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其中四川省、绵阳市在创新制度机制和加强保护修缮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被收录。文章详细描述了四川省和绵阳市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面的措施,包括制定地方性法规和管理规定、出台《指南》和《条例》、拆除临时设施、修缮棋盘街入口牌坊等。同时,德阳绵竹市和眉山市在保护修缮方面的经验做法也被提及,注重真实性、最小干预原则、提升建筑安全等级等。最后强调了这些措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创新制度机制
四川省和绵阳市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和管理规定,出台《指南》和《条例》,以不降低消防安全水平为底线,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提供消防技术指引,破解街区内消防设计和验收瓶颈。
关键观点2: 加强保护修缮
德阳绵竹市和眉山市通过保护街区传统格局和历史建筑,坚持真实性与最小干预原则开展保护修缮,最大程度延续川西民居建筑特色风貌,改善街区人居环境。
关键观点3: 历史街区保护的措施与效果
文章介绍了四川省和绵阳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出台法规、拆除临时设施、修缮街巷和建筑等,这些措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吸引了居民回归街区生活就业。
正文
近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各地区结合地域特点、经济条件和消防改造需求,以不降低现有消防安全水平为底线,出台历史文化街区消防管理规定和技术指引,破解街区内消防设计和验收瓶颈。四川省印发《四川省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消防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主要分为总则、名词解释、基本规定、街区消防技术要求、建筑消防技术要求共5章内容,结合我省地域特点、经济条件和消防改造需求,以不降低现有消防安全水平为底线,针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缺乏依据等具体问题,提供了消防技术指引。
各地通过出台地方性法规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截至目前,共计16个省市出台了以历史文化街区为对象的地方性法规。四川省绵阳市出台《绵阳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职能职责、管辖权限,明确了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认定标准、程序,明确保护资金来源和保障问题等。细化了保护责任,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协同管理”原则,处理城市发展和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关系。
四川省德阳绵竹市天益老号—诸葛双忠祠历史文化街区依托“棋盘街—朱家巷—绵竹市博物馆”为保护轴线,拆除了朱家巷、职中巷上违规搭建的雨棚、护栏等临时设施12处,对棋盘街入口处牌坊进行日常修缮,设置小型广场空间,形成了眺望视线通畅的景观视廊。保护延续了棋盘街、茶盘街、明阳街扇形放射的街巷格局和街区内“四合头”式的院落格局,织补了街区受损的空间肌理,修缮了8栋临街传统风貌建筑,改善了街区生活环境,恢复了历史文脉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