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徐筱的工作看起来与制片并没有太多的联系。
早期,她在
CNEX
(华人纪录片制片机构)担任基层的项目助理工作,这一工作按徐筱的说法,是一个“杂工”,她主要负责新媒体运营,但也时不时要做很多杂事,小到办公室要买一些纸之类的生活补给,都由她负责。
当然,这种基础工作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不久她就开始转向去做放映。
CNEX
在全国高校举办过很多影展,徐筱在当时跟随着
CNEX
的全国巡展,前往全国各个高校,在他们的艺术空间放映纪录片。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慢慢发现自己对制片工作的兴趣,也在一些尝试之中获得了正向的回馈,于是一步步的,她成为了一个制片人。
至今,她在制片行业已经工作了多年,参与制片的项目从独立纪录片扩展到了院线纪录片,参与制片的程度也从部分参与到了全流程参与。
作为一个自由制片人,她保留着时间上的灵活,也不隶属于任何机构或者公司,她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更少的限制。
但自由并不代表着不专业,在对自己的定义中,徐筱认定自己是一个职业制片人,“制片就是可以让我糊口、让我活下去的一个职业”。
她对每个参与制片的片子都会拿出专业的工作态度来面对,制片对她来说,是作为终身职业去发展的。
除了制片人之外,徐筱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她是纪录片女性从业者互助社群
“我们纪录WOMEN DOCU”
的发起人。
“我们纪录
WOMEN
DOCU
”成立于
2022
年,这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社群组织,它提供了一个窗口,搭建了一座桥梁,让纪录片行业的女性从业者可以聚集在一起,让纪录片行业内相对“隐形”的女性有更多的机会被看见。
在发起、建立这个组织的过程中,徐筱得到了很多女性的鼓励和支持,这些关心化成了动力,促成了“我们纪录
WOMEN DOCU
”的诞生。
通过这一社群,徐筱间接的帮助了这个行业内的许多女性从业者。
她们在社群内、在线下举办的各种活动中,互相认识,彼此交流。
徐筱希望打造一个舒适的氛围,让平时不愿公开发言的人能够敞开自身,让不太主动的人能够鼓起勇气,去争取她想得到的机会。
也正是因此,
这个社群让许多纪录片女性从业者感到十分温暖,让散落在各地的她们得以找到彼此。也让徐筱确信了她所做的这些是有意义的。
当然,制片才是徐筱最本职的工作,也是她最有发言权的地方。
徐筱将制片工作比喻成是“打怪升级”的一个过程。
在她的理解里,制片的全流程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是片子还在孕育阶段时的调研期,第二是进入拍摄阶段的拍摄期,剩下的两部分是后期制作以及发行。
而在这四个不同的阶段内,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你会发现总是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总是有新的事情不断出现。
”这种不间断的、接踵而来的麻烦是制片工作最困难的地方,徐筱坦言。
制片人所做的,很多时候就是解决一个片子在全流程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一部片子能够顺利的,尽量完整的把想呈现的东西都呈现出来。
在徐筱的经验中,她见过很多从调研阶段就放弃的片子。
还有一些则是已经拍摄完的,由导演自己负责剪辑的独立纪录片,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导致他们在后期阶段由于困难而放弃了。
而事实上有些片子是可以完成的,只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制片人在背后给导演出一些主意。
在院线纪录片领域,能真正走到宣发阶段的片子也很少,徐筱预估在中国大陆能上院线的片子可能都不到
20%
,这一数字背后,有一些片子也是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而导致的。
这让她感到非常的遗憾。
在最近一年内,徐筱参与了纪录片全流程的制片工作,对制片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发现了很多
“
门路
”
,真正的知道了一些此前从未了解过的经验技巧。
丰富的经验是徐筱能在制片这一“打怪升级”路上“通关”的秘诀。
制片不像导演,可以通过看经典电影,可以通过生活积累,去获得创作的养料。
制片工作是“非常的隐晦的,是藏在幕后的”。
当了解足够多的经验,掌握制片全流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之后,在实际工作中,将会减少很多麻烦。
徐筱在独立纪录片和院线纪录片这两种不同发行渠道上的纪录片,都有制片经验。
她将独立纪录片制片工作概括为
“一个人像一支队伍“
。
“
在资金很困难的情况下,独立纪录片导演确实需要把自己锻炼的面面俱到、八面玲珑,什么事情可能都需要自己干。
”
徐筱认识很多一个人拍纪录片的导演。她问过这些导演,也让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分享了出来,告诉大家,“有哪些‘武器’可以让创作者在一个人拍摄的情况下,也保证摄影录音的质量。”徐筱表示,“我会把这些‘武器’列出来,让新人创作者可以在只有一个人时,也可以像一支队伍一样,去把片子拍出来。”
在独立纪录片之外,徐筱刚刚参与了院线纪录片全流程的制片工作,她将其称作
“一支队伍像一个人”
。
“院线纪录片牵涉到的工种非常多。
可能会超过我们之前的一些想象。
”
在徐筱制片的纪录片中,仅是宣发这个最后阶段就有二三十个人。
“这么多人的团队里,要考虑如何把各个部门配合好,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大家都把这个片子作为自己的作品来对待,虽然人很多,但是劲都是往一处使的,这给我很像一个人在拼搏的那种感觉。
”
“一个人像一支队伍”
“
一支队伍像一个人
”
,很好的概括了独立纪录片和院线纪录片制片工作的区别。
然而,不管做的是独立纪录片还是院线纪录片,尽可能高质量的将片子做出来,尽可能的去触达它的观众,去考虑如何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片子,对于制片人来说,总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