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下称互金专项整治)中,网贷行业的多年积弊正在得到逐步整肃。
上证报记者近日从部分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到,通过近三年的整治,当地互金总体风险水平有所下降。总体上,网络借贷等重点领域增量得到遏制,存量压降效果明显,机构合规意识增强。
当前互金专项整治工作已迈入深水区。监管部门坚持“机构退出为主要方向”的工作思路,积极攻坚,下一步将进一步做实合规检查、落实“三降”(即出借人人数、业务规模、借款人人数下降)、引导辖内机构有序良性退出等。
风险得到一定缓释但仍处高位
自2016年4月开始的互金专项整治工作,至今已持续近三年。
据悉,互金专项整治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打击不法(分子);二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清偿率。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地方省市扎实有序开展互金专项整治工作,阶段性成效显著。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士向记者表示,该省网贷行业风险高发频发势头得以初步遏制,在运营机构数逐步下降,存量风险逐步释放。
据介绍,广东省通过多种途径对全省近30万家企业进行摸排查,组织了现场检查和清理整顿。目前,该省已基本完成股权众筹、非银行支付、互联网保险等领域的清理整顿;互联网小贷存量机构整治基本完成;对于互联网资产管理,正分领域组织开展相关运营主体清退、网站信息清除等工作。
同属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整治工作成效同样明显,主要体现在: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得到有力遏制;P2P网络借贷等重点领域增量得到遏制,存量压降效果明显,机构合规意识显著增强;同时依法取缔和打击了一批非法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形成了有效震慑。
成效从第三方平台的统计数据中亦可得以证实。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月末,全国在营网贷机构1140家,环比下降9%;成交额552.25亿元,环比下降37.07%,同比下降74.11%;有超过100家机构积极准备良性退出。
整治工作进入攻坚阶段
网贷整治虽已取得明显效果,但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中央到地方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都未松懈,进入深水区的整治工作愈加具体而细微。
梳理来看,网贷行业的总体特点是机构数量多、规模大,业务跨区域经营,又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风险传导性,在问题爆发后,后续追赃挽损工作难度较大。此外,部分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严重。网贷行业在各地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例如,广东省网贷行业呈现“两个集中”基本特征:一是机构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二是业务规模主要集中在头部机构。尤其是借贷余额超百亿元的7家机构,借贷余额占全省业务规模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