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加与主播的粘度,花椒推出了“造星计划”,如与《赢天下》剧组合作举办新人演员甄选,选出新人将与范冰冰同台。
下午三点,“小征征”走进采访间,外表的素净与认知意义上的网红扯不上关系。简单的丸子头,淡妆,淘宝的毛衣、牛仔裤和雪地靴。由于与采访冲突,她提前和粉丝说好,暂停晚上的直播。其他时间里,她每天至少直播5个小时。
袁征,花椒全职主播,标签为歌手,粉丝称“小征征”,声乐科班出身的她,自从与花椒签订全职主播协议后,便辞掉了幼师的工作。每天中午2小时、晚上3小时,是她的固定直播时间。
全职主播,即直播平台与主播间签订劳动合同,这是花椒针对头部主播推出的特定模式。而另一个直播平台映客与主播间就不存在直接雇佣关系。
头部主播,即直播平台中的网红,具有一定的粉丝量。从去年开始,直播持续热度不减,其变现方式简单,几乎成为每个网红都不会放弃的一块市场。
今年以来,网红经济的发展进入疲软期,除了直播变现,似乎并没有另一个成熟的变现路径。即使在荷尔蒙驱使下的手机直播中,资本也并非持续偏爱。
如何经营网红生意?直播是网红经济最好的变现渠道吗?作为今年文化娱乐产业最重要的现象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处于网红产业链中的多个环节,试图还原这个资本和舆论风口上的产业现状。
年初,米
仓资本创始人沈振在今年的投资计划中,加入了网红一项。但在11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他坦言自己决定将这个计划暂缓。原因是国内目前的产业中,并没有合适的标
的,而他想要的,是培养、变现科学标准化的合作伙伴。
目前国内网红的变现渠道,包括短视频、直播、电商等。但即使是最成功的电商网红“张大奕”,其背后的经纪公司也没有复制出第二个她。而第一网红papi酱与逻辑思维的分手,更是引起了业内对短视频产业的争议。
风口浪尖上的网红经济遇到了怎样的瓶颈?
曾在美国与Youtube合作运营其平台网红——VS MEDIA创始人黄雅芬在其香港的总部中,向记者展示了VS MEDIA对于短视频孵化网红的计划。
在她看来,中国不缺网红,但缺少头部网红,大量网红都属于腰部力量(30万以上粉丝),上升至头部非常困难。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用完全商业化的体系,从内容制作、质量提升、拍摄手法,并通过与视频平台合作来发掘用户,最终实现商业变现,从短视频领域孵化出有原创能力的网红。
MCN,即多渠道网络,扮演主频道角色,网红即子频道。MCN以内容集团的形式旗下资源,依附于第三方视频平台。在网红——短视频领域中,扮演中间方角色。
目前,VS与国内600个网红签约,其中国内最早的原创视频平台“美拍”中孵化的网红,几乎都与VS完成签约。结合此前与Youtube合作的经验,黄雅芬用专业手法,帮助这些腰部力量成长。包括提供经纪服务、拍摄设备等。
据了解,目前VS设置了3000万的拍摄基金,用于网红的持续创作及发展,实现最终到IP的转化。
随着包括“快手”、“梨视频”等短视频平台的纷纷崛起,黄雅芬看到短视频风口即将来临,但成本的投入过大、内容创作存在瓶颈,她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今年6月,VS获得华人文化控股集团(下称CMC)的投资,不久前,CMC又投资了短视频平台梨视频。
在众
多网红变现的路径中,明星艺
人、头部网红等都或多或少选择了直播。直播的风从去
年吹到今年,一直没有停
下。易观智库《中国娱乐直播行业白皮书2016》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到2016年第一季度这一年间,娱乐直播用户规模由1759万人急速跃升至4738万人,环比增长170%。
各平台上排名靠前的主播,也已经靠直播找到了稳定表现模式。
目前,在花椒上已有2000万以上的花椒币,1元=10花椒币,花椒按照8(主播):2的模式分配打赏,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直播的小征征,已经通过直播获得了近200万的收入。
这样的收入背后,是她几乎被直播填满的生活。
她的一天从11点开始,简单梳洗便开播中午场;下午2点,结束了中午的直播后,她点上一个外卖,看看别人的直播,洗头洗澡,睡午觉;再起来整理歌曲、学习段子,为晚上的直播做准备;晚上八点,开始最少3个小时的直播;之后她会在花椒上跟粉丝互动、回复私信;夜里2点睡觉。
花椒直播副总裁郭鹤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主播是直播平台最核心的价值,花椒前100名主播月收入超过10万,收入过万的主播超过1万人,主播数量保持在每月20%的速度增长。
为了增加与主播的粘度,花椒推出了“造星计划”,如与《赢天下》剧组合作举办新人演员甄选,选出新人将与范冰冰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