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柴知道
只聊有价值的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教育新闻  ·  江苏部分学校通知,元宵节次日报到! ·  昨天  
江苏教育新闻  ·  江苏部分学校通知,元宵节次日报到! ·  昨天  
春江潮起  ·  刚刚,泰州地震!多地有震感! ·  2 天前  
江苏知识产权  ·  江苏一体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 ·  3 天前  
江苏知识产权  ·  江苏一体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 ·  3 天前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南京“顶流”,回归了! ·  3 天前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南京“顶流”,回归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柴知道

做基因检测是怎样一种“真·蛋疼”的体验?

柴知道  · 公众号  ·  · 2017-06-30 18:25

正文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粉丝过百万的大V,经常有各路广告主苦苦哀求,请我给它们的产品做广告:



由于财大气粗月入百万,这些广告我都 含泪 拒绝了。毕竟我们接广告有一条硬底线: 产品本身必须尊重科学。


当然广告费也不能少......


所以当 “微基因” 找过来,希望能普及一下 基因检测技术 时,我眼前一亮:


通过基因检测,普通人可以了解自己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患各种疾病的概率、营养代谢能力、药物反应、祖先来自何方等等信息,非常有价值。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基因检测的 价格也下降了很多 ,完全在普通人的消费范围之内 (文末更有减价福利!!)。


这种既符合科学原理,又能造福大众的服务,我当然要科普了!


更何况人家除了给钱以外,还送我免费检测的机会呢......



那做基因检测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讲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怎么讲,可以说是悲喜交加,笑中带泪了......


购买检测服务 的过程很简单:关注“微基因”公众号,在对话栏中点击“其他”,就可以看见购买按钮,然后直接买买买就可以了 (当然你在本文末尾点击“阅读原文”也可以购买)


下单之后,我 并不需要去医院排队 ,也不需要去什么专门的机构。只要填写好自己的地址之后,微基因就会直接通过快递,寄过来一份 检测套件:




所有的取样操作,都只需要通过这个套件就可以完成了。除了 取样前半小时不能吃东西、喝水、喝饮料 以外,对其他环境也没有特殊要求,我就是在办公室里公然进行采样的。


但是,我并不推荐大家在办公室这样的公共场合进行采样。这和采样要求有关:


你需要 用自己的唾液填满这个容器 ......注意,是 纯液体 ,泡沫不算。



不得不说,要产生如此多的唾液,大概要花费 15分钟 的时间,画风也有点…遭嫌弃…


所以当我在办公室里采样时,旁边的各位同学都露出了一副“我不认识你请你离我远一点”的表情......美丽温柔的实习生小妹妹,更是直接端着电脑跑到公司另一头去办公了...



这里有个 知识点: 在基因检测中,真正有用的并不是唾液,而是你 口腔里的上皮细胞 。所以,在取唾液时 多用舌头刮一刮口腔四周 ,可以提高检测成功概率。


完成了这一步之后,直接合上取样器,然后晃一下,整个取样过程就算完成了。


也就是说, 只需要1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采样 ,还是非常方便的。科技进步好啊!


接下来只需按照说明,将检测套件密封好,放进包装盒里, 寄回微基因的总部 就行了。


顺带提一句,检测套件里 自带了顺丰的快递单 ,连收件地址都填好了,直接选择到付就行,非常之人性化。


我6月1号寄出快递,之后就是等...刷手机...等...刷手机...等...刷手机....等...还好 微信公众号上可以查到实时检测进度, 否则我难免会觉得是公司老板带着小姨子卷钱跑路了:



三周之后 的6月20日,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一刷手机,报告出炉了!


往下一刷,整个报告有 祖源分析、运动基因、营养代谢、健康风向、遗传性疾病、药物指南、遗传特征、第三方内容 ,总共 8个部分 。每个部分下又分很多小项目, 总项目超过200项 ,而且每一项都可以点进去查看具体情况。


由于数据实在太多,一时半会儿也看不过来,我就随便乱点了一个进去。没想到,一下子就发现了 一个困扰了我20多年的未解之谜:



激动的我立马截图发了 朋友圈:


这条拉仇恨的状态果然成功地伤害到了一大堆姑娘,真是十分美好的体验呢:



带着炫耀的快感,我兴奋地开始细看整份检测报告了。


首先是 “祖源分析” ,惊讶地发现我居然还有2.72%的日本血统…难道这就是我喜欢柴犬的原因??



还可以 点击单项数据,查看更详细的信 。比如点击“母系祖源”之后,就能看到自己母系祖源的 迁徙路线、代表人物、起源时间和分布 等等信息:



感觉我的奶奶奶奶….奶奶还挺能跑的,一路从非洲跑到了南美...


接下来可以看 “运动基因” 。除了我在朋友圈里炫耀的“体重管理”外,还可以查看到基础代谢、体质特征、锻炼反应、运动保护等等数据。


我的 基础代谢数据 显示,我对可乐这样的碳水化合物兴趣不大。这可能也是我偏瘦的原因之一吧:



显然,这项数据对 想减肥的姑娘,以及喜欢健身或运动的同学 非常有价值。可以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运动损伤:



另一项很有意思的数据是 “营养代谢” :把这些结果甩到家人群里,就可以有理有据地要求家人别再给我发朋友圈养生文了...


“营养代谢”里可以看到身体对乳糖、钙、维生素A、维生素E等等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数据显示, 我的身体对维生素A的转化效率低 ,需要多吃一点鸡肝、胡萝卜:



于是当晚我就吃了胡萝卜炖牛腩.......然后准备周末自己做点小炒鸡肝吃...


我对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情况总体上还行。当然了, 乳糖代谢能力 还是弱,没办法,绝大部分黄种人对乳糖的吸收能力都比较差,比不上欧洲人。


不过这也没啥影响,只要喝完牛奶不拉肚子,就不用操心了,该喝喝。



直到这里,一切都很正常。我心里甚至有点小得意,哎呀我身体这么棒棒,啥大问题都没有,这基因检测岂不是白做了?


此时天真的我还不知道,生活将会给我怎样的重击......


当我在第一级页面看到 “健康风险” 项目时,画风还很正常,显示出的几项疾病风险看起来都还很正常:



但当我点开右上角的 86项报告 时.....



!!!!!!


在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货真价实的 蛋疼...


当代生活的 突如其来的一击!


我才20出头啊!生活不能这样对我啊!!!


我颤抖地点击了 睾丸癌的检查结果…


毫无疑问, 我有相对较高的睾丸癌发病可能 基因风险值处于最高的15%当中.....


数据显示,和我相同基因的人中,每10万人就有101人得睾丸癌…



当时我差点哭了出来,并且将这一截图发到了柴知道的群里寻求安慰。然而他们却是这样对待我的:



更应景的是,可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微基因的公众号正好给我推送了这篇文章:


???????


那我还真是很有安慰呢!!!!


经历过大约半小时的惶恐之后,我逐渐冷静了下来。因为我看见了这么一行文字:



的确, 基因风险值高,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病 。一个基因能否表达,还跟外界环境息息相关。几乎所有性状,都是外界环境、基因、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其他因素所共同影响的结果。 基因虽然强大,但也绝不能控制人的命运。


关于这个知识点,我做过一个关于 《基因组:人类自传》一书的视频


所以我心里也知道, 这件事没那么可怕 。嗯...一定是这样的...


接下来我又查看了 “遗传性疾病” “药物指南” 两项结果。幸运的是,我没有任何遗传性疾病,对常见药物的反应也没有异常之处。


而在 “遗传特征” 的报告中,我又受到了一个小小的打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