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疾控动态
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方账号,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发布疾病预防信息和公布突发疫情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疾控动态

早期症状似感冒,冬春高发,这种传染病千万别忽视!

中国疾控动态  · 公众号  ·  · 2025-03-28 11: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冬春季节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的高发时期,天气寒冷干燥、室内通风不良、人员密集等因素都可增加流脑的传播风险。


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70%的流脑病例年龄主要在18岁以下, 尤其以 6个月至2岁时期的婴幼儿风险最高, 学校中青少年感染及死亡的情况也屡屡发生。流脑起病急、进展快,极易导致死亡,其病死率超过10%。约20%的流脑患者即使治愈后也会留有严重的肢体和组织的伤残,1/3的感染者终生伴有和神经系统损害有关的智力、视力、听力、运动能力、感知能力等后遗症,严重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 流脑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头痛、呕吐和皮肤出血,由于早期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许多家长易忽视,导致延误治疗。



什么是流脑?

这些人群和症状需警惕!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人群对脑膜炎奈瑟菌普遍易感,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青少年及免疫力低下者是流脑主要的发病人群。


流脑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或)有脑膜刺激征,婴幼儿前囟隆起是脑压增高的典型表现;重症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或)感染中毒性休克;皮肤、黏膜出现瘀点(斑),瘀斑可迅速扩大融合成片。




科学预防流脑,

需要 全方位的努力


及时接种疫苗,筑牢最有效保护屏障


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目前,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提供免费A群、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我国目前亦有多种自费流脑疫苗可供选择, 如ACYW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结合疫苗、ACYW结合疫苗等。家长们可在接种门诊医生指导下按说明书选择接种。接种疫苗是给孩子们最好的健康保护。


切断传播途径,家校共防是关键


家校共防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环节,采取积极措施有助于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家庭防护: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及医院、养老机构等场所时,帮孩子科学佩戴口罩。


学校防护: 每日开窗通风,定期环境消毒;在呼吸系统传染病高发季节,减少组织开展人员聚集的活动;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师生防病意识。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身心健康。




疑似流脑怎么办?

抓住黄金救治时间!


当孩子出现高热不退、反复呕吐、皮肤出现出血点或精神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切勿自行服用退烧药掩盖病情。


应急处置措施:


●个人防护:患者科学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下、额头,避免酒精擦拭或捂汗。


●避免移动:抽搐时勿强行按压肢体,保持侧卧防止窒息。


●记录观察:详细记录发热时间、呕吐频率等症状信息,就医时供医生参考。


治疗原则: 早期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及后遗症风险。对密切接触者可进行医学观察(至少7天)和预防性服药。


流脑凶险,要注重科学防治,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同时,注重日常卫生习惯,养成勤洗手、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良好习惯,也能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为孩子健康筑起多重防线。家长要提高对流脑的认识,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疑似症状,请立即就医。 /健康科普



作者:传染病所 车洁、徐丽、邵祝军

审核:阚飙

编辑:刘晓璐、张林林

监制:姚建义、于子涵


本文涉及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往期回顾

1. 破案了!原来天天刷牙还烂牙的原因,竟然是它……

2. 怕你睡不好觉,国家出手了!《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发布!

3. 这种看似很舒服的睡觉姿势,正在悄悄毁掉你的肩膀!



快点“一键三连”,
一起健康生活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