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社区公共服务
为上海居民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信息查询和办事预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英伟达 RTX ...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联想 YOGA 14 / X 和 YOGA ... ·  2 天前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  银行间流动性预计维持中性-银行资负跟踪202 ... ·  2 天前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  银行间流动性预计维持中性-银行资负跟踪202 ... ·  2 天前  
中国人民银行  ·  习近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社区公共服务

【受理中心风采】之江浦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上海社区公共服务  · 公众号  ·  · 2017-07-11 16:11

正文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宣传月活动”,旨在宣传并推广多家受理中心的先进做法,展现其便民利民、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特色。本文介绍 江浦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大家快来看看受理中心提供给居民哪些便利服务吧!


服务有深度、社区有温度

江浦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政府部门的基层服务窗口单位。中心为进一步完善受理中心体制机制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开展了“受理中心运管模式创新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基本情况

中心建成于2008年12月。中心建筑面积为1120平方米,其中一楼受理大厅面积约360平方米,设有咨询台、等候区、综合窗口、卡证窗口、档案查询、粮油及回复窗口、现金给付、快速通道等,现有工作人员53人。

运管模式

中心开展“受理中心运管模式创新试点工作”。中心设有“七部一室”,分别为综合受理一部、综合受理二部、专项服务部、业务初审部、政策法规部、社会工作部、事业发展部和办公室,其中事业发展部由服务办直接管理。随着组织架构的调整,中心的运管模式由原来的“一口受理、分类办理”升级为“一口受理、综合办理、个案管理、项目服务”。

一口受理

综合受理一部、二部和专项服务部三个部门主要负责中心的咨询、受理和回复工作,配备工作人员18名。目前,共受理十二大类171项事务。2016年,共接待9.7万人次,受理6.87万件。

综合办理

业务初审部和政策法规部负责所有流转件的审核审批工作,实现受理、审核、审批三分离,以保证政策执行的准确性。业务初审部审核87项业务,10名工作人员从原来的“专科医生”转变为一专多能的“跨界医生”,并将逐步实现“全科医生”。政策法规部配备工作人员5名,负责审批10项业务(含资金发放),同时,统一由政策法规部负责政策解释工作和政策培训工作,确保政策口径一致。

个案管理

社会工作部配备工作人员6名,负责开展入户调查,掌握社情民意,广泛链接资源,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的个案管理工作。一方面将各条线的数据归口统计,将原来以人群为单位进行统计,提升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数据管理;另一方面将重点做好政策覆盖后仍然有困难的或政策无法覆盖对象的个案管理工作,做到一户一档、一户一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跟踪服务。且与专业机构合作,通过转介的方式提供专业服务,帮助他们切实解决问题和困难。

项目服务

事业发展部配备工作人员8名,主要负责创业就业、双拥优抚、残疾人服务、养老服务等条线业务。以人群为单位排摸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通过需求项目化、项目品牌化的方式,提升社区各类人群的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在服务中及时发现一些有多重困难或特殊困难的对象,对接社会工作部开展个案管理。

运管理念

由表及里,紧紧围绕后台支撑这个关键点

随着社会福利水平的不断提升,受理中心的创新仅仅停留在前台,已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大数据、网上办事和人工智能等在政务服务领域运用时,我们着力推进受理中心的后台再造。通过后台的再造,推动前台服务力量的增加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由大变强,慢慢探索专业服务这个新方向

随着一号课题的深入,受理中心要由原来的“大”中心,转变为“强”中心,“强”就体现在公共服务的能力。因为要做好民生兜底工作,光靠政策是不够的。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困难的对象,尤其需要倾入更多人力跟踪服务,进行个案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通过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激发企业、基金会、社会组织、社区百姓的参与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打造有温度的社区。

由内而外,牢牢抓住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

优质、专业的服务需要人来提供,无论是对前台的改进还是后台的改造,归根结底需要一支真心为民、乐于奉献、善于学习、专业精干的工作人员队伍。为此,受理中心党支部通过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了“新模式、建新功、心服务、见行动”主题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在中心完善社区工作者三岗设置,明确1名副主任为社区工作者负责人,4位部长为社区工作者主管,为社区工作者打造职业晋升空间。此外,还学习引入了绩效评估系统,建立了月绩效考核机制,从而更加科学地评价和指导工作人员的工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