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自立自强!
作为我国第一架完全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
C919
从立项到投入运营,一共花了近
16
年,于
2023
年
5
月成功起航。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要知道,在
C919
推出之前,全球的干线客机市场一直由波音、空客两大巨头占据,是它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
在此基础上,我国的航空装备产业无疑受到广泛关注。
只是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当前航空企业的
业绩
却为何表现并不好?
截至
2024
年前三季度,中航沈飞、航发动力这样的龙头企业业绩都是下滑的。
两点原因可以解释。
一是
或受大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影响,有关合同订单签订推迟,这对于航空企业比较常见,毕竟随便一个客户订单规模可能就不小了。
二是
C919
相关需求其实还未完全释放出来,已知截至
2024
年
11
月份,
C919
累计才交付了
12
架,而还有上千架的在手订单没有释放出来,正在产能爬坡阶段。
不过,有一家航空装备公司却展示出较强的“抗周期”能力。
它就是
光威复材
,一家碳纤维复合材料公司,被广泛用于制作飞机的各类结构部件。
数据显示,经过
2024
年前两个季度业绩的下滑,公司第三季度获得了
明显反转
。
2024
年第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净利润
7.46
亿、
2.4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
42.63%
、
18.62%
!业绩增速明显好于头部的航空公司。
光威复材是如何实现业绩增长的呢?
1
、新签大合同订单是第一诱因
就在近日,光威复材发布了一则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公告,涉及金额达
36.64
亿元
,无疑给公司带来较大的业绩支撑。
具体来看,有
6.03
亿元恰好是在
2024
年下半年完成的,且
2025-2027
年还将有
30.61
亿元待执行,平均每年就是约
10
亿元,占到公司
2023
年总收入的约
40%
。
这让我们不由得想到,公司早在
2021
年底就签过的重大合同,且和当前都是同一个客户
A
。
但有两点不同,
一是涉及的产品明显变多了,之前是只交付单一型号的碳纤维及其织物,而此次直接达到了
5
种,即
A
、
B
、
C
、
D
、
E
类,说明客户正在逐步导入并使用公司的新产品。
二是涉及的金额也变多了!之前是
2
年半交付
20.98
亿订单,现在差不多两年就能实现了。
2
、公司核心竞争力不容小觑
每笔订单背后都是一家公司竞争力的反映。
光威复材也不例外,因为公司是
国内第一
的军用碳纤维供应商,且和中简科技等少数厂商一起占据了行业垄断性的地位。
数据显示,
2023
年,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的航空航天类碳纤维产能,均在千吨级别上下,同时二者的碳纤维产品收入分别达到了
16.67
亿元、
4.6
亿元。
大家也许会疑问,
军用和民用的区别是什么?
从一个点就能看出来,当前军用产品的技术壁垒更高,使得其毛利率更高,其背后主要是因为民用的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产品占比更低。
也就是光威复材的
毛利率
明显高于中复神鹰、恒神股份两家民用产品占比高的公司,同时公司仅碳纤维业务的毛利率也有
60%
多。
另外,除了规模更大之外,光威复材的
产品力
也越来越强。
公司最早开始了高端产品的研制,将其性能达到了最高水平。比如公司的
T800
级碳纤维就明显优于
T300
级产品,
T300
产品只能用在次承力结构中,而
T800
类产品可以用在主承力结构中,被认为是新一代主力材料。
那么,光威复材未来成长怎么看?
第一,军用提供底层支撑,民用或成为最大增量来源。
首先,从全球来看,碳纤维按需求分类,可分为商用飞机、无人机、军用飞机和公务机用航空航天产品。
同时在我国,因为商用飞机、无人机的发展没有那么完善,军用飞机无疑是最大的需求。
但也正是这样,我国飞机产业始终有着尚
未满足
的碳纤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