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洞察
聚合全球一流商业趋势观察家,以犀利的商业嗅觉,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商业洞察  ·  春晚释放了一个信号 ·  3 天前  
商业洞察  ·  百亿先生董宇辉的波折与重生 ·  4 天前  
广西新闻频道  ·  火锅店老板春节3天净赚53万元,全发给员工! ... ·  5 天前  
广西新闻频道  ·  火锅店老板春节3天净赚53万元,全发给员工! ... ·  5 天前  
FT中文网  ·  全球AI竞赛:中国正在赶上美国吗?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洞察

消灭存款,中国一半以上家庭零储蓄!

商业洞察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9-05 17:31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商业洞察

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在中国,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而且是必然破产!无路可逃!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2—10年。你可以尽量去怀疑这个数字。但它必然发生,绝非危言耸听。在危机还没到来之前,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放下身段,没钱就不要装有钱,老老实实,构建你的安全气垫。



中国一半以上家庭零储蓄


去年12月10日上午,一名42岁的程序员,从楼顶一跃而下。


一个月前,他被领导谈话,意思是,你被炒了!


北航本科、南开硕士,一路985名校,华为工作8年,中兴工作6年,一路大公司;深圳有车有房、两个孩子、年薪几十万,还有一定数量的股权。


至少在被辞之前,一路高歌猛进,是别人想要而得不到的生活,可即便如此,在危机面前,同样是如此不堪一击。


出事后,他的妻子说:我们的家庭支柱倒了,留下我和9岁的儿子以及2岁的女儿,四个年迈的老人茫然失措,让我天崩地裂!!完全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怎么办?


哪怕年薪几十万,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样脆弱。


他的自杀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表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明明收入可观,可生活却一直处于紧绷、满负荷的状态。有人感慨:


“人到中年的情况就是,目前的收入基本上都花在房子按揭上了,家庭花销要掐着指头过日子,一失业,整个世界就崩溃了。”


判断自己的生活是否紧绷,一个最好的标准:


半年不工作,你的生活是否还能正常运转,包括你的房贷、车贷、信用卡,都能正常还款。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的生活留有余裕,足够应对突然的震荡;


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的生活其实很紧绷,在高负荷的状态下,有可能不堪一击。



月薪5万,活的像条狗


知乎上有个非常火的话题,如何看待月入5万的人,活得像月薪五千?点赞最高的这样回答:


当我超过月薪三万的时候,我开始高估自己的消费水平,以为可以像诗人一样,过那种只有午后和咖啡的生活。


养一只猫,养一只狗,带着心爱的女人,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到两个月,半年的积蓄一无所有。


于是我开始慌了,不得不和几家甲方签下卖身契,整个下班时间都在无休止地工作,加班、熬夜、赶稿,马不停蹄,不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不知道冬天是什么形状。


月薪5万,却依然活得像乞丐、像条狗!


北京白领时会理深有体会:


也是月薪5万,北京一套房子,商业贷款190万,每月还贷1万元,还30年;


沈阳的房子,贷款40万,每月需还3500元,还20年;


宝马一辆,19万,每月还5000元。


表面上她是风光无限的中产,北京有房,开宝马上班,可背后却苦逼得连自己都快撑不下去了。


在麦当劳排一小时的队,只为了买一个汉堡;


在路边和收费员骂半天,只为了少交两块钱的停车费;


熬到十点再去买菜,只为买斤7.8折的排骨。


“你能体会我每一天睁开眼,就想到身上还背着几百万贷款,每个月不赚到5万元都觉得过不踏实的生活吗?”



我的爱好是赚钱!


一天,一个朋友问她,你有什么爱好吗?


时会理一下子就愣住了,脑海一片空白,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沦落为一部没有感情、没有兴趣、没有快乐的赚钱机器,对周末的一切没有热情,只好尴尬地回答:


我的爱好是赚钱!


听过无数人的感慨:明明收入可以,月薪过万,有车有房,日子却过得心惊胆战:不敢休息、不敢辞职、不敢放弃、不敢倒下、甚至连死都不敢……


对未来怀着无比的恐惧,总觉得所有的一切都会瞬间消失;最害怕的是生病,哪怕不是大病,都可以让几十年的打拼瞬间化为虚无。


原来,我们一直处于这样一种紧绷、满负荷的状态,在满负荷的压力与债务中,满负荷地生活、满负荷地工作、也在满负荷地消磨。


面对风险,丝毫没有抵抗的能力,哪怕一根稻草,也能压死疲惫中的骆驼!



一半以上(55%)的家庭,储蓄为0


然而,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处于一种高负荷的状态:


1. 零储蓄


一位朋友是这样描述自己生活状态的:


每月工资一发,房贷、信用卡,就得扣掉大半,剩下的,宝宝花费多少、吃饭花费多少、老婆买衣服、化妆品花费多少,左算右算还是不够。


曾经挥金如土,现在经常为了一块钱吵得面红耳赤,一到月底,就盼着工资早日发放。晚上老是睡不着,万一生病了怎么办?万一生病了怎么办?万一生病了怎么办?家里一分储蓄都没有啊!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指出,在中国储蓄最多的10%家庭,拥有全部储蓄的75%;另外35%的家庭被称之为储蓄较多,他们占全部的25%。


最后,剩下55%的家庭,他们的储蓄是多少呢?答案是——0。


说人话就是,在中国,一半以上的家庭几乎是0储蓄,没有一分多余的钱。


零储蓄意味着什么?


在国外,你或许可以依托健全的社保体系,不至于摔得粉身碎骨。


可在一个住房、医疗、养老、教育、失业等社保体系完全不成熟的社会里,零储蓄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稍有危机,都可以将一个家庭压得彻底抬不起头来。


2. 高负债


天涯上看到一个帖子,关于负债:


“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走到今天这样,从有车有房有20几万存款,到现在负债100多万,绝望,我想自杀,可回家看到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心里隐隐作痛!


天天接十几个要债电话,我崩溃了,连续一个星期睡不着了,再这样下去,不自杀也会疯掉!


今天跟老婆说想自杀,老婆说,如果想自杀,就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跳楼!”


现在,负债自杀已经算不上新闻了。随便一百度,到处都是:“80后夫妻相偎自杀,负债千万,身上只剩70元”“大学生校园贷负债百万,无力偿还留言自杀”……


高负债,是中国家庭的生活常态。


有学者指出,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家庭的债务率翻了一倍多。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属于高负债家庭,而这30%的家庭可能不堪一击。


这样的预估还算乐观,经济学家郎咸平更悲观:


“在中国,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而且是必然破产!无路可逃!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2—10年。你可以尽量去怀疑这个数字。但它必然发生,绝非危言耸听。”



3. 高消费


讽刺的是,明明卡里没钱还债,却还是忍不住要买买买,高消费惊人。


高消费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不花不行,比如买房后的消费,郎咸平认识不少白领,月收入一万多,觉得特牛逼,付了房贷,感觉还能再买一套。


高档小区、豪华装修,觉得身份地位提高了,消费也就要求更高:吃的贵、交通贵、学费贵、医疗费用更贵……


其实你不是真的中产了,而是“被中产”了:被中产式消费。月薪也就一两万,除了生活费用,基本一分不剩,很多人根本支撑不起!


另一种是主动的,忍不住地买买买,不贵到一定程度根本满足不了的消费欲值,加上盲目的跟风


大牌的唇膏、眼影、口红,奢侈品牌的包包……几乎成了女人的标配。没有,你就是廉价品、便宜货,作践自己的女人,连自己都不爱自己的女人,男人更不会疼你的女人……


不管有钱没钱,一定要买。没钱,借、开信用卡、裸贷,也得买。这是身份的象征、女人的象征、高贵的象征……地铁里,到处可见LV的包包;以及,连房都没有,却开着小车到处乱跑的年轻人……


最终,你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倒活成了营销者眼中的样子。商家最喜欢的,就是不带脑子出门的。


代价是,夜里睡觉都会惊喜,这么多钱没还,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半年不工作,你还能衣食无忧吗?


作家毛南讲过一个故事,是他朋友,在区里的某事业单位上班,还是合同工,工资不高,但单位里的陋习学了不少,爱面子,讲排场。


看到别人都有车,他也买了一辆,零首付的那种,利息高得可以。


每月那丁点工资,也就够车贷和油费,每天的生活状态就是,开着车在路上堵一小时到单位上班,其实坐地铁,半小时就够了。


几年下来,一分钱没存到,还四处找朋友借钱。父母催生孩子,不敢生。还算有点自知之明,生下来,连奶粉都买不起。


满负荷的生活状态,必然带来满满的危机,就看什么时候爆发,2年,还是10年。就像你从十几层的楼顶摔下来,没有降落伞、没有安全垫,结果就只有一个——头破血流、粉身碎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