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
👇“
头条早知道
”
让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相遇
来源:ABC微课堂(ID:abcweiketang)
作者:果妈
2月5日下午,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小S刚刚透过经纪人发声,称姐姐徐熙媛已经“平安到家”。
她表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在如此寒冷的天气,等待熙媛回来,她已平安到家,相信此刻她已在天上开开心心、无忧无虑!我们不会帮熙媛办告别式,因为她一向都是喜欢低调的人,若思念她,就放在心中吧!我们全家感激您对熙媛的爱~”
今天,还是忍不住来说说当一条生命在异国医疗迷途中陨落,大S的离世给所有人的生死警示。
▲《流星花园》里的杉菜,清纯又清秀的样子
前天凌晨三点,我盯着微博热搜上#大S抢救视频#的词条,看着画面里那个蜷缩在担架上的身影,怎么也无法和记忆中穿着校服甩马尾的"杉菜"重叠。
5天前她还在富士山下比着剪刀手,5天后却成了殡仪馆的遗体……
这场始于流感的死亡,像一记耳光打醒所有迷信"外国月亮圆"的人——原来我们追捧的樱花之国,连片退烧贴都供不应求。
让我们跟着导游的视角,还原时间轴,回放这场本可避免的悲剧:
2025年春节,大S一家赴日旅行时突遭变故。出发前她就感冒、哮喘发作,但仍坚持前往。
1月29日
到日本后病情加重,午后3点的接机大厅里,导游接到他们时,大S已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即便隔着墨镜也能察觉她双颊泛红,当晚抵达后,大S一直待在酒店房间休息。
在警方问询中,导游回忆道:徐小姐说话时带着明显的哮鸣音,但坚持说只是普通感冒。
1月30日
身体不适的大S连续两天都在酒店休息,未离开房间。在38°C低烧状态下,大S仍按计划体验了露天风吕。温泉蒸腾的热气与冬日的严寒形成致命温差,当晚咳喘症状急剧恶化。随行友人曾提议取消行程就医,却被以“不想扫兴”为由拒绝。
1月31日晚,
大S病情急剧恶化,家人叫了救护车将她送往当地町立醫院急診科,经过简单的治疗后,后半夜被送回酒店。
当时大S的血氧饱和度已经降到89%,肺部出现明显湿啰音。医院方面为大S注射了退烧针剂,还开了一些药,但S一家执意要返回酒店休息。
2月2日
早上7时左右,大S经医治无效后,不幸离世。
东京银座街头的药妆店,中国游客抢购马桶盖的队伍旁,止咳糖浆货架贴着刺眼的"售罄";大阪心斋桥的诊所里,中国留学生举着翻译软件哀求:"能不能先给我一盒奥司他韦?"这些魔幻场景,与某红书上铺天盖地的"日本医疗世界第一"攻略形成荒诞对照。
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大S在急诊室生死搏斗时,家人账号竟在更新跳舞的vlog。
这种荒诞剧般的割裂,让每个经历过国内深夜带孩子挂急诊的父母红了眼眶——我们以为稀松平常的24小时发热门诊、社区医院随到随开的磷酸奥司他韦,在异国他乡竟成奢望。
去年冬天甲流肆虐时,北京朝阳医院王医生在发热门诊连续值守36小时:"只要血氧低于95%,就算凌晨三点也立即启动急救通道。"
上海社区医院的李护士记得:"我们像发糖果一样配发抗病毒药,就怕耽误黄金48小时。"这些浸着汗水的守护,此刻才显出沉甸甸的分量。
国家疾控中心2024年1月数据显示,中国在甲流防控中展现出体系化优势:
救治网络:2860家三级医院设置流感危重症绿色通道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团队研究表明,中国流感重症患者从首诊到进入ICU的平均时间较日本缩短42%。
此次事件不应简化为对特定国家的否定,而应引发更深层的公共卫生治理反思:
当哀悼的烛光渐次熄灭,我们更需要以理性之光照亮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