气地位未曾被撼动过。
(点击图片,观看大图)
▎浮世绘的作用:日用品和广告
铃木春信最初制作的多色印刷木版画是一种被称作“绘历”的日历。画在日历上的中性而纤细苗条的人物,以及用凹版或凸版不着色印刷而创作出浮雕效果的技法,都让当时的人们惊叹不已。
继绘历之后,有具体用途的浮世绘越来越多地被制作出来。江户时代商业非常繁荣,尤其到了江户末期,餐饮店、百货店的前身——和服店开始用浮世绘进行宣传。歌川广重(1797-1858)的浮世绘上就画有和服屋大丸(现在的大丸百货店)。
(点击图片,观看大图)
当时,传染病对一般市民来说是个严重的威胁,画着有防治效果的食物或有害食物的浮世绘大量出版,销售一空。
浮世绘还被用于化妆品的宣传,尤其是妆粉和胭脂。在当时,用于化妆的颜色有三种:妆粉是白色的,口红是红色的,画眉毛和染黑牙齿的染料是黑色的。不过还有一种化妆方法十分流行,那就是学妓女的样子把下嘴唇涂成绿色(请参照下图左)。价格昂贵的高纯度胭脂,如果重复涂抹好几层,甚至会闪耀着忽绿忽紫的彩色效果。
(点击图片,观看大图)
▎浮世绘是流行时尚发源地
妓馆云集的吉原以及吉原里那些有名的花魁常常会成为浮世绘的创作题材。吉原的妓女同时也是最新发型和最新化妆法的第一发布者。然而,在奢华的和服下,这些妓女们的生活却绝对谈不上是令人羡慕的,尤其是下层妓女,夭折的不在少数。
美人画随着歌麻吕的出现迎来了鼎盛期,“大首绘”开始流行。其特点是在画的背景印刷时掺入闪亮的云母粉,将女性的脸画得很大。浮世绘画师除了爱画妓女,还爱画歌舞伎演员。甚至还诞生了模仿妓女和演员的风俗,“役者绘”就相当于现在的电影演员的明星照。役者绘中最有名的是写乐的作品。关于写乐究竟是谁众说纷纭,直至今日他仍然是一位身份成谜的神秘画师。
进入19世纪,旅行和朝圣盛行起来,诞生了北斋和广重等人的优秀的风景画。这些“名所绘”对各个地方名胜起到了理想的宣传效果。
(点击图片,观看大图)
▎教育和报道方面的作用
江户时代是一个教育普及的时代。除了武士子弟学习的学校,还诞生了寺子屋,商人、工匠、农民的子弟开始去寺子屋学习。描绘孩子们学习、哭闹、大笑和玩耍的浮世绘大量留存了下来。浮世绘还被用于读音练习、记忆花鸟名称等等。明治以后,日本开放国门引进了英语教育,印有字母表和英语基本单词的浮世绘也应运而生。
在现代,没有人会去用剪刀来剪浮世绘,不过在江户时代,还有很多供剪裁玩耍的浮世绘,人们可以将其剪裁做成可换衣服的人偶和模型等。双六(一种图版游戏,游戏双方按照骰子掷出的数字在图上或盘上行进,看谁最早抵达目标——译注)浮世绘深受大人和孩子的喜爱,猜谜画和剪影画也很有人气。
(点击图片,观看大图)
到了江户末期,人们对外国的兴趣日渐高涨,描写外国人日常生活的浮世绘也大量印刷出来。在那个没有报纸的时代,浮世绘还发挥了向距离江户千里之遥的各个地方传递信息的作用。歌舞伎演员去世、自然灾害、犯罪等社会新闻成为浮世绘的创作题材。描绘大名鼎鼎的武士、怪谈里的幽灵和妖怪的浮世绘也十分受欢迎。
(点击图片,观看大图)
▎升华为艺术的浮世绘
▶折物
浮世绘中称得上真正的艺术品的,是被称作“折物”的作品。折物是接到个人客户的订购后制作的版画,不用于销售,只是一种用于馈赠的礼物,也无需出版商行会审定。画师使用最高级的日本纸和奢侈的染料,采用拱花和晕染等高难度技巧,大量使用金粉和银粉,制作出极美的作品。在鉴赏折物时,与鉴赏其他版画的做法一样:两手拿起画作稍稍倾斜,细细品味那微妙的色彩和光泽。
▶开本
经江户时代,浮世绘用的纸张大小也发生了变化,逐渐定型了。最初,使用的是全开的奉书纸(用楮做原料制作而成的厚纸——译注),后来出现了对开、三开,甚至出现了更小的开本。装饰性比较强的是被称作“柱绘”(画在长68cm到74cm、宽12cm到13cm的细长纸张上的浮世绘——译注)的开本。柱绘常常被贴在衬纸上,代替价格昂贵的手绘画挂在客厅的壁龛里。有时也会贴在柱子上。
▶春宫画
在西方,一说起浮世绘,大多会有春宫画的印象。色情版画有两种,一种是“情色画”。比如,画面上是一条美腿在和服里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难以形容的色情感觉。还有一种是比较露骨的名副其实的“春宫画”。非常有名的画师也会制作春宫画。春宫画的美艳令西洋人为之惊叹。作家埃德蒙・德・龚古尔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前些天,我买了一本日本的春宫画集。翻看画集,心中甚是欣喜,细细品味,乐在其中,陶醉不已。我观此画集,是在其猥亵性质之外观摩。有猥亵之处,又似没有。猥亵于我是看不见的。它早已消失在画作奔放的幻想性之中了。”(《龚古尔的日记 文学生活手记》)
日本的浮世绘影响了全世界的艺术家。而且直至今日还在吸引着现代人。浮世绘全部是手工制作,其制作过程令人惊叹。浮世绘中蕴含着一种完美,那是一种只有拥有最高超技艺的工匠才能到达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