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嗅觉,永远是最敏锐的。
青眼情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化妆品行业的54个投融资事件中,近一半都与生物科技企业相关。可以说,美妆市场正在进入生物学基础研究与前端科技融合发展的时代。
近日,青眼注意到,早在2019年就登陆A股市场的丸美股份(下称丸美)发布了一则更名公告,公告显示,经上交所批准,丸美股份的股票简称已更名为“丸美生物”。
那么,在这个科技护肤当道的新拐点,丸美的更名意味着什么?又透露着什么样的市场信号?
从长远的时间维度审视,化妆品企业的行业特性呈现出一种动态演变的趋势——初期“模仿”阶段,企业只需紧随先行者的步伐;
然而,当行业进入“超越”期,企业就必须拿出具有更高技术壁垒的产品,才能赢得先手优势。
这也解释了为何科技投入、研发实力、独家成分、专利配方等,越来越成为左右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
然而,厚积才能薄发,从传统精细化工企业到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企业的转变,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事实上,尽管股票简称的变更于今年才正式完成,但丸美在“生物科技”领域的规划,从企业初创之时就已初见端倪。
细数丸美超过20年的研发历程,青眼注意到“蛋白”始终是一个核心关键词,这也意味着,未来的丸美必然会朝着研发型企业的方向一路深入。
21世纪之初,中国眼霜市场还是一片“不毛之地”,丸美就敢率先进军最难攻克的“眼部抗衰”赛道,首次将弹力蛋白应用于眼霜赛道,并先后推出了多肽蛋白系列等产品,由此奠定了其在眼部护理赛道长达20多年的领先地位。
此后,更为完备的“研发龙骨”逐渐成型。
2011年,丸美申请了首个重组功能蛋白相关专利,
成为较早一批率先开启生物功效成分基础研究的美妆品牌;
2014年,丸美斥资2500万美元,建成了彼时全球最大的眼部肌肤研究中心——丸美5C中心,并于次年被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生物护肤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6年,丸美开始更深入地推动基因工程、合成生物等多项前沿技术和化妆品研发的产业化融合,
开启了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冲刺,
并于2021年完成了“全人源胶原蛋白”从实验室到市场化的最后一程,首款双胶原系列产品应运而生。
以此为始,丸美在重组胶原蛋白这一赛道上一路狂奔,不仅利用翻译暂停技术,成功通过自研迭代毕赤酵母发酵系统表达高活性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还成为了首个重组胶原蛋白护肤品行业标准的主编者。可以说,现如今的丸美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
“胶原大厂”
。
值得一提的是,为尽可能确保产品质量,丸美还特别成立了拜斯特药业(广州)有限公司(下称拜斯特),以及获国家CMA资质认定的广州美域医学检验有限公司,目的就是用制药的标准生产原料、验证功效,实现原料自研、自产的产业闭环。
就
在今年,首个“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而丸美正是这一权威性机构的依托单位,这不仅是对丸美研发实力、硬件设置、人才团队、技术转化等能力的认可,更意味着丸美已然从美妆品牌商,逐步转变为国内少有
能够独立完成重组胶原蛋白“自研自产自迭代”全链路转化的生物技术企业。
丸美生物董事长
孙怀庆
在接受青眼采访时曾提到:“一开始很多人都认为,化妆品市场是广告的竞争,进入互联网时代,他们又认为是流量的竞争。但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术’,真正的‘道’是‘产品’。”
“我的产品比你好,一定是因为我的科技含量比你高。”孙怀庆表示,
“我们坚信,科技可以改变世界,技术可以颠覆行业。”
在青眼看来,从硬件配备到组织架构,丸美更像是一个披着美妆企业外壳的生物技术公司。
例如,对化妆品企业而言最为重要的“配方研发”,仅仅是丸美“七位一体”全链路科研体系中一个标准化的模块。目前,丸美已经打造出了一整套包括基础研究、核心原料开发、原料生产、配方研究、生产智造、检验检测、功效评测的体系化的研发流程,且流程中的每一个模块丸美均可自主完成。
这些标准化、模块化的布局,让核心原料及最新技术成果能够更快速、更精准地实现市场化的转化应用,完成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闭环,
不仅能够源源不断向市场输送新的产品,还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研究成果的商业转化。
目前,丸美研发团队由三大权威学术界学者领衔,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熊盛,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原法兰西科学院主席贝尔纳·穆里埃,广东省发酵
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合成生物学”专项项目负责人林影。
同时,丸美还打造了“双百”团队,即超百位内部高端研发人才,以及超百位产学医研检国内外专家,团队人员专业涵盖化学、生物、医学、药学、食品、材料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丸美还在通过引入创新理念和技术,不断夯实研发体系的创新能力。目前,丸美已完成了以下两大领域的拓展:
其一,丸美借助大数据、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打造出了人体功效大数据平台和抗衰基因靶点库两大信息化平台。其中,人体功效大数据平台可交叉测评共计38个眼部参数,抗衰基因靶点库则是从超5万个基因中筛选而出,可从不同功效需求助力抗衰研究。
其二,丸美从生物技术领域着手,完成了包括合成生物、创新植提、基因工程、植物组培、发酵工程五大生物智造路径的布局。例如,在重组胶原蛋白方面,丸美通过将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和发酵工程三大核心技术相融合,建立起了“胶原设计-蛋白表达-产业落地”这一完整的重组胶原蛋白研发链路。
至此,丸美研发的“三驾马车”已然成型。从这一方面来看,丸美的研发和智造能力,早已超越了一个简单的化妆品公司所需的能力范畴,且正在成长为一个技术壁垒更加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
不久前,丸美公布了最新一季度的财报,今年前三季度,丸美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超27%的高增长。
此外,据财报数据显示,丸美已经连续7个季度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净利润最高增幅甚至一度超1300%。
这不仅仅是市场对丸美“生物”之路
的认可,更是代表着丸美已然完成企业改革的阵痛,越来越成为一个
发展方向明确的高增长企业
。
▍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