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上大学时在校媒做记者。
有一次,一位中国殿堂级的诗人来学校讲座,我和低年级的新干事S被分配到这个活动的新闻采访任务,领导要求我们在活动结束后仅有的10分钟内完成这次采访。
学校很重视这次采访,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而我紧张忐忑,不知道自己是否对得起这样的期待。
S是今年刚来的新干事,这次活动是她接手的第一个任务,第一次就要面临这么大的挑战,她的勇气让我佩服。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来之不易的10分钟,我和S两个人在活动开始前足足准备了一个星期。
查诗人的资料,阅读她的作品,看她之前的访谈,结合她的性格和学生最关注的方面罗列出上百条访谈问题。
前前后后出的采访提纲被领导毙了不下10次,每次在我感觉精疲力竭的时候,S总会在第二天又拿出一份新的采访提纲给我。
我惊诧于她的精力和能力,可以不重样地想出那么多思路。
她摇摇头,说她把图书馆那些被我们开始计划剔除掉的关于诗人的书都看了一遍。
她的话让一种愧疚感从我心里跑了出来。
2
领导终于通过了采访提纲,我和S也松了一口气。
采访前一天深夜,S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说她紧张到失眠。
其实我又何尝不忐忑呢?
但在S面前,我必须要表现出镇定,因为搭档的情绪,对于明天的采访也至关重要。
这难眠之夜终于过去,我们做好了一切准备,激动地坐在现场。
就在讲座进行到高潮的时候,领导突然发了一条对于我和S来说是毁灭性打击的消息——
因为诗人讲座结束就要赶飞机离开,加之之前讲座因故延迟了半个小时,我们10分钟的单访环节被迫给挤掉了。
得知消息的我和S呆坐在原地,感受到了那种所有努力和付出顷刻间灰飞烟灭的挫败感。
临近讲座结束,我们愈发坐立不安,想了无数替代方案……向领导再三申请,但都遭到了拒绝。
我意欲放弃,收起录音笔和笔记本,问S要不要一起走,S似乎也动摇了一下,连续几次关上又打开单反的开关。
就在我已经安慰她“突发情况对于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只要我们为之努力过,就算没白费力气……”时,没等我说完,她抓了一下我的手,看着我,然后缓缓地说出一句话:“师兄,可不可以陪着我再试一次?”
她的语气透着渴求,那一刻我仿佛看见刚刚进校媒做记者时的我。
我最终点了头,她眼睛亮起光,然后和我穿过礼堂拥挤的人群,跑了出去。
“我之前打听到诗人这次行程的住处,离咱们学校就只有不到10分钟的路程,她讲完肯定要回住处收拾行李,我们现在赶快去,肯定有机会等到她!”
我不再思忖成功的可能性,因为,这点小小的勇气和冲劲,对于我和S,对于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年轻人来说都是值得珍惜的。
因为要经过一个拥堵的路口,我们放弃了打车的念头,抬起步子就朝诗人的住处跑去,大风逆着我们吹来,没有翅膀的我们却比鸟儿更像在翱翔。
我的脑袋里一直自责为什么我会那么轻易就放弃,当初的那份热情难道就这样消失殆尽了吗?
到达酒店的时候我们两人都上气不接下气,我们在大厅静静地等候着,祈祷上天可以让幸运降临。
3
我们坐在大厅沙发上换了无数种姿势,终于在平静之中听到了脚步声,诗人和助理一起出现在门口,正朝着电梯口走去。
我和S朝电梯口跑去,一边费力地解释着自己的身份,一边随时准备把采访的问题抛出去。
但我们想得都太过简单,诗人身旁的助理不断说:“今天老师她很累了,讲了好几个小时,嗓子都说不出话来了,你们赶快回去吧。”
电梯门关上的瞬间,我看见S朝电梯里递进去了一个东西,差点被电梯门夹到。
我忙问她有没有事,S摇头说没事,这时,电梯门竟然又突然打开了。
“只给你们5分钟。”电梯里诗人的助理朝着我们说了一句,然后扶着年过半百的诗人走了出来。
我百思不得其解,刚才还严辞拒绝,怎么会这么快改变了主意?
接下来的5分钟,我们把之前准备的采访提纲迅速浓缩,在这短暂的5分钟之内完成了对诗人的采访。
最后在送诗人上电梯时,她的助理忽然叫住我,把几张已经皱巴巴的纸递给了我。
“这是刚才那个女孩丢进来的,我们看了才决定给你们这5分钟。”
这不是我们之前准备的那几百道采访备选问题吗?我看着这些已经讨论过筛选过无数遍的问题,也看到了最下面一行手写的字——
“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做记者,我为这次采访足足准备了一周,恳请您成全我,哪怕一分钟也可以。”
是S的字,我仿佛在这行字里又看见了她那双热切的眼,透出花火。
我拍了拍S的肩膀,紧接着出门找了一家咖啡馆,继续开工,把当晚的新闻稿写了出来。
4
后来那篇新闻稿被评为了那个季度校媒最受欢迎的新闻,我把那几张皱皱巴巴的纸偷偷塞进了她的书包里。
因为,我在那几行字后面,留了一句话:“谢谢你,在我想要后退一步的时候拉住了我。”
再后来,这段经历总会浮现在我脑海里。
是它教会了我,每当想要选择放弃的时候,就再坚持一把,因为此刻我距离成功的终点或许还很漫长,可能是99步……
然而一旦选择了放弃、回头,那么我离失败和原点就仅剩下了那最轻松的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