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构自己
无论你是陷入迷茫的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新人,「重构自己」将帮助你完成从职场小白到专家高手的进阶之路,学会自我管理、快速提升职场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智联招聘HR公会  ·  携手共赢,智联招聘与HR伙伴共赴未来 ·  2 天前  
人力资源管理  ·  百万年薪“招兵买马”,这泼天的富贵DeepS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构自己

不太会说话,怎样训练才能提高说话的技巧?

重构自己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9-11 18:02

正文

本文作者:陈慕妤

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陈慕妤(ID: chanmuyu )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家好,我是 Taka。


在生活中,可能70%以上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和沟通,无论是在职场,家庭还是朋友关系,毕竟没人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但是我们好像在学校很少有机会来 刻意训练和学习沟通方式


所以这也是未来「重构自己」会着重强调的部分,今天先介绍一下 慕妤同学的训练方式,现在就可以走起来。



自从我意识到,说话在生活中产生的积极影响,我就开始注意这方面的锻炼。


直到现在毕业后工作多年,我非常庆幸当年自己坚持锻炼口才,否则我的工作和生活想必没有现在这么顺利。


把自己从能说话,变成会说话,再变到说好话,一旦你掌握到个中的诀窍,你就会领略到说话对我们的用处。


我不知道口才不好的人,能不能够成为风光无限的大人物,但我们所见到的那些各个行业的人才精英,肯定都敢于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个人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功,只有 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与口才。


俗话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你不必等到真正觉得口才对你有用的时候才去锻炼,现在开始锻炼,以后你一定会感受到说话的力量。



口才的基本组成


好的口才,一定要由三个方面组成: 良好的心态,熟练的技巧,储备的知识。



这三个要素,从不同的层面影响着我们的说话能力。


  • 有些人私底下口若悬河,面对人群的时候却哑口无言,就是因为 缺乏胆量 ,不够自信;

  • 有些人心态平时挺好的,却说起话来总是词不达意,就是 缺乏某种表达能力

  • 而有些人胆量有了,也敢于开口了,却说出来的话没有什么内容,给人感觉印象不深,就是 缺乏相应的知识 ,肚子里没墨水,或者缺乏阅历,没事可说。


所以提高自己口才,一定要从这三方面着手锻炼。先说如何培养良好的心态。



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不敢在人前自如说话, 说穿了就是缺乏胆量,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为什么缺乏勇气呢?不外乎就是认为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的外表,学识,能力等方面上不了台面,担心自己的一言一动会惹起别人的嘲笑,于是只好卷缩在一角不敢轻易发言了。


当然,还有些人天生内向,长年累月很少接触他人,又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从而养成了不敢开口的习惯,觉得「 言多必失 」,「 祸从口出 」,以致造成自己适应不了说话的情况和感觉,从而缺乏表达的勇气。


然而有些事情,越是去逃避,则越是缺乏实践的机会; 没有实践的机会,就得不到相应的锻炼,生活的圈子永远都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 ,自己又怎能进步呢?


这可不是单单是说话的问题,也会由此造成其他问题,例如人际的关系,工作上的拓展,恋人间的相处等等,都会受到牵连和影响。



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自信和勇气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 获取自信的第一步,就是正确地评价自己,用积极的态度去肯定自己已有的东西。


你不妨 将自己的兴趣、嗜好、才能、专长等方面全部列在纸上 ,看看自己目前会的事情是哪些,不会的事情是哪些?做得好是哪些,做得很吃力的又是哪些。记住, 千万不要跟别人对比 ,一定要跟自己比较。


例如你写文章比起做手工更得心应手的话,说明你在写文章比做手工更有潜力。相比看一些经济方面的新闻,你更喜欢科技方面的东西,说明你的兴趣集中在这些事物上面。列出一张表,看看自己到底是这样一个人,然后从擅长的方面培养信心,再一步一步慢慢提高自己,长此以往,你的自信心就会积累到一定程度了。


当你有了自信,自然就要出去实践,锻炼自己。对于这方面,我只能提供三个建议,你去不去做,会不会行动,就靠你自己有多少冲劲了。




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所谓熟练的技巧,就是你的说话技巧和应变能力。在生活中,我们所说的话,基本上可以涵盖以下那个方面:



这八大说话类别,是营销专家孙路弘老师总结出来的,其实这些都可以归纳为一样:「 你怎么说 」。也许你一定听过这句话: 你怎么说比你说什么更重要。


是的,你说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方式给说出来。这八大类别,在不同的情况和场合下,都各有作用,相互穿插交织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单独运用。你的讲述中,肯定有解释的时候;你在回应别人的时候,肯定有讨论的成分。


你当然可以针对性的提高这些说话能力,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但我相信,只要你说话的基本功锻炼到一定程度,那么提高这些能力也只需要「 举一反三 」而已。那怎么锻炼这个基本功呢?



逐一提供训练这些方法未免太繁琐,我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通过这六个方法锻炼口才。


朗读


首先,准备一段材料,我建议是一篇演讲稿,几百字就可以,然后大声朗读它,从开始读得磕磕碰碰,一直读到流利顺畅,而且一次要比一次读的快,直至自己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这时你的口腔肌肉得到锻炼,声音也敢于由内而外发出来 ,这跟大声歌唱无异。而且当你用最快速度把文章读出来,你的思维也会连贯起来,这是速读法的运用。


背诵


好了,当你拿起这篇演讲稿就能用最快的速度读下来后,是时候背诵它了。我相信你读了这么多遍后,你多多少少都会记得这篇演讲稿的内容。但我不会刻意背诵,因为当你读得多了,你的大脑自然就会背起来。


我十年前背的古文,到现在都可以流利,一字不差背出来,就是因为当时我读了几十遍,每一篇都是用大声的速读法来读。


但为什么要背诵呢?想一想主持人每个节目的开场,是不是都有开场白?「 各位观众,欢迎收看XXX,感谢XXX对我们的大力赞助,接下来我们为你们奉上最精彩的表演! 」这个开场白,一旦你熟悉了,有了这个框架,就算主持其他节目,只要把这句话的词汇换一换,再加上适当的话,又可以拿来用。


没错, 背诵的作用就是积累说话的框架。 只要这些框架多了,你的语库自然丰富,面对任何场合,说话自然手到拿来。 适当积累一些不同场合说话的架构,如祝酒词,自我介绍等,很有用处的。



复述


其实我们不可能死记硬背这么多东西,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你就要复述它了。当你把一篇演讲稿背熟了之后,就用你理解的方式把它复述出来。


刚开始你可能复述的不是那么好,不是遗漏那个地方,就是漏掉那个段落,没关系,随着你不断重复的复述,你对这篇文章越来越熟悉,你的复述就会越来越有感觉。同一个意思,你可以用其他句式表述出来,这就是复述的力量。


复述,就是用你自己的话,表达其他人的意思。以后当你这个能力提高了,就不需要以背诵来建立说话架构打基础了。 看了一篇新闻,你就能够很容易给人复述出来。但如果你不经过背诵——复述这样的对比训练,你是很难掌握到那种复述的好坏感觉的。


描述


有了复述的语言练习,那么进行描述锻炼,也只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而已。如果复述还有材料让你参考,那么描述,你就是发表第一手资料的那个传播者。你看到一件交通意外,去过某个漂亮的地方旅游,别人都不知道,这时你的描述就派上用场了。


描述跟写作文很像, 把重点的部分着重说出来,次要的部分就轻描淡写一些。 这跟你的观察力有关 。例如你看到一栋宏伟的建筑物,你要怎么透过说话去让听众感受到那种宏伟,这就需要你的话要建立在很好的观察上,连你自己都不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样子,怎么讲给别人听呢?



但值得注意的是, 想象力也很重要 。把你不太了解的部分,通过想象力来弥补其缺失,对于说话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至于你能不能把想象的事物很好的说出来,也跟描述能力有关。怎么提高呢?


多做看图说话的练习 ,就可以了。这个「看图」,在生活中俯拾皆是。以后你面试,HR让你说一说你以前的工作是怎样的,就会用得着你的描述能力了。


模仿


至于模仿,顾名思义,模仿说话厉害的人的说话方式,但我有更好玩的锻炼方法,怎么做呢?回到上面的方法来, 把你读的那篇演讲稿, 模仿各种喜怒哀乐的语气说出来 。这种事,脸皮薄一点都不愿意做。


明明文章这么严肃,却读得好像遇到喜事那样,你就会觉得很别扭。这种别扭,就是阻碍你跟人说话的因素。当你把一篇原本很严肃的文章,可以读出高兴,伤感,愤怒的感觉时,无形中会锻炼你的脸皮的!一旦你能够做到这样,适应了,就不怕丢脸了。


讲故事


最后讲故事,就是综合了前面五种方法的练习。毕竟一个好的故事,不能给你提供复述的材料,你也可以复述出来给别人听,还可以学会故事中如何描述一件事和一个人。然后通过模仿,学会故事中的角色用什么语气说话,最后,你的口才自然会大大提高了。


这种训练, 按照这个流程我建议一星期拿一篇文章出来练习就足够了。经过一个月的坚持练习,你说话的技能就可以提高不少。



应变能力的训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