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动力电池系统领域而言,东软睿驰无疑是一只“鲶鱼”,可预见的是,随着车企电动化战略的提速,还将会有更多的从传统零部件领域转型过来的企业在该领域布局,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国内的动力电池系统行业还将存在很大的变数。
一家低调的动力电池系统
企业,正在从幕后走向舞台中央。
本田中国本部长水野泰秀在
9
月初的泰达论坛上宣布,本田将于
2018
年推出首款中国专属电动车,
同时,本田将与东软集团全面合作
,
共同开发电动车的电池管理技术在内的多项核心技术。
紧随其后,东软集团就以公告的形式证实了此次合作,
9
月
13
日,东软集团(
600718
)公告,其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睿驰”)与本田于
2017
年上半年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结成战略合作,在电动车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
高工锂电梳理发现,东软睿驰是东软集团与阿尔派早在
2015
年
7
月成立的公司,主要开展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ADAS
、自动驾驶及车联网等业务。其定位是面向全球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供应商。
从成立至今的
2
年多时间以来,东软睿驰在新能源动力系统领域的布局频频。
2016
年
9
月
,
东软睿驰发布了新一代智能电池管理系统
(BMS)
,主打安全、高效,今年年将实现量产销售。
2016
年
9
月
6
日,东软睿驰和三星
SDI
、曙光股份共同投资设立睿驰新能源动力系统(大连)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与充电机。在该公司中,东软睿驰持股占比
50%
2017
年
4
月,东软集团
1.5
亿元增资东软睿驰,并设立武汉子公司
-
睿驰新能源动力系统
(
武汉
)
,在武汉建设
PACK
生产线。
而在客户开拓上,除了与本田的此次合作,东软睿驰还与包括吉利在内的国内车企建立了合作。
对于在动力电池系统领域的机会,今年
8
月,东软瑞驰接受调研时称,预计三年后公司动力电池系统
(PACK+BMS)
收入将达到百亿规模,参考同行业第三方
PACK+BMS
厂商利润率水平,按
10%
净利率计算,利润规模或达到
10
亿元左右。
目前,国内从事动力电池系统业务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动力电池企业,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沃特玛等为代表;第二种整车企业,以比亚迪、江淮等为代表,第三种为第三方
PACK
企业,以华霆动力、欧鹏巴赫为代表,第四种是整车企业与电池企业或者第三方
pack
企业设合资公司的形式来做,以宁德时代和上汽、特斯拉和松下等为代表。
这其中,由于动力电池系统既涉及到电池的安全保障、性能提升,同时也涉及到与整车的匹配协作,因此以车企和电池企业或者
PACK
企业合资的模式开始变的越来越多。
作为国际汽车电子服务供应商,尽管东软集团涉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并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但其依然具备较为明显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一是
东软睿驰本身在电池管理技术、车辆数据云管理和车载互联技术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以其和三星
SDI
、曙光股份设立的睿驰新能源为例,其核心技术来源就为东软睿驰。
二是
其在汽车电子领域
20
多年的积累,建立的客户及供应链资源将会加速其新业务的开拓,此外,与三星、阿尔派等的合作,将会实现其在技术和市场上的互补。
三是
东软睿驰的业务定位并非单一的动力系统业务,而还涉足了
ADAS
、自动驾驶及车联网等,对于汽车领域而言,行业变革并非单纯的电动化,而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同时开展,其多元化但由紧密联系的业务定位毫无疑问将会成为其市场开拓的最大亮点,也的确是目前车企产品转型的现实痛点。
对于国内动力电池系统领域而言,东软睿驰无疑是一只“鲶鱼”,可预见的是,随着车企电动化战略的提速,还将会有更多的从传统零部件领域转型过来的企业在该领域布局,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国内的动力电池系统行业还将存在很大的变数。
声明:
本文章属高工锂电原创(微信号:weixin-gg-lb),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微信号:
zhaochong19881213
)获得授权。
“
寻找EV时代实力派
” ,
2017高工锂电&电动车金球奖评选活动
将于10月全面启动,金球奖评选旨在鼓励技术创新、品牌创新,记录回望行业重大变革力量,今年评选报名时间为
10月10日-11月9日
,评选沿用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结合的方式,最终奖项将于2018高工锂电&电动车年会公布。
联系人:
陈绮娜 13560731836
↙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