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下网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销售与市场  ·  2025年,这些趋势正在爆发 ·  22 小时前  
品牌几何  ·  2025文旅品牌破局:社交媒体战点 ·  2 天前  
廣告狂人  ·  2025年新年礼盒征集,等你来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下网商

一个手机帝国如何从辉煌到没落?诺基亚 CEO 揭秘往事 | 读书

天下网商  · 公众号  · 营销  · 2016-12-03 15:06

正文


文 / 天下网商记者 鲁西


不可一世的诺基亚后来是怎么失败的?你可能已经看了过去几年媒体对此的很多报道,但是诺基亚的领导者又是如何反思的呢?


2016年10月,曾经带领诺基亚登上巅峰的前CEO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出版了其回忆录《排除万难》(Against All Odds)。



在书中,他详细记录了诺基亚如何从濒临倒闭走向辉煌,又如何从辉煌一步步走向没落的整个过程。


1992年,奥利拉开始担任诺基亚的CEO,他在书中谈到自己最初担任CEO时的感受,“我是一艘大船的船长,该船只有驾驶室在吃水线上方:船体已没入水中,水正流入发动机舱。”


两年后,诺基亚裁掉除通信外的所有产品线,全力主攻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产品。


在1994年到2007年,诺基亚迅速崛起,成为芬兰最大的跨国企业。


奥利拉在书中写道,“诺基亚1990年代看似不可思议的成功背后是:幸运、濒临绝境时的大胆决定,以及独一无二的管理结构。”


奥利拉称,当时诺基亚的管理团队为“The Five ”(五巨头),以奥利拉为首,还有其他四位:首席战略官马蒂·阿尔胡塔(Matti Alahuhta),移动电话集团总经理奥利·佩卡(Olli-Pekka),市场运营集团总经理佩卡·阿拉·佩蒂拉(Pekka Ala-Pietilä),和网络业务集团总经理萨丽·巴尔达夫( Sari Baldauf )。


奥利拉说,他从未见到过其他公司有这样的五人决策团队。这五个人都是芬兰人,且都不是富人出身,差不多都是在1980年代中期加入诺基亚。在1990年代中期,这几个接近四十岁的人聚在一起,共同成为诺基亚的领导层。


在诺基亚成长最快的时候,“五巨头”在公司拥有相同的权威,而且五人配合默契,可以最快做出决策。每当有重大的问题需要讨论时,这五个人都会在周末晚上或者在其他员工都还没来上班之前,就把问题解决掉。


但是在2004年,“五巨头”解散,以网络业务集团总经理萨丽·巴尔达夫为首,之后马蒂·阿尔胡塔离职去了通力集团,佩卡·阿拉·佩蒂拉在担任了公司CEO一段时间后也选择了离开。2006年到2010年,由奥利·佩卡担任公司CEO,但是这个时候,随着苹果公司和微软的崛起,诺基亚已经颓势显现。


其实在苹果公司推出智能手机之前,诺基亚的领导层就认为智能手机很可能是移动通讯的未来,系统软件则是决定公司成败的关键。


但是,不断的失误让诺基亚错失了发展的良好时机,虽然市场份额还在扩大,但诺基亚并没有在智能手机和新系统开发方面做足充分的准备,这也为其被后来者反超埋下伏笔。


2007年第四季度,诺亚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牢牢占据了榜首的位置。不过,也是在这一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全触屏智能手机iPhone。


奥利拉召集12名高管谈话,问他们对iPhone的看法。其中2人认为iPhone不构成严重威胁,另外10人都觉得不能低估iPhone。


不过,这次谈话,奥利拉也没能带领诺基亚冲出iPhone的包围圈。他在书中直言,即使公司已意识到了苹果公司带来的威胁,但仍难扭转命运。


“我们都知道问题所在,但内心深处却无法正视现实。公司大型计划仍持续进行,我们应该关注长远前景时,却只检讨了下一季度的销售预测。”他在书中反思。


到了2011年2月,诺基亚任命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担任CEO,并随后与微软结盟。奥利拉没有在书中对埃洛普和诺基亚投入微软怀抱作出任何评价。


2011年第二季度,诺基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完成了对传统手机霸主诺基亚的历史性超越。


10月17日,奥利拉去纽约访问时说,诺基亚没落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国西岸的计算机产业传统和操作系统太过强大,这是主要因素”,“第二个原因是对大型企业而言,船大难掉头。”


至今,奥利拉还在用着诺基亚和微软联合开发的手机,但他说,这或许是他使用的最后一部诺基亚手机了。


如今的诺基亚专注在电信设备和通讯网络领域,拥有10.3万员工,市值超过290亿。


“历史会提供线索,”奥利拉在回忆录的末尾写道,“历经剧变后,诺基亚或许仍能找到成长的新领域。”


(编辑 / 段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