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在1958年成立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其建筑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实践平台,并服务于刚刚建立的年轻共和国的发展建设。2018年,清华控股成员企业清控人居集团旗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迎来了60周年华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与国家一起经历了社会与经济的起伏转折,成为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与城乡发展的亲历者,一批批建筑设计师为中国的建筑设计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创作了大量在中国当代建筑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作品。回顾过去, 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展望未来,蓝图美好,重任在肩。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好局面,让我们新一代清华建筑设计师扎实工作,锐意创新,携手奋斗,谱写新的和谐篇章,共铸新的辉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在此六十甲子纪念日来临之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特推出《历史回顾篇》和《经典作品篇》,回顾自身的发展历程,与业界同仁一起反思和总结60年来中国建筑设计事业的历史,分享建筑设计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以期继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继续推进建筑设计学术与实践的繁荣进步。
2000年3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庄惟敏任院长。为提高设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启动ISO9001(1994标准)标准宣贯工作,确定院的质量方针是“质量第一,信誉至上,求实创新,竭诚服务”。将“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岗位职责;坚持技术创新,提供一流产品;优化人才资源,提高队伍素质”作为质量目标。经2001年3月认证机构审核,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同时获得中国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和英国UKAS认证证书。2001年4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专业所生产体制调整为综合所,成立四个专业齐全的建筑工程设计所,院职能部门、工程软件和建筑创作室建制不变。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制定并执行《关于综合所体制的管理规定》,明确了生产管理、经济管理、人事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各项管理要求。
中国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英国UKAS认证证书
2001年,吴良镛、关肇邺获建设部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关肇邺、胡绍学获“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
称号。
吴良镛、关肇邺获建设部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关肇邺获“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
称号
胡绍学获“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
称号
2002年9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承接我国南极科考中山站、长城站“十五”能力规划与设计任务。
清华大学校旗在南极飘扬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院旗在南极飘扬
以研究为先导,提高设计水平。结合工程项目,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每年有多个工程组赴欧、美、澳、东南亚等国考察与交流。为进一步加强与国外著名建筑事务所进行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先后与日本佐藤综合计画、法国米多分建筑事务所、加拿大毕路德建筑事务所、澳大利亚考克司建筑事务所和美国建筑事务所等在奥运工程、广州会展中心、天津体育场、中关村科技园、翠微综合大厦、广州港口广场、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项目上进行合作。
2000年9月,为清华大学医学院设计访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诺贝尔奖获得者Arthur Kornberg教授(左起:刘玉龙、关肇邺、赵南明、Arthur Kornberg教授、秦佑国)
2003年11月关肇邺、刘玉龙访问澳大利亚Crone事务所
2002年,胡绍学、祁斌出席第六届中、日、韩注册建筑师组织交流会
2006年朱晓东、陈若光赴丹麦合作设计
2002年2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甲级资质转正后,同年7月获公路行业(公路、交通)、水利行业(水库枢纽)乙级资质;11月获国家计委颁发的建筑甲级、水电水利工程乙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2004年1月,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甲级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全国第一批);2006年获“北京市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证书。为拓展业务,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于2003年3月增设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研究所、钢结构工程设计所;2006年9月,增设工程咨询与建筑策划所、工程设计审查所及绿色建筑工程设计研究所。
受教育部委托完成的直属高校投资咨询评估项目
TUS科技成果评估会上与专家合影
工程设计审查所部分人员参加北京市组织的培训
2004至2006年,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积极参与国际国内设计方案投标,中标及入围共33项。其中,29项为实施项目。实施项目中,除了奥运工程,还有北京渔阳酒店、漯河会展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望京医院、满州里外交会馆、邯郸文化艺术中心、联合国工发组织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建筑、十三陵地下文物库等。
2008年,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顺利完成了北京2008奥运射击馆、柔道跆拳道馆和飞碟靶场三个项目的设计、工地服务、竣工验收和测试赛的辅助服务工作。呼吸式幕墙系统、光导管自然光采光系统等绿色生态技术在场馆中的运用得到了实际运营使用的检验,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关注。其中部分技术是我国体育建筑中首次使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清华大学赢得了荣誉。同时,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还荣获“奥运工程建设先进集体
”
的称号。
2008年奥运会北京射击馆全景
2008奥运会飞碟靶场渲染图
2008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实景
奥运会北京射击馆工程组在工地讨论施工问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响应教育部及学校的号召,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积极派出专家去当地进行现场调研,并于2008年5月-7月期间派出了由38人组成的设计小组,先后四次赴四川灾区进行中小学考察。针对对口支援建设的灾区中小学,设计小组完成了五所中小学的免费设计工作。
同年,中国美术馆改造装修工程获2006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北京海淀社区中心获2006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广州大学城建设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中国美术馆改造装修工程组及设计四所部分人员合影
2009年9月28日,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
成立三个联合研究中心,分别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点石九八装饰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惟邦环球建筑设计(北京)事务所联合城市与营建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泛道国际联合国际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联合都市文化建筑研究中心。
同年还成立五个所内工作室,隶属各设计所管理,分别是:建筑工程设计二所2A1、2A2设计工作室;建筑工程设计三所3A1设计工作室(住宅设计研究方向);建筑工程设计五所5A1设计工作室(产业化住宅研究方向)、5A2设计工作室(建筑参数化设计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