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开东
偶尔针砭教育,偶尔建设学科,偶尔戏说历史,偶尔吐槽现实……绝不偶尔的是——永远保持原创,做教育的盗火者,纵火者,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津云  ·  “王子请恢复健康,永不复发!” ... ·  21 小时前  
TGB湖南人  ·  DeepSeek带来的AI平权全面落地 ·  22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22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22 小时前  
资中交警  ·  平安春运 交警同行 | ... ·  3 天前  
资中交警  ·  平安春运 交警同行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开东

程老师的作业

王开东  · 公众号  ·  · 2025-01-20 00:01

正文


程老师是语文老师,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更何况老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于是在每个母亲节,作为母亲之一的程老师,都会给她的学生布置一些作业。


第一次很简单,母亲节,送妈妈一朵花。可以买,也可以采野花。给花拍照,把妈妈收到花后说的话记下来。



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教育。虽然是一朵小花,甚至是没名的小花,也让很多妈妈异常感动。有的妈妈要高兴好多天。那一朵花像宝贝一样,被妈妈们放在一个瓶子里养着,鲜艳着,枯萎着,孤独着,成为爱的象征。



第二次母亲节来了,程老师让孩子们录一段视频,表达对妈妈的感谢。


有些孩子非常支持,但也有少部分孩子觉得肉麻,说不出来,不愿意说。程老师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这正是需要通过教育来影响的。


中国人特别不擅长表达爱,不但不表达爱,有时反而拗着来,故意讨别人嫌,我们称这种做法为“作”。我们之所以“作”,或者能“作”成功,是利用别人对我们的爱来要胁和绑架他们,这是多么糊涂。


在这块,男生更甚。甚至连史铁生也不例外。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回忆自己经常与母亲斗气,但在失去母亲后才追悔莫及。


“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史铁生来不及了,好在我们能来得及,爱要大声说出来。在一次次鼓动之后,作业顺利完成了。我不知道这些妈妈看到这些祝福作何感想?我很感动,看到孩子们憋红了脸,把自己从未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 有不少孩子说着说着,自己感动了自己,这是一次深刻的体验。


对这些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表达了一次真情,而是冲破了羞涩的心理防线。人需要被打开,心灵舒展才能够活得敞亮。


又是一次母亲节,在疫情之下,迄今苏州都没有开学,程老师这次布置居家的孩子,炒一盆自己最喜欢吃的菜,与母亲和家人一起分享。


母亲节之后,我看到她在批改作业,一直在笑。我这才知道她的这个作业。有孩子的菜品相不好看,但孩子们敝帚自珍。



有一个小区的几个孩子,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一个烧菜共同体,互相帮助,因为这个作业有点难。



看到几个男孩坐在椅子上剥豆子,我也觉得可乐。剥豆子让我想起了阿毛。



最后45个学生,交出了25盆菜。有的非常简陋,甚至寒碜。比如烧一个荷包蛋,烤一块面包,一盆盖浇饭,但也是一片心意。



还有孩子最喜欢的菜有两种,那就做两个。



还有一个孩子喜欢烹饪,直接放大招,给全家弄了一大桌。我不知道这孩子成绩如何,但我确信,他是一个暖男,未来一定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会经营好一个温馨的家庭。



重要的是,这些孩子走进了厨房,牵上了围裙,煞有介事地做菜。这就是成功。他会翻看菜谱,会征询爸妈建议,最后一盆盆菜端上桌面,相视一笑,这就是学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