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科普文,希望能帮所有还在围观的同学,赶紧下场搞起来。
我有一个听话照做的老粉丝,5 月份开始倒腾智能体,就各种参加平台的赛事,已经入账至少 1.5 万以上了。
这篇,以及可预见的未来,我们讲到「智能体」时,都是指 Coze、GLMs、钉钉 AI 助理类的智能体,而不是那个具备规划、记忆和工具使用的“Auto-GPT”。
有什么区别么?
有,很大。
后者是使用 AE、PR 做视频剪辑,前者是用剪映做短视频。
前者人人都可以玩,并且,“创意和内容”的价值大于“技术水平”。
最关键的是,我们不需要了解任何技术、代码和大模型算法。你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电脑操作和表达能力,就可以搭建一个智能体。
搞流量、做产品,甚至借势搞钱。
智能体是什么?
“一个你调教好,可以让其他用户不需要写提示词,就能解决问题的 AI 助理。”
或者
“被定制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 AI 助理。”
类似下面这些
又或者
“承载了你的某个创意巧思,让用户可以娱乐其中的定制版 AI”。
比如这个帮你记单词的智能体:
在今天,智能体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普通用户不需要写提示词,就能用好 AI。
大模型 AI 太“难用”了,干点活还要提供任务背景、工作方法,否则就胡说八道、瞎乱回答。
还有时候,一不小心,花在调提示词或者修正 AI 输出结果上的时间,就超过了原本自己亲手干要花的时间。
这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使用门槛太高了。
就像,发个短视频,还要学 PR…
智能体,
就是让那些愿意花时间打磨提示词、挖掘 AI 应用场景的“创作者”们,抓住 AI 时代红利的“抓手”;
就是让那些只想提高工作效率,不想知道什么“生成式”“提示词工程”的普通人,跟上时代的“入场券”。
如何做智能体
“接下来扮演鲁迅,使用鲁迅的口吻回复用户的所有问题。”
通过这句“提示词”,你就拥有了一个“鲁迅智能体”。其他人,可以直接跟你的“鲁迅智能体”聊天,感受鲁迅用词对话的魅力。
你可以把所有关于鲁迅文章阅读理解的题目和参考答案整理成文档,“外挂”给智能体作为知识库。
当用户问到“如何理解这段话”时,在知识库中查询,并把查询到的答案编辑润色以后,回答用户。
通过这个过程,你就拥有了一个“阅读理解答题助手-鲁迅版”的智能体。
你还可以让 AI 在合适的时机使用“百度”搜索答案、调用 AI 绘画插件为生成的答案配一张插画、可以让 AI 先搜索知识库再搜索网络再根据整合的答案生成插画配图。
想要实现这样一步一步的严格控制,你只需要 使用“工作流画布”来搭建智能体即可。
读到这里,你已经掌握 80% 以上搭建智能体的技巧和方法了。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
智能体有什么用
如文章开头那个老粉丝的例子,今天各大智能体平台都处于“招兵买马”扶持创作者的阶段,大量的比赛意味着大量的奖金和影响力。
另外,不止你在关注智能体,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AI,生怕自己被那些会用 AI 的人取代。
注意力就是流量。
今天去搞一个智能体、让任何人都能用好 AI,绝对是最能博取用户眼球那个玩法。
Coze 平台有一个创作者,他发布了 93 个作品,所有使用过他智能体的用户加起来超过了 93W 人,对话次数在千万次以上!
另外,你如果最近有使用百度搜索过,肯定发现过下图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