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西北角Corner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最新公告及消息的发布平台,兰大新闻学子的学习交流与展示平台,新闻与传播学子及广告学子专业打造的魅力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大学  ·  报告!请说出你与BG树的故事! ·  昨天  
武汉大学  ·  蛇年第一个!听说武大梅花开啦? ·  5 天前  
浙江大学  ·  浙大推荐!这些年度好书,值得一看!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西北角Corner

课堂内外 | Hi,阿甘

西北角Corner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6-13 21:14

正文

文字 | 郑博临

图片来源于作者

执行编辑 | 曹婧

本文为2015级新闻写作优秀作业

受访者为2015级广电学李湘龙


迈克尔.约翰逊肯定不会想到,当自己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第一个冲过终点的时候,他将会成为我眼前这个吃着辣条,喝着小酒的人一生的偶像。没错,他就是那个自己口中的“甘肃四百米王”,一个一直奔跑却从不懈怠,从不放弃的人,就像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


他叫李湘龙。




瞧,那个跑得最快的 “光头”

李湘龙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高水平运动员。小时候,父母将他留在了定西老家,而他经常做的事就是与山上的羊群为伴。放羊是个危险的 “体力活”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眼前的哪只羊什么时候会有冲上来顶自己屁股的冲动。在老家放羊的岁月里,他总免不了要在崎岖的山路上与一直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山羊周旋。


等到上小学的时候,他才算与跑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接触。那是李湘龙的第一次体育课,体育老师让他们班全体慢跑一会儿。不过,他并不知道是大家一块跑还是自己跑自己的。队伍刚开始移动,他便一个人冲了出去,远远地把其他人甩在了身后。也许是被他的冲劲所感动,老师把他叫到了身边。


小伙儿跑的挺快啊,加入我们田径队吧!


可他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全校跑的最快的人,在小学的校运动会上夺得冠军也成了家常便饭。每次参加学校比赛时,他母亲都让他去剃一个光头,以致于同学们都在说: “快看,跑的最快的就是那个大光头!”“剪了呗,不碍事儿,跑得快,那时候以光头为荣!”


跑步改变了他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性格。原本的他,是一个连跟女同学说话都会情不自禁脸红的人。学校排练大合唱,他被安排在了第一排,却害怕地哭了起来。 “跑步改变了我,让我知道 自己也可以这么厉害,自信也就自然而然地来了。


六年的小学时光结束了,田径队从成立之初的十几个人到现在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如果没有坚持跑步的话,我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 ”李湘龙的父亲年轻时其实也是一位跑步好手,曾经创造了他们县的400米记录, 他的事迹甚至都被记载到了老家的县志上。不过,这也成为了他母亲反对他练体育的理由。 家里人并不支持我练体育。我妈经常说练体育有什么用,说看看我爸现在的样,不还是一事无成吗?


从那时起,李湘龙憋着一口气,他既要证明自己,也要为跑步证明。



“老子就追回来给你看”

上了初中以后,李湘龙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校田径队。原本专门练习长跑,他却意外地发现了自己在 400米上的潜能 。在一次与一名专门练习 400米的队友比赛时 ,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一共陪他跑了三次,结果把他放了三次。”教练也没想到,练长跑的竟然比练400米的跑得还快,李湘龙 也从此将自己的专项转到了 400米上, 并在初中就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他初中时创造的区 400米记录至今 都无人能够打破。


他还是那个性格,总想着证明自己,证明跑步可以为他带来的收获。


在初中时的一次区运动会上, 400米团体接力赛,李湘龙的队伍在前三棒过后处在最后一名,而最后一棒就是他。站在跑道上, 他焦急地等待着队友的到来,旁边的裁判却冷不丁地说了一句: “都落后这么多了,追不回来了。”“老子就追回来给你看!”从接棒时的倒数第一名,到第一个冲过终点。“看台上的人都炸了!都站起来对着我大声喊!那个时候别提多爽了!我就是要给那个裁判看看, 我能追回来!


在经历了辉煌之后,李湘龙也面临着同龄人共同的难题 —— 中考。李湘龙的初中物理老师是从法国归来的留学生,基于某种成见,他非常看不起班上这个体育特长生。在第一次物理考试的时候,李湘龙只得了 40多分 ,不过,他的学习就像跑步一样,总可以靠不懈的努力追回来。他买了一大本物理习题,每天在上下学的公交车上独自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中考时物理得了 115分, 而满分是 120分。在体育特招考试中, 他也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达到了一中的录取分数线。命运又跟他开了个玩笑:一中的老师拒绝了第一名的他,却录取了第二名,他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尴尬境地。


那个教练拒绝了我,我当时很不明白,我在他学校的场地训练了三年多,却不要我了?


关键时刻,李湘龙的母亲拿着他的奖状和证书,亲自找到了外国语学校的校长,恳请他给自己孩子一个考试的机会。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之后,李湘龙名义上已经是外国语的学生了,不过,学校对他的安排却是去练足球,当一名守门员。经过了一个暑假练习的煎熬之后,李湘龙终于熬不住了。 我是练跑步的,你们让我当守门员是啥意思? ”他果断地以高度近视看不清球为由,离开了外国语学校, 被五中老师招入了田径队。 “以后每次 比赛外国语学校的教练看到我都会恶狠狠地瞪我一眼 ...”李湘龙一点也不后悔,因为他可以再次与他喜爱的跑步为伴,继续跑下去。


“你能跑到50秒就是个奇迹。”

高中时的李湘龙将自己的成绩稳定在了 50秒左右,但这却成为了他始终无法突破的一个瓶颈。每天下午的400米测试,李湘龙都能比昨天的自己还快一点,一次比一次快,一次又一次冲击着49秒。当全校人都离校之后,他经常独自一人走在学校的跑道上,走在一片黑暗之中,内心思索着该如何才能跑得更快。或许这样的琢磨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却是一番享受。在其他队友都专注体力训练的时候,他却开始了精神层面的磨炼。


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蓝勇的体育老师走进了他的世界。在某一天观看了李湘龙的训练之后,蓝老师对他说: “你能跑到50秒就是个奇迹。” 蓝老师此话的用意已无从知晓,不过李湘龙内心的动力却被彻彻底底地释放了。再一次证明自己的强烈渴望在他内心中翻腾着。 “蓝老师激励了我。” 在高二时的 “甘肃省高原人才”选拔赛上,因为担心团体比赛 实力上面的差距,学校并没有为运动员集体报名参加这次的比赛,不过李湘龙却不这么想。他一个人默默地报了名,在入场仪式上,孤零零地一个人举着学校的牌子走在前面,与其他学校的浩浩荡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天高强度的训练很难避免伤病的突然造访。在高二下学期的一次训练中,李湘龙伤到了自己的膝关节,经过了长时间的康复训练之后,为了避免对膝关节的再次伤害,在队友们练习肌肉力量的时候,他便一个人默默地用每天一个 10公里长跑来代替,跑完了整整一个冬天。这个冬天之后,伴随着春天万物复苏,李湘龙的速度似乎也复苏了。在兰州市各田径队单项比赛上,他终于突破了50秒的瓶颈,成功地跑进了49秒。


“起先我还不大相信,还以为是场地原因呢。之后我天天跑49秒,随便一跑就是49秒。”



“考上兰大是我从小的梦想”

“来兰大上学真的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梦想,因为我上的不是一个很好的高中。” 在一次比赛时,李湘龙又一次见到了那个曾经 “抛弃”自己的外国语学校的老师。知道了李湘龙想考兰大的计划,他只是默默地说了一句:“你考不上的。”“那我就让你看看我能不能考上。”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李湘龙在文化课上开始了奋斗,只不过这次的困难要大的多。高中第一次物理考试,李湘龙只得了 30多分,原因竟然是不知道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 高二文理分科之后,李湘龙自己又开始了钻研。文科知识记不住,那就抄书,抄一遍不行就抄两遍,最后竟然把整本书全都抄了三遍。因为训练没法上得课,或者实在累得不想去上课的时候,他便将一根录音笔放在讲台上,把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全都录下来,等到坐公交回家的时候再拿出来自己一个人听。


日子一天天过去,兰州大学的体育特长生招收考试终于来了。命运的考验往往出人意料,在体育特长生招收考试的前一天,李湘龙竟然发起了 42 度的高烧,头晕眼花的他连正常走路都显得吃力。到了考试的那一天,情况依旧没有任何好转。顶着 42 度的高烧,李湘龙站上了熟悉又陌生的 400米跑道,高烧让他的双眼 根本看不清眼前的跑道。


“我看人都是重影儿的,真的。”


就像阿甘第一次奔跑就摆脱了金属支架的束缚,只要开始奔跑,李湘龙便把高烧也远远甩在了身后。又是一个 49秒,他成功了。他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兰州大学的大门。随着高考的临近,李湘龙也绷紧了神经,开始下功夫温习文化课。教练派他去参加市级比赛,让他有点 不情愿。 “都快高考了,这不是耽误我复习文化课吗?虽然体育成绩够了,但是文化课成绩也要达标啊!”


李湘龙又一次成功了。他以 490分的成绩考上了兰州大学,而他的名气则传遍了整个兰州市。“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车上,前排有个人对旁边的人说:‘知道李湘龙吗?就是那个400米王,我们学校的,特别厉害!’嚯嚯嚯!我的名气都这么大了?”


然而他并不知道,考上了大学并不代表幸运从此会一直眷顾着他。



“许多人 特别自私

大一下学期的 6月份,人人都在为了暑期实践而忙碌着,李湘龙也不例外,不过此刻他正躺在床上,没完没了的和手机那头的人讨论着繁琐的暑期实践事项。他突然坐了起来,脑袋差点撞到了头顶的壁橱,飞快地将手机放到嘴巴前面, 对着手机屏幕嚷着嗓子说: “老子是那种人吗?!” 手机那头的人让他只是挂个暑期实践的名头,不用实地去做实践,他们可以替他盖章。 “事后我才知道,原来那帮人是想考验我是不是真心想做 暑期实践,我怎么可能是那种光说不做赚小便宜的人?别人还说我傻,说不用做事就能算数还不好啊?


面对不实在的人,不实在的事儿,李湘龙只有一个选择:拒绝。


大一的时候,他到后市场的某家餐馆打工,原本只是负责洗碗的他,很快被老板叫到了厨房里工作。经过了一番锻炼之后,李湘龙揪面片的功夫竟然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一个面片刚刚沾到汤水一丁点儿,另一个面片就已经紧随其后了。 连排队的女同学都看呆了。


李湘龙实在,老板也很实在,看到他干活卖力,就经常给他提工资,从原先一个小时八块钱提到了十块钱,每天打烊之后还留下他一块吃饭。他的手机欠费,老板联系不到他,便立刻给他充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