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国际家居”,全球最前沿家居微刊
回复数字“1”,查看往期30000套家居设计案例
吴冠中笔下的旧时江南,
白屋连绵,黛瓦参差,
流畅的线条和充满诗意的画面,
勾勒出了江南的雅致灵秀和他浓浓的乡情。
他让身在江南的人,更懂江南;
不在江南的人,了解江南。
然而,诚如我们所感慨的一样,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人口密度越来越高,
村庄民居因为年久失修,
残破不堪,不得不面临萧条没落的结局。
要知道,郁达夫笔下的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曾经是这样被描述出来的:“这是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小镇……”
而如今,
这个小镇却因为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只留一批年长的老人孤独死守,
因而“空心村”的现象日趋严重,
进一步加剧了“人走田荒家底空”的事实。
当村民日渐以为重建老宅的问题
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时候,
建筑师孟凡浩突然在微博晒出了
一组东梓关农村回迁房的组图,
顿时平地一声惊雷,
人们赫然发现,
水墨江南的梦想,
在搁浅了10年之后,
居然真的可以照进现实!
人们彻底被惊艳到了,
隔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农田,
远远的一片白色建筑
犹如水墨画一般立在其间。
在村子的南面,
三层的白色建筑错落布局,
三三两两形成12个组团,共46幢。
这,仅仅是农民的回迁安置房......
曾经舍弃老宅去他处谋生的村民,
如今却都想要搬回美丽乡村居住
村民只需补上与原来住房的面积差,
花1376元/㎡的建造成本价,便能入住新家。
具体户型面积在290㎡到340㎡不等,
每幢的总价均在40万元上下。
东梓关村旧貌
其实在2000年以后,
东梓关村的村民们曾陆续想要重建老宅,
但其中一部分人因为家里没有经济条件,
只好错过了这拨重建老宅的大潮。
等到赚了钱,
村里报批已经不允许自行改动老宅了,
要等统一规划安置。
所以,这一等,就是十年。
好在如今的村民因祸得福地住上了
“最美回迁房”,也是喜事一桩吧!
其实,当总设计师孟凡浩
一开始承接这个项目的时候,
他需要对很多问题进行博弈和协调。
整整两年时间,
孟凡浩及团队几乎每周都前往东梓关村,
听听村民的诉求,
开座谈会,进行调查问卷等。
如何让农民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
以低成本实现生活品质的改善,
无疑是一大难题。
对村民来说,
房子的美学功能是其次的,
他们更倾向于低造价
兼顾生活需求的设计方式。
一切脱离他们生活实际的
“形式主义”,在他们看来,都是瞎扯淡!
所以,为了避免“中看不中用”,
在综合村民真实想法的基础上,
孟凡浩对他们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调研,
从而确定了设计方案——
每户都有3个小院,
前院放置单车、农具等,
侧院放置柴火、杂物,
南院用作休闲绿化。
同时也遵循了他们“堂屋坐北朝南,院落由南进入”的习俗。
为了抛开一味的仿古建筑模式,
孟凡浩决定在已经保证实用性需求的前提下,
参考吴冠中笔下的水墨江南,
用现代的抽象线条来展现传统民居的神韵。
没有具象的符号,
用简约流畅的线条
将之升华到抽象的意义中去。
这些线条勾勒出了江南水乡的
温婉内敛、简约大气,
让人不禁心驰神往。
同时,
在虚实关系的营造上,
孟凡浩也是颇有见地。
外墙以实面为主,
内侧则以半虚或玻璃为主,
采光和通风的需求得到完美地解决
为了丰富村民的活动,
设计团队还特意设置了一座乡村图书馆
和一个公共敞开的村民活动中心,
创造出动静皆宜的生活场景。
“从设计到竣工,历时两年,
曲折艰辛,失控中的坚持……”
当记者联系到孟凡浩,
对于东梓关村项目的感想,
他发出了无限感慨。
所幸最终的成果没有辜负
他的一番心血,“网红”新居火了!!!
“春节期间,天天有十几拨人过来看房,
外地人也很多,还有北京来杭州玩的游客,
听说了我们村,专程过来参观的。”
村民方某自豪地说道。
重构乡村的美与生活,
一味走传统民居的复制和模仿之路是不行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
必须把现代元素融入到村民的生活中去,
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复兴之路。
● ● ●
欢迎转发
载请在微信后台输入[转载]获取二维码
推广及合作: QQ:593990690
向你推荐一个顶级的设计号…
↓↓↓
识别二维码,关注最经典设计
回复下方红色数字,即可查看往期热文
▼
1.3000份新中式家居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