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康石石
做艺术留学,更做艺术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康石石

北京发布!《支持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措施》,留学生纳入北京统一就业促进政策体系!

康石石  · 公众号  · 艺术  · 2025-04-12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3 月底,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等4部门印发了 《北京市支持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 (以下简称《措施》),并在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上发布。


2025中关村论坛《北京市支持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发布现场

《措施》旨在支持留学回国人才在京发展,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至此标志着 留学归国人才纳入北京市统一就业促进政策体系


以下,康石石主要聊聊政策本身以及对各位艺术设计留学生来说有什么影响。


01

关于《措施》本身


十三条措施具体如下: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康石石简单总结一下:


《措施》提出试点建设“留学人员实习见习基地”, 加大新兴产业留学生人才倾斜力度 ,为留学回国人才在居住、出入境便利、集体户落户和档案存放、荣誉表彰方面给予保障, 毕业于世界大学排名前列高校的优先引进


说起来,不论是北京还是上广深,几乎每年都会有利好留学政策出炉,但都有点儿像挤牙膏,今天出个落户的,明天出个就业的。而北京这次的政策基本上是做到了 全覆盖 ,是不是急了啊?


《助力复工复产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相关问答》


这背后其实还有挺多深层原因的,首先北京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重要区域,本身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就比较高。而且随着“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推进,国内近几年留学生不断增多,北京出台这样的政策能够 激发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潜力 ,也能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强提供支持。


其次,这次发布的《措施》本质上也是对以往政策的整合和优化,之前虽然有很多相关的政策,但是落地存在着一些流程复杂、审批门槛、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这一次留学人才纳入统一的就业促进体系,能 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综合来看,这次政策的优化北京也能够在短期内提升一定的城市竞争力, 实现了人才引进和城市发展的双赢


02

对于艺术设计留学生来说,有什么影响

新发布的《措施》有明确提到倾斜的领域方向有: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很明显,没有和艺术设计强相关的领域,但是!


最近几年整个学术圈子都在推行学科交叉,比如几年以前格拉斯哥艺术学院设立的 医学可视化专业 ,就 把艺术、数字媒体和医学影像、数据处理等领域结合在了一起


类似的也有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大数据分析等设计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例子,用于医疗健康信息的展示、管理和智慧医疗系统的研发。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 W同学 获GSA 医学可视化与人体解剖 MSc offer


人工智能方面,也有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探索将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和人工智能结合,培养能够设计智能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师。


集成电路领域目前也有和工业设计相结合的例子,应用在一些强调产品外观和界面设计的高科技设备上面。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 W同学
获 伦敦大学学院 Digital Media:Production MA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Design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on Design MDes offer

至此, 这波红利也是被咱们艺术设计留学生吃到了


不仅如此,其实随着人才引进和就业促进体系的不断完善,最近 已经有很多政策都涉及到了文化创意产业和艺术设计领域 。比如康石石前不久跟大家聊过的 “春晖计划”新增艺术设计赛道



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 官方公众号


说明艺术设计已经逐步被纳入政府支持的范围之内,那么 原本可能侧重于理工科的支持体系也在向各位艺术生蔓延 。而且,除了享受到原有的落户、就业等一系列措施以外,还有属于设计师们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这也意味着,制定政策的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 艺术设计是能够推动文化软实力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之一 ,也需要相对完善的政策体系。那么未来几年,各位艺术生可能就能够看到自己的海外留学经历和国际视野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从而能够更快的融入国内市场,降低回国创业门槛, 促进艺术设计留学生在跨界融合、文化产业创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03

这些学校的设计交叉专业能享受到《措施》红利

如前文所说,毕业于世界大学排名前列和 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相关的领域会得到政策倾斜。康石石总结了符合这两个要求的一些艺术设计交叉专业:


首先是世界第1 麻省理工学院 的Media Lab, 大家熟知的Kindle电子墨水技术、XO Laptop、乐高Mindstorms、Scratch编程语言、全息数字3D打印...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 绝大多数高新科技都出自该实验室, 可以说这个实验室就是设计与各个学科跨界研究的巨大培养皿。


流体接口 fluid interfaces) 生物机电一体化 biomechatronics) 两个小组与医学研究有着比较强的相关性。


生物机电一体化小组研究主题(机翻供参考)


生物机电一体化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是看到他们的产出大家应该就理解他们在做什么了↓


media.mit.edu


这个小组致力于推进加速人体与机器融合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模拟人体自身肌肉骨骼设计的设备架构、类似肌肉的执行器技术,以及利用生物运动原理的控制方法。比较特殊的是这个小组需要 先通过麻省理工艺术与科学媒体MAS录取


C同学 UCL-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MSc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sign for Interaction MSc

阿尔托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HCID MSc

皇家艺术学院-Design Products MA

伦敦艺术大学CCI - Computing and Creative Industry MSc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Design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on Design MDes


还有世界排名第15的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 开设的艺术、设计与媒体( Master of Arts (Research) | Art, Design and Media),就是一个跨学科硕士项目。


ntu.edu.sg


该项目下的数字人文与艺术和设计研究两个研究领域,都是有涉及到 人工智能 领域,前者探索 数字技术和新兴技术时代艺术品和实践的意义 ,后者研究未来 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互联互通的世界



还有综排世界第58的 卡内基梅隆大学 数字媒体实验室下的 互动媒体艺术与技术 ,包含了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以及数据可视化 等方向的交叉培养,以及康石石在前文提到过的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医学可视化专业(格艺毕业证为格拉斯哥大学颁发,世界排名第78)。


康石石东家 H·ART23届学员 H同学 作品集(部分) 卡耐基梅隆大学 设计 MA

纽约大学 教育科技与体验设计 MA

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 人机交互 MS

印第安纳与普渡联合分校 MS+奖学金$2,250/学期+校内兼职薪酬$2,176/学期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设计未来 MDes

萨凡纳设计学院 交互设计与游戏开发 MA+$9,000/学年 offer


顺便提一下国内其实也有很多院校在相关领域发力,比如 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下的 人因工程设计研究室 ,主要研究方向就包括 医疗及交通系统设计中的人因问题 ,在研项目就有 医疗设备安全性设计与用户体验设计的研究


tjdi.tongji.edu.cn


最后,再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像类似的《措施》的发布其实不止是利好政策的推进,对于各位同学来说更是 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指南针 ,那么无论是未来想要成为设计师,还是计划立足于学术领域做研究,类似的文件都给大家指明了未来几年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而至于怎么入局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康石石前面举例的几个专业。


如果你对 艺术 留学、艺术设计保研、背景提升、作品集创作 还有其它疑问 ,或者需要帮助,欢迎通过以下方式向我提问: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