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学人双语精读
本公众号提供《经济学人》最新期刊的双语精读与赏析,以及外刊好词好句的学习,每周2~3篇,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霍启刚,当选新职务 ·  昨天  
参考消息  ·  特朗普“忠粉”出任FBI局长 ·  昨天  
参考消息  ·  米莱送了马斯克一把电锯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台积电市值跌出全球前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学人双语精读

英语介词精讲(一)

经济学人双语精读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4-08 18:07

正文

在我推荐过的语法书《语法俱乐部》中,作者在“介系词”一章开篇写道:

在英语语法中,介词可以说是最简单、 也可以说是最难的东西。 说它简单, 是因为它没有什么观念可言, 不像时态、 语气、 句型等, 要求系统性的理解, 所以在介词的部分, 不会有“ 不懂” 的问题。 然而介词之难, 也就难在它缺乏观念性, 不能以一套观念来涵盖所有介词的用法。英语中的介词虽然没有多少个, 可是在短语中的用法却变化多端。 就算有多年英语写作经验的人, 也可能用错。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 介词的用法, 比较接近单词、 短语的问题, 而不大属于语法的问题。


在《识图篇》中,许孟雄先生也说过: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Chinglish,but the most persistent and powerful one is prepositions.

即中式英语通往地道英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学习掌握介词。


因此,如果你能很好的掌握了介词的用法,你的英语也算是入门了。本文先对介词讲个大概,若是有需求以后便继续该系列。


1.into/in和to


1.1首先我们看一下这两组介词的基本意义:

into/in:

to:

当我们使用into/in时,后接的宾语往往有边界、有内部,才能“进入”。而当我们使用或者听到别人说to时,则不会想得如此细致,我们默认后接的宾语是一个“终点”的概念,至于进不进去则不会考虑。体会一下:

(1) It took you 10 seconds to run to the tree and back again.

(2) She went to the library.

第(1)句完全没有问题,若是将to换成into,则强调了”进入“这个动作,言下之意为这棵树是空心的,还有个入口之类的。

第(2)句则表示她去了图书馆,有可能她进去了,但是也可以表示她没进去,在图书馆门口等男朋友。所以如何表示她一定进去了呢,把to换成into即可。


1.2 into/in和to可用来区分距离远近。

例如,你住的离北京城很近,那么你要去北京观光的时候你就可以说:

(3) I'm going into town/the city (to see the sights).

但是如果你住在离北京一千多公里远的上海,更好的说法是:

(4) I'm going to Beijing (to see the sights).

毫无疑问,近大远小。当物体离我们很远时,会渐渐模糊边界和内部,趋向于一个实心小点,则我们偏向于用to。再举两个例子:

(5) If you go into the front room, you’ll see it. [地点离你很近]

(6) Why don’t we go to my place? [地点离你较远]


2.into和in【概要】

into和in都可以表示动作的路径,但是该用法中into是万用词,而in只能用在具象的地点前。比较:

(7) He jumped into/in the water. [具象地点]

(8) He broke into / in(×) our meeting/conversation. [半抽象地点]

(9) He broke into / in (×) my reveries (幻想).[抽象地点]


其次,当介词后跟的名词可以表示”通道,开口“时,into和in含义有所不同。比较:

(10) The moment he walked in the door people stopped their work.

(11) He walked into the door and it broke.

句(10)中,door仅仅表示通道,他通过这扇门进入了房间,因此要用in。句(11)中,door则具体指门本身,表示他走着走着就撞上了门还把门撞破了,因此用了into。

而本来into就比in动态意义更强,体现在上两句例句的语义上则是into的”力道“比in更大。


3.out

假如A从小房子里出来,那么以在房子里的B的视角,则是“ A has gone out”。而以在房子外面的C的视角,则是“ A has come out”。

如此一来,out便有了两种含义,一种是以B的视角来看,可以表示“ 消失、不在、离去 ”等。另一种是以C的视角来看,可以表示“ 出现、公开、知晓、可以获得 ”等。我们来看例子:


B视角: 消失、不在、离去

(12) He's out . Phone back later.

[此处Out表示“不在此地”,暗指刚才还是在的]

(13) He's out [unconscious]. Keep him warm until the ambulance comes.

[此处Out表示“不在此地”的比喻义,即失去了意识,可以想象灵魂出窍的场景]

(14) The lamp's gone out .

[此处用了转喻(用一名称来指代与之密切相关的事物,例如用 the White House 来指代 the US president),lamp即指光亮(light),即刚才还是有灯光的,而现在消失了。想一想,put out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

(15) The bridge was taken out by floods in 1877.

[即“桥消失了”]


C视角:本来隐藏的,现在出现了

(16) People should learn to bring their differences out in the open.

[visible、public,即大家都能看见]

(17) She told him right out what she thought of his sentimental tripe (胡话).

[public,开诚布公]

(18) Figure/Work it out .

[known,从不知道到知道]

(19) My book is out – sometimes good things happen…!

[available,出书了,可以买到]


我们还可以从A的视角来看看out的意义,例如: We’re running out of time.想象一下时间就是一座房子,你本来是在房子里面的,而现在要跑出这座房子了,是不是就是表示脱离了房子的庇护,即没有时间了呢?由此看来,我们还可以发现反义词in也是如此,例如in love、in trouble、in the money 等等,体会一下。


4.beyond和on the other side of,behind&over

beyond-由be( by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