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姚尧
坐观天下而拥抱时代,背靠历史以眺望未来。洞察本质,预测趋势。研究战略,把握机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姚尧

10月11日股市前瞻

姚尧  · 公众号  ·  · 2019-10-10 17:55

正文

今日上证指数上涨 22.85点,收盘报2947.71点,成交量为1572亿元,如下图所示:

上证指数今日继续反弹,但成交量依然只有 1500多亿元,足见其力度是有限的。由于节前的持续回落跌破颈线, 是以前 期构想的破底翻形态已不复存在,至于未来会构筑什么形态,现在还很难判定,短期强压力位在 3045点一线,这个位置是五月 份的向下跳空 缺口所在,之后的两次反弹皆是到此为止而回跌。以眼下的局势来看,投资者仍应以谨慎保守的态度应对,尤其要注意控制仓位。

在昨晚文章的末尾,姚尧提到“美国人历史太短而读书太少 ,很多读者看了觉得非常有感觉。其实这话最初不是我说的,而是美国人自己说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同志,曾多次感叹跟熟读历史的中国领导人打交道很有压力,譬如他在《论中国》一书中写道:


不过,基辛格同志还是不错的,知道美国的历史短,所以就努力地读书学习,包括很努力地读欧洲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他写的书也都很值得一读,今天就顺便给大家推荐一下这本《论中国》:


其实,我一直觉得,基辛格是美国最后一个战略家。基辛格淡出政坛后,美国就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家了。下面这段话选自于《论中国》的第 9页:


基辛格能写出这番话,至少说明了两点:

第一,基辛格明白中国能够延续 几千年 至今,靠的是一整套价值观,而不是武力镇压。而且,中国人坚持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才是有普世意义的,所以中国人打心眼里不会接受西方的那一套所谓普世价值。更何况,正如基辛格所说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是有优越感的,我们这套系统玩了几千年了,你们才几百年?就配跟我谈普世?正是有了这样的自知之明,所以基辛格从来不会逼迫中国人接受西方的意识形态,所以也只有他才能在那个意识形态极端对立的历史 时期,为已经断绝联系二十年的中美两国架起沟通的桥梁 ,完成 中美建交 的历史使命 。基辛格淡出政坛后,美国人就开始热衷于用意识形态来同化中国。然而,中国 没有走上西式道路,却也发展得相当好。西方人一直对中国没有走西式道路而耿耿于怀,他们不懂事,那也就算了。偏偏很多中国人,也对中国未能西方化而耿耿于怀。若要细数那些真心痛恨中国未能西方化的人,其结果通常都不太好,无外乎就三种可能:一、气病早死;二、长期坐牢;三、流亡海外。


第二,基辛格明白要维持世界霸权,是不能光靠武力的,而必须化武力为义务,以凝结共识,塑造未来。可是,美国此后的政治领袖却都热衷于使用武力,而特朗普同志最擅长的,当然就是破坏共识,就是整天高喊着 “美国优先”的口号,到处指责别的国家占了美国的便宜,嚷嚷着退出各种国际组织。这样的政治人物,怎么能算是战略家?我虽然不愿意这样讲,但实事求是地说, 把它 拿来与 “人类命运共同体” 做对比,就显得 实在是太 low了。

最近,不少人把这次 NBA事件拿来与当年的乒乓外交相类比,甚至说中美关系是“始于小球,止于大球”。那么,当年的乒乓外交究竟是源自巧合,还是精心设计呢?在《论中国》的第225页,基辛格是这样写的:

由此可见,像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外交事件通常都不会是源自巧合,背后都一定是有政治人物精心设计的。毕竟,如果没有政治力的介入,就不会有媒体大肆炒作,没有媒体大肆炒作,那么这些小事原本就不会有人注意。当年的乒乓外交如此,今年的 NBA事件同样如此,只不过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罢了。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谈到美国的经济数据非常差,所以特朗普有很强的动力来改善中美贸易关系。那么,中国的经济数据怎么样呢?实事求是地讲,中国的经济数据绝对算不上好,但要说糟,一时半会儿也再糟不到哪里去。下面这张是中国制造业 PMI走势图:

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 PMI虽然一直位于50的枯荣线之下,但毕竟没有恶化,始终就在略低于50不远的地方。如果我们愿意乐观点的话, 甚至可以说制造业PMI像是已经筑底完毕了,这与美国制造业PMI持续下跌形成鲜明对比。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人的心理压力要远比我们更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