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大气网
中国大气网是大气行业专业门户网站,专业、及时、全面地报道国内外大气问题等的行业动态,提供深度的大气研究网上专题、资讯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秋叶PPT  ·  《演员请就位3》被骂恶心,网友:看吐了! ·  13 小时前  
秋叶PPT  ·  玩出花了!DeepSeek这3个隐藏操作,我 ... ·  13 小时前  
秋叶PPT  ·  夸爆!WPS官方接入DeepSeek,自动化 ... ·  2 天前  
跟我学个P  ·  除了DeepSeek,这个AI工具做的PPT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大气网

102个工作组巡查还不够猛! 环保部将再增加28个专家团队驻点指导

中国大气网  · 公众号  ·  · 2017-09-15 17:02

正文

 文章导读


14日,环保部召开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攻关项目启动大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实施方案。决定将建立“包产到户”跟踪研究机制。成立28个跟踪研究专家团队,对“2+26”城市进行驻点指导,掌握防治工作第一手资料,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这意味着,除了102个工作组外,每个城市还将派一个专家团队驻点指导。


来源:环保部官网


昨天,中国大气网发布了一条《 明日起四个月 环保部巡查点兵 查什么怎么查,部长做了指示 》的信息,得知,从今天(15日)起, 环保部将组织102个工作组进驻“2+26”城市及所属县区开展为期四个月(截至2018年1月4日)的巡查。 102个派驻巡查工作组,共310人。其中北京、天津巡查工作组各分2组、共4组,每组4人、共16人。其余98个巡查工作组每组3人,共计294人。“2+26”城市各设一个驻市巡查工作组,负责主城区及相邻的3-5个区,同时统筹管理行政区域内其他巡查工作组;每2-4个县(市、区)安排1个驻县巡查工作组。 同时,李干杰部长还做了相关指示。小编觉得这个秋冬季节,环保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整治力度着实够猛。其实真正的猛料还在后面。


环保部长与部分专家组成员合影


14日,环保部召开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攻关项目启动大会。会议 讨论并通过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实施方案。 决定将建立“包产到户”跟踪研究机制。成立28个跟踪研究专家团队,对“2+26”城市进行驻点指导,掌握防治工作第一手资料,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这意味着,除了102个工作组外,每个城市还将派一个专家团队驻点指导。这28个城市表示压力巨大啊! (唯一可惜的小编没有获得确切的28组专家团队成员名单)。


会上,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组长、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发表了讲话。



他指出,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采暖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重污染天数居高不下。必须强化科技支撑,找准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研究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气重污染问题。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作为总理基金项目,是科学研究与管理决策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治理方案协同促进的重大科技工程,更是重大民生工程,是重要的政治任务。 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落实攻关任务和要求,产出一批实实在在的成果,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支撑和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国和其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经验和借鉴。


解释:什么是总理基金项目。( 中国政府网


今年3月,李克强参加全国人大陕西代表团讨论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环境所所长周卫健向总理建议,应集中多学科科学家攻克“中国北方雾霾的成因及应对”。李克强当即表示,如果有科研团队能够把雾霾形成机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应对良策,“谁攻克,重奖谁”!


两会闭幕后两天,总理就在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时加入一项新任务: 设立专项资金,组织相关学科优秀科学家,集中攻关雾霾形成机理与治理。一个多月后的4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开展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科技、中科院、高校、农业、工信、气象、卫生等多部门和单位协作的“集中攻关”。


“我们就是要汇聚跨部门科研资源,组织优秀科研团队进行科学研究,齐心合力打赢这场雾霾成因和治理的‘攻关战’!”总理说。


李干杰说, 开展攻关工作首先要做到“说得清”和“让老百姓心里清楚”,通过集中攻关,定量化、精细化弄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形成整体系统的科学认知;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普宣传,做好面向公众的科学解读,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共识和合力。其次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眼于整体和系统解决区域大气环境问题,统一调查方法、统一质量控制、统一数据管理,探索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技术体系。第三要坚持为管理决策服务,紧紧围绕大气污染防治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这个核心,服务支撑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的大气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帮助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做好成因分析并提出决策建议。


李干杰强调,要以攻关项目实施为契机,加快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可持续的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平台。


一是发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技术核心和枢纽作用。 联合环保系统和相关部委直属单位、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形成管理和技术研发深度融合的紧密型科研组织模式,保障攻关工作高效实施。


二是建立“包产到户”跟踪研究机制。成立28个跟踪研究专家团队 对“2+26”城市进行驻点指导,掌握防治工作第一手资料,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


三是强化资源整合与共享。 坚持“统一领导、统一决策、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统一考核”的组织实施原则,建立统一的仪器设备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突破仪器设备共享难题,解决科研数据共享和管理难的问题。


四是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解读。 及时全过程通报攻关项目进展,加强科学家、政府、媒体与公众的对话交流,针对热点问题及时做出科学权威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凝聚社会共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