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事记
新浪科技旗下高端专栏,犀利观点,欢迎投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昨天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昨天  
青海教育  ·  AI时代,如何做不可替代的智慧教师? ·  2 天前  
青海教育  ·  AI时代,如何做不可替代的智慧教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事记

亚马逊的百亿无人零售和贝索斯的人民战争

创事记  · 公众号  ·  · 2020-03-25 16:30

正文


文/XIAOXI   编辑/GUOGUO

来源:湾区盒子CLUB (ID:BayboxClub)


亚马逊的无人零售技术Just Walk Out即将成为他和沃尔玛决战线下的大杀器。


近日, 亚马逊在其线下店面Amazon Go(采用了其最新的Just Walk Out无人零售技术)开业之后 不久即宣布,全球第一家采用亚马逊这一技术的第三方商店也将于3月内开业。


这家名为CIBO Express Gourmet Market的商店位于美国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该连锁店母公司OTG在北美10个主要机场运营着大约100个CIBO Express商店,后续也将陆续部署亚马逊提供的这项技术。


考虑到这家连锁商店的特殊位置(机场候机楼),亚马逊的这一动作显然具备了合作拓展和品牌营销的双重意图。


亚马逊自从在2018年宣布Just Walk Out相关计划以来,就一直在致力于这项技术的更新换代。经过2年左右的内部测试跑通之后,亚马逊显然已经加快了对外授权拓展的步伐。亚马逊告诉媒体说,他已经与“几个”客户签署了合作协议。


那么,如果说亚马逊正在把Just Walk Out技术当成一根杠杆的话,他能撬动多大规模的市场,又能带来多高的市场估值呢?


自营规模:从45亿到250亿


亚马逊能把Just Walk Out技术的杠杆效能发挥到多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亚马逊自己的Amazon Go零售终端会开到多少家、创造多少营收;其二是,能有多少家第三方便利店会使用这项技术、能给亚马逊创造多少新营收。


首先来看自营业务。


先看单店创收的情况。目前业内还没有亚马逊官方公布的数据,只能进行估算。


此前RBC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师曾经对亚马逊AmazonGo无人零售店进行过调研测算。测算结果显示:Amazon Go店的平均客单价为10美金左右;顾客数量平均每天在550人次上下。由此得出,平均每家Amazon Go商店每年可以产生150万美元的收入。而根据零售行业的相关数据,一家规模与Amazon Go相同的便利店每年的销售额是在100万美元上下。也就是说,亚马逊无人零售店的销售额要比传统零售店平均销售额高出约50%。


根据2018年亚马逊宣布的计划,他要在2021年之前开出3000家这种AmazonGo无人便利店。如果亚马逊的开店计划顺利实现、并且每家商店的年均收入保持在150万美元左右的话,在2021年,亚马逊自营无人零售终端产生的年销售额即可达45亿美元。再按照2%-3%的营业利润率,45亿美元最终可以获得大约1.1亿美元的营业利润(缴税20%后仍将获得9000万美元的净利润)。那么,如果以20倍市盈率来算的话,亚马逊在这块的新增估值可以达到18亿美元。


考虑到亚马逊万亿上下的市值,这18亿美金的新增市值看似并不起眼。


但考虑到贝索斯做事的一贯风格和亚马逊商业“飞轮”的威力,如果我们站在2021年把时间线再拉长一点的话,就会发现,这3000家门店应该只是个开始。所以关于亚马逊这块自营业务还有另一种更激进的算法。


首先,在单店营收上。


通过 《亚马逊六种武器进军线下零售,沃尔玛尚能饭否?》 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亚马逊非常倾向于把Amazon Go发展成一个食品杂货店,而不是一家单纯的便利店,比如Amazon Go提供了多种即食早餐,午餐和小吃选择;而AmazonGo Grocery基本包含了最全面的杂货店SKU,从新鲜农产品、肉类和海鲜到烘焙食品和家庭必需品,再加上易于制作的晚餐半成品。这种情况自然会带来客单价的上升。




如果做一个横向对比:据Recode报道,2016年简餐品牌PretA Manger从444家商店中获得了11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每家商店的销售额约为250万美元。这个数字就比第一种测算方式下的Amazon Go年销售额高出100万美元。


其次,开店数量。


如果说2021年的3000家只是一个开始的话,那么亚马逊会后续开店目标会是多少呢?

亚马逊在线下作为一个后来者和追赶者,绝对数量肯定不占优势。以已被亚马逊收编的全食超市为例,一共有大约500家商店,数量大概相当于克罗格(Kroger)总门店数量的六分之一。


那么如果亚马逊线下终端对标以7-11(全球店面终端超过60000家)的话,亚马逊要达到7-11的六分之一的话,那就是10000家商店。


由此,亚马逊未来无人零售门店可以达到10000家,平均每家年销售额约为250万美元,这样算起来,相当于年总销售额可以达到250亿美元。而随着更多商店的开业,规模效应会持续加强,Amazon Go的营业利润率会上升,应该可以逐步接近沃尔玛 (NYSE:WMT)5%的水平,然后再扣去相关税额,最终可以获得10亿美元的净利润。那么,此时我们如果再以20倍市盈率来算的话,亚马逊在无人零售这块的估值就可以达到200亿美元。


如果再做个对比的话,这个市值是目前梅西百货(NYSE:M)市值的两倍。


不过,亚马逊要达到以上这两种测算结果的任何一种,付出的的成本都不会低。因为从成本上看,开一家Amazon Go无人零售店要比开一家传统的7-11商店可要昂贵不少。根据公开消息,仅仅在硬件上,亚马逊一家店的投入就超过一百万美元。所以摩根士丹利估计,亚马逊要部署完3000家Amazon Go商店的话,估计至少要花掉30亿美元。


今天的亚马逊虽然无论现金流还是现金储备都非常惊人,云计算的高利润也可以继续补贴零售业务,但如今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不确定性正在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亚马逊能否如期完成3000家商店的目标,可能还要打个问号。



插件赋能与人民战争


我们在 《亚马逊六种武器进军线下零售,沃尔玛尚能饭否?》 一文中提到,无论在7-11面前,还是在沃尔玛的全球1万多家零售门店面前,亚马逊的线下零售终端数量都还差得很远。


这种情况下,贝索斯要在线下建立自己的霸业,除了自己亲自下场开店之外,更重要的发动人民战争、借助Just Walk Out无人零售技术这个大杀器,将到数以万计的传统零售店牵引到自己的数字化商业飞轮之中。


就像国内的支付宝、微信支付赋能了成千上万家零售小店一样,亚马逊正在用无人零售技术赋能更多的零售店面。


跟国内的支付赋能相比,亚马逊的无人零售赋能有自己的特点。


其一,为线下零售店节省人工成本。


此前有数据显示,美国所有收银员每年薪资加起来大约为850亿美元,而且未来最低工资只会越来越高。有鉴于此,无人零售(即便做不到完全无人)的确可以为商家省去不少人工成本。


其二,深度嵌入线下商店的运营流程,提供支付等各种服务。


对于亚马逊来说,你可以认为这就是针对传统线下店面推出的一个插件系统(如果按国内流行的说法,也可以称作商业操作系统)。通过植入到线下商店中,将线下商店直接变身为亚马逊的第三方卖家。一旦植入之后,亚马逊可以不断给出更多的服务,除了最基础的无人零售(支付)之外,像云计算、物流、供应链等服务的接入都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除了以上两个优点之外,亚马逊无人零售技术的一大问题是太贵。这种百万美金级别的投入,很可能会限定了这种技术只能授权给具备了一定规模的中等零售店/连锁店,太小的店面投入产出比会比较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