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为微信的亲儿子小程序担心了。
从 1 月 9 日发布到今天儿,已过去大半年,但小程序似乎还没火起来。
当然也没死,先别急着写追悼文。。。
微信还在坚定不移走特色小程序之路,并且以「用完即走」为指导思想,用加快小程序转变方式在大力推广。
只不过机哥拉来同事,用蜡烛皮鞭和捆绑的方式逼问一番,发现大多数人的小程序都安静地睡在「发现」里。。。
小程序你怎么了?醒醒!醒醒!
机哥之前推荐过小程序,写的是我去帝都三天里用小程序的体验:
玩了 72 小时小程序,终于知道了它的厉害
我是很认同微信爸爸张小龙说的理念的,「需要就用,用完即走」,嗯,跟备胎一样,感觉真好。
其实小程序天生自带光环,作为微信亲儿子,一出生就坐拥 10 亿用户,当然它也野心勃勃。
它撸过一支广告短片,小程序希望重新定义连接世界的工具。
在它的设想中,世界万物都是小程序,走到哪里,小程序的服务就出现在哪。
比如查公交
比如拍照识花
但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场景。
你们回想一下自己每天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上班骂老板以外,还有哪些场景能让你想到用小程序?
机哥上次去帝都,72 小时内在各个场景里使用查天气查航班订酒店叫外卖买门票查地铁。。。的确是一个微信 App 就满足了所有功能。
但浪回来后,突然觉得能用到小程序的场景少了好多。。。
基本每天都会用的是「摩拜单车」,这个真心很方便,直接微信扫一扫就能解锁,真正的用完即走。
但这毕竟是腾讯开了后门的
(腾讯投资了摩拜)
,其他小程序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
比如你要用一个「天气」工具,你要进行这么骚的操作:
微信--发现--小程序--搜索天气--打开小程序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同事德林问了我一个直击灵魂深处的问题:
我
为什么
不
直接
打开 App
呢?
这也是机哥困惑的地方。。。
虽然小程序是搜一下就能用,不用下载安装,听起来貌似可以很容易干掉 App,但「入口太深」似乎又是个障碍。
微信估计也意识到这点,某些小程序可以直接在微信搜索中调用。
比如查汇率
查股价
查航班
查号码
查单词
这个倒是挺方便的,可问题是并不是所有小程序都可以这样调用啊。
而且,如果说小程序要完全替代掉你手机上的 App,那么网易云音乐、微博、优酷、QQ、淘宝。。。这些常用 App 都表示不服。
毕竟
这些妖艳 App 的深度体验是小程序无法替代的。
加上场景少、入口深、大家没有使用习惯。。。不知道这些是不是小程序一直火不起来的原因。
当然,对于那些你偶尔要用到的工具类 App,小程序还是能替代的,比如偶尔查查天气、地铁、叫个外卖,不用专门下个 App,挺好。
所以机哥还是希望小程序能做成,毕竟一个微信 App 就能解决许多事情,还是挺有意思的。
当然啦,也才半年时间,小程序未来会怎样,不敢下定论,就像小程序广告里说的:
在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之前,没人知道信息还能即送即达
在万维网出现之前,没人知道透过屏幕可以看尽世界万千
所以,谁知道呢。
最后,推荐一些六号线吴彦祖同款小程序吧。
走一走:摩拜单车、携程、去哪儿
吃一吃:大众点评、百度外卖、美团外卖+
用一用:
拍照识花、墨迹天气、群里有事、姨妈日历
(不是我用)
看一看:腾讯视频、轻芒杂志
告爹娘:
微信辟谣助手
植入广:手机查报价
还有一个是机友们告诉我的:图文识别和翻译。
我评测了一下,根本不行!识别文字还阔以:
翻译就不行了,什么「你好吗,你多大」,污到我都想报警了。
真正的翻译是这样才对
小程序,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