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IH投读会
在投资中进化,在进化中投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全自动闯祸机和全自动洗地机 ·  2 天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嘿,你想看看我昨晚在餐厅吃的豪华大餐吗?” ... ·  2 天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无情铁手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的微博视频 ... ·  2 天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魔鬼啊这是 -20250219155611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RIH投读会

管理恐惧的四个方法论,给霍华德·马克斯的小小附注 |谭校长碎碎念

RIH投读会  · 公众号  ·  · 2019-05-09 18:57

正文

(图片为霍华德·马克斯与邱国鹭对话,来自于“聪明投资者”)

昨天我的文章用了一个标题: 霍华德·马克斯今天没说的话:管理恐惧才能驾驭周期。

今天在仔细回看了霍华德昨天的演讲以及与邱国鹭,刘建卫等几位嘉宾的对话之后,我发现昨天的标题有点小问题,其实昨天霍华德在回答问题的环节,谈到了情绪管理。

好吧,为了弥补昨天的小错误,我今天就来一篇长文,专门谈谈在投资中如何管理恐惧。 这可能是到目前为止投资领域唯一的一篇主题谈如何管理恐惧的文章。

霍华德创立的橡树资本主要从事困境投资,也可以称之为逆向投资。所以他特别重视对周期的研究和把握。但是正如我昨天提到的, 一个人要想驾驭周期除了高明的认知之外,还有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恐惧。

因为在周期下行接近底部的时候,一个人是必然会恐惧的,所有人都会恐惧。比如霍华德曾经做过一件事情,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在雷曼破产之后,别人都在不计成本地卖出,但是他从第二周开始每周买入5亿美金,直到买了100亿美金,成功的炒了一个金融危机的大底。而他自己也承认,他其实也有恐惧。

遗憾的是昨天他没有他谈到如何管理恐惧的方法论。

今天下午收盘之后,我们的团队专门对这个部分做了讨论,主题就是——管理恐惧的方法论。

我们总结了四个方法论。

1、

第一个方法论叫做接纳恐惧。

看到这点你可能会有觉得有点奇怪,当恐惧来的时候我们不是应该给予它迎头痛击吗?不是应该雄起战斗吗?什么叫接纳恐惧?

其实你是无法战胜恐惧的,因为恐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你最多能做的是压抑这份恐惧或者逃避这份恐惧,事实上大部分人就是这么干的。

但是如果你这么干的话,你是无法摆脱恐惧的。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身体瑟瑟发抖,大脑一片空白的时候,实际上是恐惧绑架了你的理智,这个时候你就是有再聪明的头脑,再高的智商也不管用,因为你调动不了你的智力资源。

跟恐惧搏斗,就像一个人凝视深渊,你是无法战胜它的,只会能无谓的消耗你的能量。

你真正需要做的是接纳恐惧。恐惧是你人性的一部分,是人类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中进化出来的一项本能。在过去长期的丛林时代,恐惧一直在保护着人类,它不是坏东西。

当你跟它斗争,它就会一直缠着你不放。 当你接纳它,放松自己让恐惧穿透你,很快,这个能量自然会过去。之后恐惧自然就会降下来,这个时候你就有能力去做第二步,理性思考。

2

第二个方法论就是理性思考。

昨天的文章中我引用了查理芒格的话, 投资成功的秘诀,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理性驾驭你的动物性。

基本的理性,比如利弊分析等等基础的框架这里我就不展开了,我重点讲三个非常重要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我称之为理性三问。

这三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工具箱,能帮助你真正在面对压力和恐惧的时候坚守理性。

第1个问题是: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是否可控和可承受?

人最害怕的是未知,是不确定性。 当你把未知的部分变成已知的时候,你的恐惧就降低了。这个问题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把未知变成已知。

比如说你在做趋势投资,那么你在决策之前你就先把止损位设好,你会知道最大的可能你会损失多少,这个时候你的心里就有底。

比如说你做价值投资,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去买入,如果你没有用杠杆用的是自己的钱或者是长期资金,你就知道你买的公司总会在那里,你心里也会有底。

第2个问题是: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你最好的朋友身上,你会如何给他建议?

这里面用到了一个心理学的强有力的技巧,叫做决策情境转换。

达利欧在《原则》中说过,影响我们做出好决策的最大敌人不是智商不够不是经验不足,而是情绪。

所以要提高决策质量,一个最重要最直接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切换决策情境。

当你把情境放到你身边的朋友身上的时候,这个决策情境就得到了切换,你受到情绪的干扰自然就降低了。

第3个问题是:如果最终的结果是错的,那么我是不是在正确地犯错?

我们每一个人都本能的想追求结果正确,但是现实世界不可能让我们每次得到的结果都正确。

那么怎么办?

我们要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这个因就是——确保你的过程正确。

事实上我们能确保的也只有过程正确,因为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说了不算。也许你做了正确的事情,最终的结果也没有你预期的好,这是现实世界中经常发生的事情。

但是长期来看,在大样本的情况下,只要你坚持过程的正确,长期的结果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即使由于运气,由于各种原因最终结果是不好的,我们至少要确保我们做这件事情的过程是正确的。 也就是我们在用正确的方式犯错,那么这样的错误就是值得,这样的错误就不是错误,而只是成本。

以上就是我归纳出来的理性三问,这三个问题构成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箱,能够帮助你管理自己的恐惧。

3

第三个方法论叫做依靠规则。

在我写的《优势投资法则》这本书中我借用了佛教的一个典故,叫做以戒为师。

如果你经常看我的文章,就知道我经常会说一句话—— 预测如醉驾,规则是铠甲。长期来看能够保护我们的不是聪明才智,不是料事如神,而是交易规则。

当你有规则的时候,很多时候它会帮助你管理好自己的恐惧。

事实上我这里说的规则,包括达利欧说的原则,本质上都是一种契约。可能是你与自己定下的契约,也可能是你与市场定下的契约,也可能是你与团队或者客户定下的契约。

而这些契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减少你的可选项。

人之所以恐惧是因为有可选项,有退路。 想象一下当韩信在背水一战的时候,那个时候人是没有恐惧的,只有求生的勇气。

4

第四个方法论叫做信仰。

最终,我们需要信仰。

当市场遭遇巨大危机的时候,当别人都在慌不择路的逃跑的时候,我们要去买入的时候是需要信仰的。

比如巴菲特在2008年金融危机买入的时候,他一定是相信这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不会崩塌的。

比如价值投资者的信仰,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去抄底的时候,他的基本信仰是他买入的公司不会垮。

比如趋势投资者,在持续回撤之后依然坚守策略,甚至加仓的时候,他的基本信仰是,被历史验证过的概率和赔率优势会在未来再度出现。

如果说恐惧是认知的天敌,那么信仰就是恐惧的天敌。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希望这四个方法论,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恐惧。

最后请跟我一起碎碎念: 恐惧根植于人性,理性驾驭动物性。

撒油啦啦。

谭校长碎碎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