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讨论了国自然项目申请中的创新性体现策略,包括如何在临床问题、研究角度、基础现象、分子机制、技术方法等方面展现创新之处。文章介绍了两种主要的创新策略:紧跟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与经典认识模式相反的非经典方式。同时指出,虽然非经典方式需要更高的勇气和更高的申请人要求,但每年仍然有不少项目获得资助。
文章强调了创新在国自然项目申请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在临床问题、研究角度、基础现象、分子机制、技术方法等方面展现创新。
文章介绍了两种主要的创新策略:紧跟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和采用非经典方式(与经典认识模式相反)。其中,紧跟科研热点的方式适合流水线操作,并且在申请国自然项目时也是有效的。
与第一种策略相比,采用非经典方式需要的勇气更高,对申请人的要求也相对高一些。但每年仍然有不少项目获得资助,且这种方式的阴性结果可以让故事更精彩,吸引专家眼球。
文章最后提到,如果需要基金申请或课题思路的讨论合作,请联系Alice。
我们之前介绍过国自然项目申请的一个核心策略:
以正合,以奇胜
。其中创新性对国自然的重要程度无需多言,而在项目中体现创新之处的地方有很多,如
临床问题、研究角度、基础现象、分子机制、技术方法等
。
2.
角度新
:
采用新的研究视角,包括跨学科方法。
3.
现象新
:
关注并解释新现象,挑战现有知识体系。
4.
机制新
:
深入探讨新机制,提出新的理论模型。
5.
技术新
:
采用前沿技术,提升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而在体现创新性的时候,大家总体上采用的是两种策略:
2)与经典的、已知的认识模式“相反”,即通常我们说的非经典(或经典方式非依赖)模式。
其中采用第一种策略的比较多,也就是平时大家追的“科研热点”。不过很多人对科研热点有个误解:
做科研热点就等于创新
。
这一点从很多10+期刊的研究上就可以看出来,特点是
研究思路套路化和模块化
:一般是几个科研热点的嵌套+工作量堆积(套路我已经总结出来了,感兴趣的可以看推文:
一种模式化发10+文章的万金油套路,而且这种套路报国自然专家还喜欢……
)。
这种方式
特别适合流水线操作,在报国自然项目的时候也是有效的
。如果有比较好的科研产出,申请国自然项目也完全可以,
因为有不少评审专家也是这么认为的。
下面我们说第二个策略:
非经典(依赖)方式
。
与第一种追热点的方式相比,通过“挑战”经典的作用方式来创新显然需要的勇气更高,而且对申请人的要求也相对高一些,不过每年仍然有不少项目获得资助,我们从项目题目中就可以看出来: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UTX以酶
非依赖方式
上调AR活性在去势抵抗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核仁蛋白NAT10以ac4C
非依赖方式
调控代谢重编程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脏再生的机制研究
前列腺癌中EZH2通过甲基化
非依赖途径
调控METTL16转录的机制研究
E3泛素连接酶RIPLET通过泛素
非依赖方式
降解小RNA病毒3A蛋白抑制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
我们从题目中可以看到常出现的词汇是:
非依赖途径/方式
。当然,
从预实验结果来说,经典途径的阴性结果正好是支持非经典途径(或者非依赖途径、方式)的必要条件
,但正是因为这些阴性结果,才让故事更精彩,也更能吸引专家眼球。
基金申请或者课题思路讨论合作
请联系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