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推动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总结典型做法、先进经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10月23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文物主题游径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文物主题游径的资源对象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体,可串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自然景观等,可纳入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剧场、文化馆、非遗馆等文化场馆。
文物主题游径典型案例遴选范围为区域性文物主题游径和县域文物主题游径。区域性文物主题游径重在彰显区域历史文化特征,凝练区域文化遗产旅游标识品牌。县域文物主题游径重在关联各级各类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激活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与旅游需求。文物主题游径根据文物价值内涵凝练主题,可因路成径,因时成径,因物成径,因事成径,因人成径。
2024年10月25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绍兴发布”活动在绍兴举办。
中国旅游研究院张杨博士代表课题组发布了《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分别从认知、催化、变化、聚焦、思考五方面作分享。
《报告》分析了研学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建议充分发挥文旅领域存量资源与空间优势,各方合力推动实现“好而不贵”的高质量供给。此外,《报告》建议聚沙成塔地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进入,可以通过补贴等激励方式引导私营博物馆、美术馆、科技企业、地方公共资源等提供研学空间,以补充我国在科技、心理学、体育、艺术等方面研学内容供给不足的情况。
10月9日,“2024年全国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百项创新案例名单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主办,经组织遴选,“跟着《甪端》游故宫”等100项案例脱颖而出。
据悉,本次活动的评选案例涉及宣传讲解、研学类、主题展演类、展览展示类、数字化(数字技术呈现)传播类、其他类六大类别,充分彰显文博社教领域的勃勃生机。
10月21日,首届浙江省博物馆研学十佳案例和十佳线路推介活动终评会在金华举行,活动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省共81家博物馆提报了71个研学案例和37条研学线路参评,经过来自文旅部门、博物馆、高校及中小学校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评委初审和终审评比,评选出浙江省博物馆研学“十佳案例”“十佳线路” “优秀研学案例”“优秀研学线路”及“重点培育项目”。
据悉,此次博物馆研学推介活动,是全省首个博物馆研学推介,活动更关注基层博物馆的优秀研学工作,让基层博物馆以此为契机,充分展现博物馆展教并重的发展路径。
第二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举办
13地市联合发起成立
为进一步深化区域间的合作,打造更多高质量的研学旅游项目,10月12日,以“燕赵研学,一见如故”为主题的第二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开幕。大会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衡水市人民政府主办,衡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衡水市教育局、故城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此次大会旨在以“研学+”助力“文旅融合、全域全季”旅游强省建设,激发研学市场主体活力,培育更多消费新热点,形成研学旅游发展新风尚。来自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浙江省嘉兴市等全国13个地市的文旅部门负责人齐聚于此,发起成立“大运河研学旅游联盟”。此外,河北省研学旅游产品设计与研学旅游指导师技能大赛颁奖、河北名宴——故城·运河宴发布等仪式同步举行。
“让文物活起来——杭州的博物馆
研学线路设计大赛”结果公布
相关展览开展
10月11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公布“让文物活起来——杭州的博物馆研学线路设计大赛”评选结果。为满足公众多样化的博物馆研学需求,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升研学水平,打造精品线路,开发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研学产品,进一步扩大杭州市博物馆研学品牌影响力,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举办“让文物活起来——杭州的博物馆研学线路设计大赛”。
10月15日,“趣学集结号——杭州市博物馆研学成果展”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南宋官窑馆区正式开幕。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等29家文博单位、研学机构和个人的研学成果精彩亮相,内容丰富多元,展览亮点纷呈,创新采用“魔方”设计概念,将研学课程、研学线路等多元内容汇集于不同色块的展厅“魔方”中,游客移步换景。在展陈设计上,展览还采用手绘的方法,将内容童趣化展现。此外,展览将研学课堂搬进展厅,还与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梦幻联动。
“2024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
•无界嘉年华”苏州海选举行
10月20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主办的“2024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无界嘉年华”苏州赛区现场海选在苏州教育博物馆成功举办。来自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世界联合学院、苏州星海中学等学府的少年组和青年组选手通过线下舞台展演或线上直播连线的形式齐聚,展示他们对“文化遗产与日常生活”的独特见解。经过半天的角逐,3组优秀选手成功晋级,将代表苏州赛区参加后续的国际对话嘉年华环节。
本次活动以“文化遗产与日常生活”为主题,旨在引导当代青少年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世界遗产,将文化遗产链接到日常生活之中,共同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自报名启动以来,赛事吸引了超过350名青少年参与,其中还有美国、日本、韩国、牙买加等国家的外籍选手。
10月31日, “2024儿童博物馆教育研讨会”于成都开幕。此次研讨会持续三日,研究中心将携手A4儿童艺术馆,邀请关注儿童博物馆教育、儿童早期教育的各界伙伴,共同围绕会议主题——“从儿童出发,与儿童对话”开启一系列深入的探讨。
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承办,A4儿童艺术馆协办。多名主讲嘉宾与从业者共话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多元面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参会者将以各自独特视角、经验,聚焦探讨以儿童为中心的博物馆教育的各种可能。会议还利用“问题剧场”等参与式讨论模式,推动形成可操作性的方案,为未来的实践提供参考深入日常的儿童博物馆教育的可能。
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推出“小小手工匠”研学活动
10月17日至21日,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承办。本届博览会以“保护传承 守正创新”为主题,共有497个非遗项目参与博览会及相关活动,不仅全面展现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遗保护的实践成果,还从非遗的“活”“火”“潮”三大方面向大众展示了传统非遗的不凡魅力。
本届非遗博览会推出“小小手工匠”研学、“非遗小舞台”展演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观展体验。其中,“小小手工匠”研学活动的展馆互动体验项目占比达到70%,多点布局研学点位,除设立2处研学教室外,还在各展区布局非遗体验项目,北扩面塑、皮影、版画等,将博览会打造成研学大空间,做到“处处可研学”,活动还与市教育局联动,组织学生体验。主展馆二楼的非遗小课堂,每日安排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授课,儿童可以通过亲身体验非遗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