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域层面:
分别从
田野、林地、水系、道路、村域
五个方面进行要素设计引导。
田野设计引导:
规范田块规模,构建农田林网,推进灌排沟渠生态化改造;对农田进行设施化提升,打造高标准设施菜田。
水系设计引导:
分析村域驳岸设计,提升滨河绿化及水生植物种植,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对滨水环境进行风貌设计,形成良好的滨水生态环境。
道路设计引导:
对破损路面进行修复,提升农村道路品质;规整停车位,使得乡村停车有序;修复优化破损宅间路,体现乡村野趣;结合旅游需求增设林下停车。
林地设计引导:
引导适地适树,抚育和优化林相,加大本地植被群落占比,加强林地种植和环境保护;发展林下经济,部分林地林下设置休闲步道、休憩节点等,打造开放休闲林地。
村域设计引导:
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打造乡村十五分钟生活圈;对宅前屋后做环境提升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结合村民需求,使用乡土材料,形成特色风貌节点。
二、农居点层面
围绕“温暖家”建设目标,
高质量打造乡村田园社区
。在农房风貌管控的基础上,叠加小三园、美丽庭院、公共空间等建设,形成乡村社区全要素治理典范,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用地布局
根据上位规划的宏观指导,结合叙中村实际产业特点以及周边发展机遇,优化用地布局,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落实村庄产业发展用地和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为乡村居民经济增收和生活空间品质改善提供强力支撑。
用地图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