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投资股票能否盈利
,
取决于行情
,
取决于入市后的学习
,
取决于运气
。
但在他看来
,
实际上股票的投资水平
,
只是生活中个人能力在股市的延续而已
。
工作占据了非职业股民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
,
只有善于抓重点
、
善于思考
、
善于判断
、
善于执行的人
,
在进入股市后
,
才能更快掌握投资技巧
,
并且长时间盈利
;
而懈于思考
,
看到牛市身边的人赚钱就想冲进来分一杯羹的人
,
往往以高位套套牢结束。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善于思考和分析的投资人
,
他从入市之初就知道自己需要掌握什么技能
,
喜欢深度研究
,
密切追踪
,
一旦找到符合标准的股票就重拳出击
,
重仓持有
,
并获得了惊人回报
,
他就是 @玩世不恭Tiny 。
作者:雪球达人秀
来源:雪球
01
在母亲的引导下
,
我很早就对资产市场产生了兴趣
我的母亲是国内最早的一批股民
,
经历过股市财富的爆发性增长
,
耳濡目染下我在学生时期就确定了以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方式作为主要的财富增值方式的人生观
。
从大学开始我对资本市场开始产生很大的兴趣
,
长期订阅了
《
第一财经日报
》
和
《
第一财经
》
杂志
,
主动去了解各行各业的各个公司增加自己的知识和兴趣爱好
。
学生时期主要是一边购买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
,
一边对股市及个股的行情走势进行分析和研判
,
在有一定把握后才开始入场直接进行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
在股市里第一次赚钱是购买基金
,
当时有了想参与股市投资的想法
,
但是由于完全没有操作的能力
,
所以选择了通过股票型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
。
当时还是学生的我把身边所有剩下的压岁钱7000元全部投入到了一只股票型基金里
,
一个月增长了30%
,
在感觉到了大盘的最后的疯狂和摇摇欲坠后
,
在当年2007年牛市最高位卖出了全部的基金
,
随后便是一波股灾
。
虽然入市入得晚
,
但是没挨揍
,
也算是运气好。
这次躲过股灾也增加了我的信心
,
随即开户进行二级市场买卖
。
一直小打小闹到14年
,
发现了当时银行利润增长和股票价格间产生了非常大的背离
,
利润大涨股价却大跌
,
尤其是光大银行还存在光大集团整合的预期
,
并且同是光大系的光大证券在经历了乌龙指后股价已经被压到了最低位置
,
整个股市的交易额和点数也跌无可跌了
,
我知道我一直在等的机会来了
。
随即开始分别连续满仓接力了光大证券
、
光大银行
,
以及一带一路概念的上海电气等股票
,
获得了惊人的收益
。
随后基本上每年保持稳定向上的增长。
美国500强的工作经历与李大霄老师早期的文章
,
都对我产生了深刻影响。
大学毕业后我涉足过制造业和外贸行业
,
曾在美
、
法
、
德
、
日企的世界500强制造业公司工作
,
先后担任过研发主管
,
质量经理
,
采购经理
,
项目经理等职务
,
其中对我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
,
应该是在一家美国500强企业工作的经历吧
!
我参与了各种各样的项目
,
走过了各种各样的地方
,
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
,
大大开阔了个人的眼界
,
并树立了比较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在这里我还学习了六西格玛
,
接触到了里面不少伟大的理论
,
分析方法和实用工具
,
目前是六西格玛黑带
。
六西格玛对我思考问题和做决策
,
产生了根本性的不可逆转的积极影响。
西格玛在统计学上是标准差的意思
,
六西格玛起源于制造业
,
要求瑕疵品的比例或者操作的错误率可以控制在尽可能接近六个西格玛
,
也就是百万分之3.4
(
统计学上在不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最高目标
)
,
它是美国GE公司董事长杰克韦尔奇最推崇的质量管理计划
。
我用六西格玛工具作为股市的投资依据
,
如使用PDCA理论用于打造自己的投资模型
;
使用盈利模型建立企业盈利的数学模型
,
找到推动企业利润提升的核心要素
;
使用潜在风险评估对企业存在的所有风险进行评估避免出现踩雷而导致投资收益回撤
;
使用因果关联性分析对企业是否拥有核心价值是否龙头等核心问题进行分析避免出现买对行业买错公司的情况
,
使用价格锚定分析对买卖点合理性进行充分背书
,
一旦认准了就在合适的价格重仓持有。
在选择行业时
,
我喜欢从上而下去筛选
,
先看宏观
,
看看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以后可能会发生什么
,
看看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以后会发生什么
,
选出可能前景会很出彩的行业
,
然后再去行业里找出最优秀的公司.
我在投资知识上的积累
,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
《
第一财经
》
杂志
,
通过它了解世界上各种各样伟大的企业
,
另外
,
李大霄老师的文章对我的影响也很大
。
早年他没做网红的时候有过非常多的股市逻辑分析
,
水平之高
,
理论知识之扎实至今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人能与之相提并论
,
要义就是看清企业的真实价值
,
以利润为锚的核心思想
。
所以网传跟着李大霄就可以一直赚大钱的是真的
,
可惜现在他已经不发文章了。
02
5进4出大北农,
收获财富的同时更坚信我的投资模式
最早知道大北农是因为看了
“
十三五
”
规划重大项目清单
,
大豆玉米转基因的研发项目赫然与航天航空项目
,
飞机发动机项目等国内最需要的重大项目并排在一起
,
之前虽然对转基因不了解
,
但是看了清单后也能够知道了转基因的重要性有多大
。
再一查发现转基因研发项目承接单位是大北农
,
深入地了解后才发现国内居然有那么厉害的农业科技企业
,
研发人员清一色博士硕士并且大部分来自于世界顶级的转基因公司如孟山都和先正达。
非洲猪瘟的出现我判断猪肉会出现风口
,
大北农也有规模庞大的猪肉养殖布局
,
且
”
十三五
”
规划明确提出了2019年年底前转基因技术要有明显突破
,
这样的双风口叠加必然会出现农业现象级企业
,
随即开始布局。
后来我加入了各种猪肉的团队进行学习
,
不料公司一度传出各种负面信息
,
比如质押爆仓
,
大股东减持
,
散户集中股
,
养猪不符合预期等等
,
最严重的时候被整个猪肉股界唾弃
,
说实话
,
心里层面的压力非常大
,
曾一度出现猪肉讨论群里除了我以外499人不喜欢大北农的情况
,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满仓大北农的
,
但在使用潜在风险评估对大北农所有的风险及影响进行一一的评估
,
并经过价格锚定分析和因果关联性分析后
,
判断出大北农股价极度低估并接近极限位置
,
所以就硬着头皮继续持有。
最后在
“
十三五
”
规划的倒数第二天
,
转基因实质性推进如约而至
,
大北农获得玉米转基因的安全证书
,
随后股价惊天逆转7连板并一路飙升。
这段经历让我结识了非常多的专业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
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基本面研究的水平一点都不会比专业机构差
,
在财富和精神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
享受了认真研究基本面带来的红利
,
更加坚定了我未来的投资模式
。
03
收益颇丰后
,
也阿里影业的投资中吸取了教训
去年我在天邦股份和晨鸣纸业也斩获不少收益
,
这与大北农的投资逻辑一样
,
在深度的基本面分析并且获得了产能
,
价格
,
缺口
,
竞争格局等准确的情报信息后
,
在很低的价位买入并很快享受一波大幅度的增长。
比如晨鸣纸业
,
从去年9月份开始
,
白卡纸龙头已经多次提价
,
伴随着涨价函不断袭来
,
我也开始专注造纸行业
,
需求上升叠加禁废令和限塑令慢慢推高纸浆价格
,
疫情因素以及海外网购量大幅增加导致出口需求暴增
,
进一步加剧了纸张供需的不平衡
,
新一轮的超级纸周期蓄势待发
。
在造纸公司里
,
晨鸣纸业的纸浆是自给自足的
,
纸浆上涨别人的产品提价是因为成本
,
而晨鸣提价是因为别人提价
,
利润会越来越高.
晨鸣纸业拥有白卡纸产能200万吨
,
文化纸产能200万吨
,
白卡纸每涨100元
,
利润增加2亿
,
文化纸每涨100元
,
净利润增加3.5亿
,
每一张涨价函发布意味着利润的直接走高
。
在众多造纸公司中
,
晨鸣纸业又是最被低估的
,
给我了很好的买入时机
。
从十月以来
,
我一路加仓
,
晨鸣纸业的投资逻辑也不断被印证
,
享受了一波上涨。
当然
,
我的投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
印象最深的是15年对阿里影业的投资
,
当时获悉赵薇开始投资阿里影业
,
随即也开始布局买
,
并没有做很详细的分析
,
1.7元的价格大量买入
,
一路上涨
,
停牌后再次复牌股价更是开在了超过5元的价格
,
可是在非常短暂的大幅度盈利后
,
立马就跌到了1元的价格并险些成为仙股
。
这件事对我触动非常大
,
虽然最后还是盈利出局
,
但是却给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思考和反省
。
从此无论谁买入都不作为我的投资依据
,
也算是从中吸取教训了。
做投资16年下来
,
我最大的感触是资本市场上千变万变
,
但唯一不变的还是最终要看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估值
。
讲故事
,
追风口
,
是不是抱团白马
,
这些都是浮云。
虽然在股市收获颇丰
,
但我依然体会到投资很难
,
哪怕是持续成功和盈利
,
也都要保持一定的危机感
,
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
,
让我坚持下来的主要因素除了对基本面的准确把握外
,
应该还是对国家兴旺和民族复兴的信心吧
,
在我们国家任何事情都在越来越好不是么。
投资有时候是孤独的
,
早期没有持续的成功和盈利时
,
出现大量的人不理解不认可自己的投资理念
,
在没有建立很强大的内心和信心的时候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
,
好在现在已经完全不会了
。
当然做投资也是很开心的
,
尤其是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
,
能够和朋友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
互相学习进步
。
另外
,
由于工作和投资的关系
,
我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信息的接收和思考
,
能够很好的陪伴家人的时候会比较少
,
只能够从别的方面尽量弥补了
。
未来考虑是不是要减少自己的工作量或者转变一下投资风格来平衡一下生活
。
04
投资
,
更多是生活中能力的延续
这两年的牛市让很多人误以为股票是一个躺着赚钱的地方
,
新股民也加速入场
,
但拉长时间并不是这样的
。
我觉得股票投资有一个很大的误区
,
那就是大多数人认为股票投资盈利取决于行情
,
取决于进入股市后的学习
,
取决于运气
。
但实际上股票投资的水平
,
只是生活中个人的能力在股市中的延续而已
。
我观察到生活中有三种类型的人
:
第一种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从事的是比较复杂的工作
,
并且在自己所在的领域中游刃有余或者是水准特别高
。
这样的人进入股市投资长期来看
,
比较容易盈利
。
因为工作占据了人生的主要时间
,
在这么一个长期过程中只有做到了学习能力强
,
善于思考
,
善于研究
,
善于抓重点
,
善于判断
,
善于执行
,
才能成为那样优秀的人
。
而这长期锻炼出来的逻辑思维能力
,
分析能力
,
以及自信心会在进入股市后
,
让人很快地掌握股市操作的技巧
,
并且长时间盈利
。
所谓有些新股民进入股市后
,
乱拳打死老师傅多数就是这样的人
。
第二种虽然在工作中并不是很突出
,
但属于中等水平
,
可是拥有一种能力
,
可以清楚地知道谁在哪个领域很牛
。
这类人虽然在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是尖子生
,
但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比较强
。
他们进入股市后主要看看一些大牛的分析
,
听身边牛人的逻辑
,
最后自己选出觉得很厉害的人来抄抄作业
,
长期下来
,
盈利水平也不会低
。
第三种人平时工作比较简单
,
不喜欢思考和他无关的事和人
。
他们在牛市时看了身边的人赚大钱了
,
自己也想进来分一杯羹
,
最后很容易以高位接盘套牢结束
。
做投资先要认清自己
,
充分地了解自己在什么水平
。
如果是第三种
,
那首先在应该自己的学习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
努力成为第二种人或者第一种人
,
再来股市进行投资
。
当然最理想的是能够成为第一种人
,
投资是一辈子的事
,
越早独立越好
,
少去跟风
,
自己做判断
。
如果是初入市的投资者可以从自己感兴趣行业入手开始做研究
,
这样可以更容易获得成功建立信心并持续走出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