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设计
新锐景观设计服务平台 | 只为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家居  ·  简约好气质,看着就舒适! ·  3 天前  
国际家居  ·  简约好气质,看着就舒适! ·  3 天前  
PChouse家居APP  ·  《沙丘》美学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设计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回顾]

微设计  · 公众号  · 家居  · 2017-01-17 22:30

正文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拾遗

ID:shiyi201633


吴冠中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

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

没有恰当的审美,

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

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

生活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枯萎。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1

林少华是我喜欢的翻译家,

《挪威的森林》译得很精彩。

最近读他的随笔集《异乡人》,

其中有个细节令我莞尔——

“某日早上,我悲哀地发现,

大弟用叫‘百草枯’的除草剂,

把院落一角红砖上的青苔喷得焦黄一片,

墙角的牵牛花被药味儿熏得蔫头耷脑。

问之,他说:‘青苔有什么用,

牵牛花有什么用,吃不能吃,看不好看!’

悲哀之余,为了让他领悟青苔和牵牛花的美,

为让他体味‘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诗境,

我特意找书打开有关图片,

像讲课那样兴奋地讲了不止一个小时。

不料过了一些时日,他来园子铲草时,

还是把篱笆上开得正艳的牵牛花利利索索连根铲除。

我还能说什么呢……”

林少华一声长叹“我还能说什么呢”,

不由让人想起一句成语:夏虫不可语冰。



2

一次,蒋勋带着宏碁电脑创始人施振荣,

去希腊看阿波罗神殿。

走了几小时山路,很辛苦。

到达目的地,施振荣一脸错愕:

“我们走了这么多山路,

难道就是来看六根柱子,还有三根是断的?”

蒋勋说:“施先生,你一路上说,

要创造自己的品牌,什么叫品牌?

如果阿玛尼是品牌,香奈儿是品牌,

那么这个柱子就是希腊两千年的品牌。

你在台北、莫斯科、纽约、北京,

都可以找到这个柱子,

全世界很多国家的国会大厦,都依循希腊柱式。”

但施振荣说:“走几小时山路,难道就为了拍张照?”

施振荣觉得这“太不划算了”,

这次,蒋勋就只有笑笑了。

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

知识也解救不了。” 诚如此言。



3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第一次读到木心先生这句话时,

就想起一位朋友问我:

“这是什么茶杯啊?”

我回答后,他啧啧地说:

“哎呀,干嘛还要特意买呢,

用喝水的杯子泡茶不也一样喝吗?”

看到茶叶,他也一个劲感叹:

“你买那么多茶叶干嘛?

喝来喝去,还不是水?还那么贵!

喝完只剩一堆烂叶子,太不划算了!”

我笑笑说:“买一套不算昂贵的茶具,

是为了布置一个让我满心欢喜的茶席。

一泡茶7克,可以冲泡20次,

每泡最少20分钟,一斤茶可以喝70次,

也就是说我可以喝460个小时,

我买的是460个小时的愉悦心情和自在状态。”

他嘴巴一撇:“反正我觉得不划算。”

我心里只能来一句:“我竟无言以对”。



4

作家晚睡记述过身边亲朋的生活,

这段文字是很多人的审美写照:

她在网上晒自己家的一日三餐,

土豆、豆角、茄子,看起来挺诱人。

只是这盛菜的器具,忒寒酸了点,

塑料盆、搪瓷缸、小铝锅、不锈钢碗,

大大小小,参差不齐,

还没吃,已经消灭了一部分食欲。

朋友吐槽她餐具过分混乱和粗糙,

“超市几块钱的盘子不至于买不起吧。”

但她说:“盘子的目的是装菜,不漏不洒就行了。”

她把女儿穿得破破烂烂,

全身都是别人送的旧衣服。

“小孩子不懂美,而且长得快,买新衣服是浪费。”

情人节,老公给她买了束玫瑰,

她看都不看就扔到一边:

“当不得吃当不得喝,还不如买点熟食划算。”

…………

这个“她”,是不是很像我们自己。



5


五岁时,我们为了捉一只蝴蝶,

而跑了两公里的稻田。

十岁时,我们为了一支冰淇淋,

而问遍了大街小巷的商店。

十七岁时,我们为了一个喜欢的人,

而倾尽所有飞往一个陌生城市。

但现在,有人叫我们去看年少时渴盼的海,

我们却说:树下有块石头,还跑去看海干嘛?

我们越来越喜欢说一句话:“凑合凑合得了!”

凑合的工作,凑合的婚姻,凑合的朋友……

我们凑合着生活,别人也凑合着给予评价,

我们的周围就这样被“凑合”包围。

出于自我美化的本能,

我们还发明了一套价值体系,来肯定自己的生活。

“关上灯都一样”,“跟谁过不是过”,等等。

我们输给了眼前的苟且,

还用否定远方来寻求安慰。

看到别人登山,我们不是敬佩,而是否定:

“上去干嘛,上去你也得下来。”

“有这工夫,不如去看个电影。”

“珠峰上的风景,画册上也有。”

我们就这样成了美盲,失去了欣赏美的能力。


6

现在很多人干一件事,

首先会问“这有什么用”,

但很少去想“这有什么趣”。

而在欧美,大多数人的最高追求就是有趣。

大家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是:这是一个有趣的人。

人活到最后,有趣比有用更有意义。

因为有趣,我们生命才丰盛优雅,

我们才不会成为生活的奴隶。

吴冠中说:“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

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

没有恰当的审美,

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

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

生活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枯萎。

杰克·伦敦说:“人应该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

如果活得太实用太没趣,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

欲求境界、 求知境界、道德境界、 审美境界。

审美为最高境界。”

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审美地生活,

就是要活得美。



7

喜欢清朝生活家李渔的那个故事。

李渔想修一座凉亭,许多人赞助,

出钱最多的是土豪李富贵。

凉亭落成那天,土豪对李渔说:

“谁先想好名字,就用谁的。”

李渔怕土豪出语恶俗,拦了一下说:“且停停。”

土豪说:“还停停什么,我想好了,就叫富贵亭!”

李渔说:“我不是先说了吗,叫且停亭。”

接着,李渔吟出了那副著名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肠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我们不就如此吗:为名为利而忙得“肠碌碌”。

忙着赶路,忙着学习,忙着应酬,

忙着升官,忙着加薪,忙着算计……

“忙”,左面是心,右面是亡。

人太忙,活得太功利,心就死了。

所以,要想活得美,首先要懂得停、学会慢。

找个地方发发呆,

居然抬头望见了满天星斗。

清晨推开窗,寒意料峭,

却闻到了远山木叶的芬芳。

立冬那天,深夜侧耳细听,

竟然听到了树叶沙沙的声音,

那不就是冬天到来的脚步吗?

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一慢,我们的生活就会立刻美起来。



8

蒋勋有位朋友,买了栋亿元豪宅,

并找了日本最有名的设计师来装潢。

有一次,蒋勋去他家,

发现他住了两年,进口厨具的胶膜都还没撕。

他一个劲地在那炫耀:

“你看,那个是明式家具。”

“这一张,是意大利最贵的床。”

但蒋勋心里感叹:难道家只是装给别人看的吗?

蒋勋也买了一栋房子,在淡水河边。

开发商不懂淡水河美景,把窗户建得很小。

蒋勋找来设计师,开了12个窗,

而且全是推窗,制造比拉窗更靠近河边的感觉。

还架出一个阳台,距离河水只有两米。

蒋勋不喜欢隔间,便让设计师用高度界定三个区域。

“最高的地方是客厅,朋友来了在此喝茶;

次高的地方是书房,我在那边看书;

再次高的地方,就是我的餐厅。

我觉得这是我的房子、我的家,

我是主人,我知道我要什么。”

美,其实就是回来做自己,

我能够不被流行所干扰,我知道自己要什么。

有一次,朋友一起闲聊。

有人说喜欢阿玛尼,有人说喜欢香奈儿……

问蒋勋:“你喜欢什么品牌?”

蒋勋说:“我喜欢纯棉、纯麻,

因为我觉得它们很温暖,

材料本身有触觉上的记忆,

排汗吸汗的过程也非常舒服。

名牌不适合我,因为我喜欢自在。”

什么是品味?品牌并不是品味。

品味是不被流行所干扰,回来做自己。

一去比较,你就已经输了。

美是回来做自己,

知道生命应该用什么方式去活着,

这才是大智慧。



9

童话《小王子》里有段对话触动人心。

小王子驯养狐狸后,第二天又去看它。

“你每天最好相同时间来。”狐狸说,

小王子问:“为什么?”

“比如,你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起,

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

我就发现了幸福的价值……所以应当有一定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

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说。

想活得美,就要懂得制造仪式感。

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在于:

它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尊重,因而去尊重生活。

一对夫妻,结婚二十年了,依然恩爱如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