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导演帮
中国导演第一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涵江时讯  ·  《哪吒2》登顶!福建企业立大功! ·  21 小时前  
Sir电影  ·  春节档结束后,真正吓人的来了 ·  2 天前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  【悦读】2025春节档《哪吒2》领跑,票房口 ... ·  2 天前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  【悦读】2025春节档《哪吒2》领跑,票房口 ... ·  2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刚刚,破30亿!凌晨2点挤满人…… ·  4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刚刚,破30亿!凌晨2点挤满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导演帮

纪录片制片人的多元职业路径 | 专访制片人徐筱

导演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08-22 17:33

正文


























比起导演经常在台前抛头露面,有开不完的大师课,讲不完的创作理念。 制片人这一角色,则显得有些透明。 很少有人会将一部影片的成功归功于有一个好的制片,也很少人会记起一部影片的成功拍摄,背后是制片人在维持运转。


制片人,作为被忽视的却又不可忽视的存在,在追求天马行空创造力的影视行业显得十分实际,他们好像开口闭口总是绕不开资金、预算、周期,工作内容也总是显得琐碎、繁杂、细微。


在对纪录片制片人徐筱的访谈中,她经常提及“正面反馈”这个词。制片人很多时候不像导演那样风光,无尽的、琐碎的工作经常占据制片工作的大多数内容。


“有时候你会怀疑做这个工作的意义,你会觉得自己做这些事情是不是太小了,或者是不会被人看到,或者是根本就没有用。” 这些自我怀疑经常会出现在她身上。


但在自我怀疑之外,她同样也深知,制片工作拥有着另一面。


在她参与制片的作品列表里面,既有《旷野歌声》《五月的秘密》这样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的独立纪录片。也有《“炼”爱》《最后的,最初的》这样登陆院线的院线纪录片。


看着这些作品获得认可,她收到了很多正向反馈,获得了很多富有成就的时刻、激动人心的瞬间。


同时,这也让她有了一些想要分享的知识。 她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想让更多人了解制片工作如何进行,制片流程是什么样的,制片工作会遇到什么问题,遇到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她希望在无数导演访谈、导演课程之外,有更多的补充,补充制片这个幕后工种不被人所知的,又值得更多人所知的经验。







01



开始,直到未来



一开始,徐筱的工作看起来与制片并没有太多的联系。


早期,她在 CNEX (华人纪录片制片机构)担任基层的项目助理工作,这一工作按徐筱的说法,是一个“杂工”,她主要负责新媒体运营,但也时不时要做很多杂事,小到办公室要买一些纸之类的生活补给,都由她负责。

当然,这种基础工作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不久她就开始转向去做放映。 CNEX 在全国高校举办过很多影展,徐筱在当时跟随着 CNEX 的全国巡展,前往全国各个高校,在他们的艺术空间放映纪录片。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慢慢发现自己对制片工作的兴趣,也在一些尝试之中获得了正向的回馈,于是一步步的,她成为了一个制片人。



至今,她在制片行业已经工作了多年,参与制片的项目从独立纪录片扩展到了院线纪录片,参与制片的程度也从部分参与到了全流程参与。


作为一个自由制片人,她保留着时间上的灵活,也不隶属于任何机构或者公司,她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更少的限制。


但自由并不代表着不专业,在对自己的定义中,徐筱认定自己是一个职业制片人,“制片就是可以让我糊口、让我活下去的一个职业”。 她对每个参与制片的片子都会拿出专业的工作态度来面对,制片对她来说,是作为终身职业去发展的。


除了制片人之外,徐筱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她是纪录片女性从业者互助社群 “我们纪录WOMEN DOCU” 的发起人。



“我们纪录 WOMEN DOCU ”成立于 2022 年,这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社群组织,它提供了一个窗口,搭建了一座桥梁,让纪录片行业的女性从业者可以聚集在一起,让纪录片行业内相对“隐形”的女性有更多的机会被看见。


在发起、建立这个组织的过程中,徐筱得到了很多女性的鼓励和支持,这些关心化成了动力,促成了“我们纪录 WOMEN DOCU ”的诞生。


通过这一社群,徐筱间接的帮助了这个行业内的许多女性从业者。 她们在社群内、在线下举办的各种活动中,互相认识,彼此交流。


徐筱希望打造一个舒适的氛围,让平时不愿公开发言的人能够敞开自身,让不太主动的人能够鼓起勇气,去争取她想得到的机会。


也正是因此, 这个社群让许多纪录片女性从业者感到十分温暖,让散落在各地的她们得以找到彼此。也让徐筱确信了她所做的这些是有意义的。



02



做制片,是“打怪升级”



当然,制片才是徐筱最本职的工作,也是她最有发言权的地方。 徐筱将制片工作比喻成是“打怪升级”的一个过程。 在她的理解里,制片的全流程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是片子还在孕育阶段时的调研期,第二是进入拍摄阶段的拍摄期,剩下的两部分是后期制作以及发行。


而在这四个不同的阶段内,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你会发现总是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总是有新的事情不断出现。 ”这种不间断的、接踵而来的麻烦是制片工作最困难的地方,徐筱坦言。



制片人所做的,很多时候就是解决一个片子在全流程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一部片子能够顺利的,尽量完整的把想呈现的东西都呈现出来。


在徐筱的经验中,她见过很多从调研阶段就放弃的片子。 还有一些则是已经拍摄完的,由导演自己负责剪辑的独立纪录片,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导致他们在后期阶段由于困难而放弃了。 而事实上有些片子是可以完成的,只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制片人在背后给导演出一些主意。


在院线纪录片领域,能真正走到宣发阶段的片子也很少,徐筱预估在中国大陆能上院线的片子可能都不到 20% ,这一数字背后,有一些片子也是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而导致的。 这让她感到非常的遗憾。


在最近一年内,徐筱参与了纪录片全流程的制片工作,对制片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发现了很多 门路 ,真正的知道了一些此前从未了解过的经验技巧。


丰富的经验是徐筱能在制片这一“打怪升级”路上“通关”的秘诀。 制片不像导演,可以通过看经典电影,可以通过生活积累,去获得创作的养料。 制片工作是“非常的隐晦的,是藏在幕后的”。


当了解足够多的经验,掌握制片全流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之后,在实际工作中,将会减少很多麻烦。



徐筱在独立纪录片和院线纪录片这两种不同发行渠道上的纪录片,都有制片经验。


她将独立纪录片制片工作概括为 “一个人像一支队伍“


在资金很困难的情况下,独立纪录片导演确实需要把自己锻炼的面面俱到、八面玲珑,什么事情可能都需要自己干。


徐筱认识很多一个人拍纪录片的导演。她问过这些导演,也让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分享了出来,告诉大家,“有哪些‘武器’可以让创作者在一个人拍摄的情况下,也保证摄影录音的质量。”徐筱表示,“我会把这些‘武器’列出来,让新人创作者可以在只有一个人时,也可以像一支队伍一样,去把片子拍出来。”


在独立纪录片之外,徐筱刚刚参与了院线纪录片全流程的制片工作,她将其称作 “一支队伍像一个人”


“院线纪录片牵涉到的工种非常多。 可能会超过我们之前的一些想象。


在徐筱制片的纪录片中,仅是宣发这个最后阶段就有二三十个人。 “这么多人的团队里,要考虑如何把各个部门配合好,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大家都把这个片子作为自己的作品来对待,虽然人很多,但是劲都是往一处使的,这给我很像一个人在拼搏的那种感觉。


“一个人像一支队伍” 一支队伍像一个人 ,很好的概括了独立纪录片和院线纪录片制片工作的区别。


然而,不管做的是独立纪录片还是院线纪录片,尽可能高质量的将片子做出来,尽可能的去触达它的观众,去考虑如何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片子,对于制片人来说,总是最重要的。



03



学制片,能找到的经验很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